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九月!
想從這個月開始寫月記,紀錄這一個月的體悟與看見。原本以為要等到 2026 年 1 月才開始,因為總覺得春天才是全新的開端。但仔細一想,誰說的呢?其實,每一個當下,都是全新的開始。念頭一轉,我便提筆寫下了這些。這段時間裡,我沈寂著,也成長著。若問我究竟做了什麼,其實並不多。
今年只設定了兩項目標,也順利完成了。從兩三年前開始,我便少了「一定要幹嘛」的衝勁。生活變得靜默,卻也在這樣的日子裡,慢慢往內探索,學會更覺察自己,也更靠近生命的本質。這份體悟,要從過去一年裡的一場離別談起。
這一年,我告別了一些人,也遇見了一些新的人。
因為深知來去不由自己作主,所以每一次相遇與離別,都有著不同的重量。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向朋友道別後。她對我說:
「我不想說再見,我不想再也見不到妳。只要不說,我們一定還會再相遇。」
她期待著某天也許在街頭不期而遇,或在某個場景裡認出彼此,即使不說話,能夠點點頭就好。因為「再見」聽來像是「再也不見」,劃下一道無形的界線。那一刻,她低下頭,再抬起時,眼眶已泛紅。她的話也在我心裡掀起一陣波瀾。
曾經的我,也害怕說「再見」。
那兩個字,像是宣告結束,帶來撕裂感,把未來隔開在不同的平行時空。直到有次聽演講,講者說了一句話,讓我豁然開朗:
沒有任何關係是永恆的,每一段關係的開始,都是奔向結束。
畢業、離職、分手、死亡……這些都是關係結束的形式。即便是白頭偕老的伴侶,終究也會走到其中一方先行離去的那一天。那也是離別。只有承認生命必然的消逝,我們才能真實地活著。
漸漸地,我接受了「離開是必然」,開始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人與人的互動。
有些互動曾令我懊惱、難過、不忿;時間帶走了情緒的高漲,留下些微的不適,但同時,也多了一份平靜。那份平靜,不是因為忘記,而是因為明白:關係勾起某些情緒,提醒著「我的在乎」。
過去的我,總想把所有關係經營得完美,不留下遺憾,不讓任何人失望或討厭。後來才發現,再努力也無法保證每一段關係都能長久如初。
人與人之間,本就會有差異與摩擦。
我記得有一次在職場上受挫,情緒低落。長輩對我說:
「試著接受不是每個人都會喜歡你,偶爾有人討厭你,也是可以的。」
我自認不是個會刻意討好他人的人,但那一刻才發現,原來自己也會在不知不覺間,奢望別人的喜歡,甚至把外界的評價放進心裡。
長輩的話,讓我意識到:關係不必如我們所想的那樣完美無缺。它可能溫暖、可能刺痛、可能淡然,但這些樣貌,才是真實的生命。再愛、再恨、再痛、再無感,最終仍會有逝去的一天。
這不是詛咒,而是生命的本質。
我開始明白:每一段關係都是離別,但同時,每一段關係也是遇見。
人性總是如此,渴望更多:
如果一年四季都是夏天,就會嚮往冬日的寒風凜冽;
如果一個月都在綿綿細雨中,就會期待太陽的溫暖和煦;
如果沒有終點,旅途中的風景就不會如此動人;
如果沒有失去,我們或許永遠不懂得擁有的可貴。
如果問我這些體悟與看見是否讓能夠減少煩惱,我覺得不是,也別這麼想,總覺得達到什麼就不會痛苦,我想,生命就是這樣吧!一次又一次地體驗,這些,就是生命帶給我的禮物。
寫在2025,9月
C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