宏達電 HTC x AI | 從智慧手機王者到 AI 智慧眼鏡的逆襲之路

Mech muse 智慧新知-avatar-img
發佈於臺灣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如果你還記得十多年前,「HTC」幾乎等於智慧型手機的代名詞;但近年,它又成為「沉浸式科技」與「AI 新硬體」的重要角色。這篇文章將帶你從 公司背景、業務分類、產品線演進,一路看到 最新財報與引爆市場話題的 VIVE Eagle AI 智慧眼鏡。最後,我也會分享我對這場「宏達電轉型大戲」的觀察,並思考:這會是 HTC 的翻身契機嗎?


公司簡介|從代工到國際品牌

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HTC Corporation),成立於 1997 年,總部位於台灣桃園。最初以 ODM/OEM 代工起家,專注於 PDA(掌上型電腦)與智慧型手機的設計製造。2006 年正式推出 HTC 自有品牌,並在 2008 年打造全球第一支 Android 手機 HTC Dream,確立其在行動裝置市場的地位。

在 2011 年,HTC 曾一度擁有 全球智慧手機市占率近 20%,是當時僅次於蘋果與三星的第三勢力。然而,隨著競爭激烈與策略失誤,公司自 2014 年起營收一路下滑,手機業務逐漸式微。

面對挑戰,HTC 開始尋求轉型,將重心放在 VR/AR、5G、AI 與區塊鏈 等新興領域,試圖打造下一個成長曲線。


業務分類|從手機到沉浸式科技生態系

根據官方與公開資訊,HTC 的主要業務可以分為以下幾大類:

1.智慧型手機與行動裝置

仍持續推出 U 系列手機(如 U24 pro、U23 pro),雖然規模遠不如當年,但保留一定市場存在。

2.虛擬實境(VR)與內容平台

代表產品為 HTC Vive 系列,並搭配 Viveport 平台,成為全球重要 VR 裝置供應商之一。

3.穿戴裝置與物聯網(IoT)

包含智慧手環、感測器等新型裝置,延伸至生活應用場域。

4.區塊鏈與醫療 VR

推出過區塊鏈手機 Exodus 系列;同時 DeepQ 團隊專注於 AI 與 VR 的醫療應用。

5.軟體平台與元宇宙(VIVERSE)

建立 VIVERSE 元宇宙平台,涵蓋社交、教育、文化藝術應用,形成軟硬整合生態系。

這些業務拼圖,展現了 HTC 由「手機製造商」轉型為「沉浸式科技解決方案提供者」的企圖心。


產品介紹|U 系列與 VIVE Eagle

📱 手機產品線:U 系列

  • HTC U24 pro(2025 年新機,售價約 NT$18,990 起)
  • HTC U23 pro、U23(延續中高階定位,主打設計與體驗)

雖然銷售量有限,但手機仍是 HTC 展示技術與連結 Vive 生態的重要載體。

👓 穿戴裝置:VIVE Eagle AI 智慧眼鏡

  • 2025 年 8 月於台灣首發,重量僅 49 克,設計輕巧時尚。
  • 支援 Google Gemini 與 OpenAI ChatGPT 語音操作,可拍照、錄音、翻譯、設定提醒。
  • 具備 13 種語言翻譯、12MP 超廣角相機、ZEISS 鏡片、AES-256 資料加密。
  • 電池續航:待機 36 小時,連續播放音樂 4.5 小時,快充 10 分鐘可達 50%。
  • 定價 NT$15,600,首批預購超出通路預期,顯示市場熱度。

這款產品被國際媒體形容為「Meta Ray-Ban 最強挑戰者」,是 HTC 繼 VR 之後的重要硬體創新。

VIVE Eagle AI

VIVE Eagle AI


四、財報現況:從虧損到轉盈

2024 年度

  • 全年營收 30.8 億元新台幣,毛利率 40.7%。
  • 稅後淨損 34.2 億元,EPS −4.11 元。

2025 上半年

  • 營收約 14 億元新台幣,年增 3%。
  • 營業虧損縮小至 19.8 億元
  • 在資產處分與專利授權挹注下,稅後淨利轉為 33.4 億元,出現難得的「轉盈」。

換句話說,若沒有一次性資產與專利收入,HTC 本業仍在挑戰中。


AI 智慧眼鏡|財報關聯

那麼,AI 眼鏡 VIVE Eagle 對 HTC 財報有什麼影響呢?

1.營收貢獻短期有限

單價約 NT$15,600,但屬於新興產品,初期銷售量有限,難以馬上大幅推升營收。

2.品牌與市場再定位

VIVE Eagle 讓 HTC 重回大眾視野,被視為「創新硬體代表」,有助於提升品牌價值,間接帶動投資人信心。

3.股價推升效果

上市後股價一度突破 NT$76 元,創近年新高,反映市場對 AI 題材的期待。

4.長期潛在成長

若產品能持續迭代並進入國際市場,將有望創造新營收曲線,成為 HTC 真正的翻身支柱。


六、Mech Muse 的觀察

我認為 HTC 的故事,是台灣科技產業的一面鏡子:

  • 過去的榮耀:從代工起家,到創造 Android 手機傳奇。
  • 轉型的陣痛:錯過手機紅利後,跌落神壇,財報連年虧損。
  • 現在的希望:靠著 VR 與 AI 硬體,再次站上全球媒體版面。

VIVE Eagle 的誕生,不僅是產品,更是一種信號:台灣企業依然有能力在全球硬體舞台上推出有話題的創新。

當然,我也保持保留態度。HTC 必須解決幾個挑戰:

  • 如何持續擴大出貨規模?
  • 如何將 AI 眼鏡推向國際市場?
  • 是否能讓硬體與 Viveport、VIVERSE 生態形成真正的營收閉環?

這些問題,將決定 HTC 的「重生」究竟是一時的光芒,還是長期的復興。


七、結語:邀請你參與討論

宏達電的故事,像是一部台灣版的「矽谷興衰錄」。

  • 你是否看好 HTC 在 AI 與 VR 領域的未來?
  • VIVE Eagle 會是翻轉財報的關鍵嗎?
  • 還是它只是一場「短線股市題材」?

👉 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 如果你喜歡這類 科技產業深度觀察,請記得 追蹤 Mech Muse,一起持續關注台灣與全球科技產業的動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ech muse 智慧新知
33會員
480內容數
因為喜歡分享科技新知,所以創立這個部落格,目前主要分享人型機器人,偶爾分享一些AI、小型核能的最新趨勢,讓你即時掌握最新消息。
Mech muse 智慧新知的其他內容
2025/09/02
這篇文章帶你快速認識台灣隱藏版 IC 設計巨頭 義隆電子:從筆電觸控、指紋辨識到 MCU,再到最新跨足的無人機與軍工市場。除了整理公司背景、產品線、最新財報之外,也深入解析無人機題材如何點燃市場想像,讓股價連續漲停。讀完後,你能掌握義隆的全貌、挑戰與未來潛力!
Thumbnail
2025/09/02
這篇文章帶你快速認識台灣隱藏版 IC 設計巨頭 義隆電子:從筆電觸控、指紋辨識到 MCU,再到最新跨足的無人機與軍工市場。除了整理公司背景、產品線、最新財報之外,也深入解析無人機題材如何點燃市場想像,讓股價連續漲停。讀完後,你能掌握義隆的全貌、挑戰與未來潛力!
Thumbnail
2025/09/01
這篇文章將帶你看見台灣工業電腦大廠 新漢(NEXCOM) 如何以「沒有機器人的機器人公司」為定位,用獨創的 大腦、小腦、安全腦三合一控制器 打造人形機器人的新標準。讀完後,你不僅能了解新漢的技術突破與安全優勢,還能掌握台灣在全球 AI 機器人浪潮中的獨特機會與戰略角色。
Thumbnail
2025/09/01
這篇文章將帶你看見台灣工業電腦大廠 新漢(NEXCOM) 如何以「沒有機器人的機器人公司」為定位,用獨創的 大腦、小腦、安全腦三合一控制器 打造人形機器人的新標準。讀完後,你不僅能了解新漢的技術突破與安全優勢,還能掌握台灣在全球 AI 機器人浪潮中的獨特機會與戰略角色。
Thumbnail
2025/09/01
這篇文章帶你認識台灣氣動大廠 Chelic(氣立) 如何跨足人形機器人領域,推出仿生靈巧手並正式送樣測試,補上台灣長期缺乏的「末端效能」環節。讀完後,你將清楚掌握 機器人手為何是最難突破的關鍵、Chelic 如何從氣動技術切入人形機器人,以及這一步對台灣完整人形機器人供應鏈意味著什麼。
2025/09/01
這篇文章帶你認識台灣氣動大廠 Chelic(氣立) 如何跨足人形機器人領域,推出仿生靈巧手並正式送樣測試,補上台灣長期缺乏的「末端效能」環節。讀完後,你將清楚掌握 機器人手為何是最難突破的關鍵、Chelic 如何從氣動技術切入人形機器人,以及這一步對台灣完整人形機器人供應鏈意味著什麼。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華為以領先全球的資通訊技術、智慧裝置供應商,跨足電信網路、IT、智慧裝置和雲空間服務等四大重要領域,致力將數位科技融入每個人、每戶家庭和組織機構的生活中,打造完全連線的智慧世界。這篇文章將聚焦在中國科技巨頭華為的成功背後的歷程與策略。
Thumbnail
華為以領先全球的資通訊技術、智慧裝置供應商,跨足電信網路、IT、智慧裝置和雲空間服務等四大重要領域,致力將數位科技融入每個人、每戶家庭和組織機構的生活中,打造完全連線的智慧世界。這篇文章將聚焦在中國科技巨頭華為的成功背後的歷程與策略。
Thumbnail
人工智慧(AI)近年掀起話題,以輝達(Nvidia)為首的 AI 概念股漲勢驚人,而專家看好,雲端企業軟體巨頭 Salesforce 和叫車巨頭 Uber 是兩大尚未漲多的 AI 潛力股。
Thumbnail
人工智慧(AI)近年掀起話題,以輝達(Nvidia)為首的 AI 概念股漲勢驚人,而專家看好,雲端企業軟體巨頭 Salesforce 和叫車巨頭 Uber 是兩大尚未漲多的 AI 潛力股。
Thumbnail
黃仁勳是在輝達股東大會回答股東問題時發表看法。因人工智慧應用熱絡,股價一年飆升 200%,也讓華爾街投資人對輝達充滿興趣。
Thumbnail
黃仁勳是在輝達股東大會回答股東問題時發表看法。因人工智慧應用熱絡,股價一年飆升 200%,也讓華爾街投資人對輝達充滿興趣。
Thumbnail
企業需關注數位優化和數位轉型以提高競爭力。數位優化強調提升效率和效果,數位轉型則重塑商業模式並超越優化,包含商業模式創新、數據驅動的決策和數位創新文化。該文章涵蓋了這些議題,並期待更多關於 RPA + AI 與數位轉型的最新趨勢與觀點。
Thumbnail
企業需關注數位優化和數位轉型以提高競爭力。數位優化強調提升效率和效果,數位轉型則重塑商業模式並超越優化,包含商業模式創新、數據驅動的決策和數位創新文化。該文章涵蓋了這些議題,並期待更多關於 RPA + AI 與數位轉型的最新趨勢與觀點。
Thumbnail
- 騰鴻躍升國際《從傳統鈑金到AI機櫃》|工商時報 - 夏普堺工廠攜手KDDI 打造輝達驅動的AI資料中心|經濟日報 - 影片|黃仁勳台大演講說了什麼?盤點你不能錯過的3大AI關鍵字|數位時代 - 美查東南亞太陽能板 恐加稅|經濟日報
Thumbnail
- 騰鴻躍升國際《從傳統鈑金到AI機櫃》|工商時報 - 夏普堺工廠攜手KDDI 打造輝達驅動的AI資料中心|經濟日報 - 影片|黃仁勳台大演講說了什麼?盤點你不能錯過的3大AI關鍵字|數位時代 - 美查東南亞太陽能板 恐加稅|經濟日報
Thumbnail
當世界歷經生成式AI (人工智慧)引爆帶來的驚喜,讓科技與人類關係發生質變,同時也替行銷與媒體產業揭開了新篇章。科技革新驅使媒體和內容更加實用與個人化,消費者沉浸在更多開創性內容和獨特體驗中;品牌在快速變化的局勢下,積極活用AI技術進展帶來的機會,讓資訊環境朝著更精準、透明的方向前進,以利持續提升品
Thumbnail
當世界歷經生成式AI (人工智慧)引爆帶來的驚喜,讓科技與人類關係發生質變,同時也替行銷與媒體產業揭開了新篇章。科技革新驅使媒體和內容更加實用與個人化,消費者沉浸在更多開創性內容和獨特體驗中;品牌在快速變化的局勢下,積極活用AI技術進展帶來的機會,讓資訊環境朝著更精準、透明的方向前進,以利持續提升品
Thumbnail
當世界歷經生成式AI (人工智慧)引爆帶來的驚喜,讓科技與人類關係發生質變,同時也替行銷與媒體產業揭開了新篇章。科技革新驅使媒體和內容更加實用與個人化,消費者沉浸在更多開創性內容和獨特體驗中;品牌在快速變化的局勢下,積極活用AI技術進展帶來的機會,讓資訊環境朝著更精準、透明的方向前進,以利持續提升品
Thumbnail
當世界歷經生成式AI (人工智慧)引爆帶來的驚喜,讓科技與人類關係發生質變,同時也替行銷與媒體產業揭開了新篇章。科技革新驅使媒體和內容更加實用與個人化,消費者沉浸在更多開創性內容和獨特體驗中;品牌在快速變化的局勢下,積極活用AI技術進展帶來的機會,讓資訊環境朝著更精準、透明的方向前進,以利持續提升品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