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武山,位於中央山脈南端,海拔3,090公尺,是台灣五嶽之一,也是排灣族與魯凱族心中的聖山「Meli-miligang」,意為「夢幻之美」。這座高山坐落於屏東與台東交界,擁有全台最大的原始林,孕育豐富的動植物生態,置身「大武山自然保留區」與「雙鬼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之中,景色壯麗令人心醉。從新登山口出發,沿途經過檜谷山莊、大武祠,終抵山頂,全程約12公里,挑戰海拔落差1,540公尺。尤其在秋冬季節,雲海翻騰,晨昏日出與群山相映,堪稱南台灣最迷人的自然奇景。無論你是熱衷健行的冒險家,還是渴望感受聖山靈性的旅人,這趟旅程都將成為難忘的回憶。
🌲 北大武山基本資訊
北大武山不僅是登山者的挑戰之地,更是探索排灣族與魯凱族文化及自然生態的絕佳地點。以下是行前必知的資訊:
📍 地理位置與步道概況
- 所在縣市:屏東縣瑪家鄉、泰武鄉、台東縣金峰鄉
- 全長里程:單程12公里
- 難易度:中高(需良好體力與登山經驗)
- 海拔範圍:1,550至3,090公尺
- 所需時間:建議2至3天往返
- 最適季節:全年皆宜,秋冬雲海尤為壯觀
- 步道型態:折返型高山步道
- 附近步道:日湯真山登山步道、西大武山登山步道、北大武山單日往返
🏕️ 住宿與設施
- 檜谷山莊:提供42個床位及15處4人帳營地,設施包括供水源、簡易廁所及料理台。需於網路單一窗口預約,按此預約。
- 特色景點:雲海、鐵杉純林、紅檜巨木、大武祠
📜 入山申請
🚗 交通方式
北大武山新登山口位於偏遠山區,交通需妥善規劃。以下提供開車與大眾運輸的詳細資訊:🛣️ 開車路線
- 路線一:國道3號竹田系統交流道 → 萬巒市區 → 185縣道 → 佳泰公路 → 泰武部落 → 大武山之門 → 產業道路末端停車場。
- 路線二:國道3號麟洛交流道 → 台1線 → 內埔市區 → 187縣道東行至185縣道 → 佳泰公路 → 泰武部落 → 大武山之門 → 產業道路末端停車場。
- 停車資訊:新登山口設有收費停車場,汽車100元/次,機車50元/次。
🚌 大眾運輸
- 新登山口無直達公車,可透過屏東縣幸福巴士2.0預約服務,聯繫泰武吾拉魯滋合作社(電話:0927-721772,魏經理)或使用預約平台。
🗺️ 路線地圖與行程規劃
北大武山步道從新登山口開始,沿途風景多變,挑戰與美景並存。以下是詳細路線概覽:
🏞️ 路線概覽
- 起點:北大武新登山口
- 新登山口 → 舊登山口:3公里,約60分鐘
- 舊登山口 → 休憩區:2.5公里
- 休憩區 → 杜鵑林:0.5公里
- 杜鵑林 → 觀景處:0.8公里
- 觀景處 → 檜谷山莊:0.2公里(建議夜宿)
- 檜谷山莊 → 紅檜巨木:1.5公里
- 紅檜巨木 → 大武祠:2.5公里
- 大武祠 → 北大武山頂:1公里(折返)
- 回程:山頂 → 檜谷山莊(夜宿) → 新登山口(共7公里)
ℹ️ 備註
- 莫拉克颱風後,車輛無法抵達舊登山口,需步行2.8公里至舊登山口,建議預留體力。
⚠️ 行前注意事項
為了確保安全與順利的登山體驗,請務必留意以下事項:
📝 入山與住宿
- 入山申請:提前3至124天完成入山證申請,攜帶身份證件及登山計畫。
- 住宿預約:檜谷山莊及營地需提前於網路單一窗口預約,禁止於非指定區域露營。
🥾 行程與安全
- 行程規劃:建議安排3天2夜,0.5至2公里處路段濕滑且臨峭壁,需格外小心。
- 氣候準備:山區氣溫多變,秋冬氣溫低,建議攜帶保暖衣物、防滑鞋及雨具。
🌿 生態與文化
- 生態保護:北大武山為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請勿採集植物或干擾動物,保持環境整潔。
- 文化尊重:作為排灣族與魯凱族聖山,請尊重當地文化,避免冒犯聖地。
🌄 踏上聖山之旅
北大武山不僅是一場體力的挑戰,更是一趟心靈的洗禮。從原始林的靜謐到雲海的壯闊,從排灣族的傳說到大武祠的肅穆,這座聖山蘊藏無盡的故事與美景,等待你親自探索。你是否也想踏上這段夢幻之旅?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健行計畫或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