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後觀察,其實也不是月光選股特別正確,而是當日盤勢是開低走高的模式。因此,觀望的資金一看到沒有再往下跌了,也都紛紛進場作多。這就是大盤的趨勢使然,吸引更多資金進場。也就是跌多了就會有反彈,只是不知道何時會反彈而已。
在2024年10月連續虧損數日後,交易的策略也變得十分保守,同時也是因為台股大盤破月線的緣故,台積電的股價也從每股1100元的新高向下修正,在11月1日這一天更是以跌破千元大關來作為開盤價。因此,在大盤向下的的前提下,要作多的當沖方式當然是不容易,因此就以賺便當錢作為交易目標。選擇最有把握的標的,只要賺了就跑,這就是最保守的策略。而之前有獲利過幾次的標的,也都獲利回吐回去了。這代表之前能獲利,是因為知道它們的股性;然後再來的虧損,則是知道它們股性的另一面。換言之,即使是股性如此,也要搭配大盤走勢才能增加勝率。
為何以前可以,之後不行,而現在又可以了?就在於國際局勢變化萬千,不可能用同一套方法用到底,都可以穩穩獲利。而股市本來就像潮水那樣,在大家感到樂觀時反而要退;在大家感到悲觀時反而要進。但是要退多少,要進多少,卻是要經由經驗的累積才好拿捏。如果退太快,那等於後面一大段都沒能賺到;進太快就是接一堆刀子,在還沒開始獲利之前可能就從市場畢業了,而且測不準是很正常的。所以,在月光自己也因連日虧損,感到持續不看好時,還是進場看盤,原本以為看看就好,結果發現機會,還是選擇最有把握的標的,進場作多,結果有賺到便當錢。
事後觀察,其實也不是月光選股特別正確,而是當日盤勢是開低走高的模式。因此,觀望的資金一看到沒有再往下跌了,也都紛紛進場作多。這就是大盤的趨勢使然,吸引更多資金進場。也就是跌多了就會有反彈,只是不知道何時會反彈而已。以當沖交易的角度來說,成交量只能做參考,主要還是要看大盤強不強?大盤強的話,資金容易進場做多;反之,容易進場一直賣一直賣,賣到作多機會少之又少。身為投資人,當然希望買入後會依照自己的劇本走,以達成獲利的結果。 但事實往往沒有想像的那麼順利,買入後往下跌是常有的事,即使只想要賺個便當錢就好,也有可能往相反方向去走,這都是很正常的。在盤中漲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會漲?跌的時候也不知道為何會跌?所以只能夠做好防守,把獲利的機會提到最大,虧損的機會降到最小。另外,還要利用反向思考的方式,那些看來漲勢兇猛,而且也真的漲停的個股,就好好的祝福那些因而獲利的投資人,那是自己把握不住的部分,自然就是不跟。而那些漲了一波之後就開始急跌或緩跌的個股,那也是正常發揮,只要收盤有收紅K,也是能夠符合中長期投資人的需求,但卻不是適合自己的當沖標的。
正因為不知道當日自己所選擇的標的,會不會按照自己所預想的劇本去走,或許十次裡面有三次是按照劇本去走的,而其他七次就會導致自己產生虧損。例如設定這一檔標的跌到某個價位時,就會反彈,之前也有成功過;但這一次不僅沒反彈,還往下破厎,虧損反而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