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艘明代福船。
福船,又稱福建船、白艚,是中國古帆船的一種。
|歷史文獻記載
宋元時期中國出現了單龍骨的尖底船,根據《宣和奉使高麗圖經》所記載,宋代的海船「上平如衡,下側如刀,貴其可以破浪而行。」這種船型多為福船。 明嘉靖年間胡宗憲所著的《籌海圖編》,有對福船的描述,有「高大如樓,其底尖, 其上闊,其首昂而口」、「矢石火炮皆俯瞰而發」、「敵舟小者相遇,即犁沉之」、「而敵又難於仰攻」、「誠海戰之利器也」、「能行於順風順潮迴翔」、「不便亦不能逼岸而 泊,須假哨船接渡而後可。」及「北洋有滾塗浪,福船、蒼山船底尖,最畏此浪」等語,對其優缺點一一著墨。

福船尾部的裝飾

一種小型福船。
|航海性能
從現代船舶機械工程學對福船的研究,可得知其航海性能,以接近一般帆船的速率來看,若是能提供 5kW 的功率,福船可達 4.7 節的速率。關於扶正力臂曲線對於船隻穩定性的影響,福船穩定範圍甚大,能在天候險惡的海域航行,是理想的航運船隻船型。福船稜塊係數最小,狀似圓型,使其穩度消失角極大。普通福船的穩度消失角為123°,為沙船的兩倍,表示其能承受極大的橫傾角,在海上有良好的運動性,遇上大風浪也不會輕易翻覆,適合遠洋航海。從穩度安全域的表現來看,福船的穩度安全性佳,遇到大浪時,福船式的船有較大機會存活。

十九世紀的著名福船耆英號,曾經由香港遠洋至好望角、紐約、波士頓及英國等地。
(部分內容參考於網路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