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駕駛,你在高速公路上最怕遇到什麼狀況?「爆胎」絕對是前三名!
但你知道嗎?很多爆胎意外,事前都有「胎壓異常」的徵兆!
新車雖然標配胎壓偵測,但很多都只是亮個燈,根本不知道是哪一輪出問題。
想自己加裝一組能顯示數字的TPMS,卻被「胎內式」、「胎外式」、「太陽能」搞得頭昏眼花?
別擔心!這篇直接幫你把胎壓偵測器的種類、優缺點、安裝大小事一次說清楚,
並精選5款從ORO、PAPAGO等熱門品牌,
讓你一篇搞懂,輕鬆守護你的行車安全!
---
🔍胎壓偵測器 選購重點
挑胎壓偵測器霧煞煞?先搞懂這幾件事:
✅ 「一定要裝嗎?」是的,法規規定!
法規早在2016年7月就規定,台灣所有「新車」都必須標配TPMS。
但很多原廠給的是「間接式」(靠輪速差判斷),只會亮燈警告,無法顯示數值。
自己加裝的「直接式」(輪胎內有獨立感測器),才能即時看到四輪的胎壓、胎溫,提早發現異常,安全性大增!老車更是強烈建議加裝!
✅ 胎內式 vs. 胎外式?
「胎內式」:感測器裝在輪胎內部,氣嘴頭跟一般的一樣。
> 優點:數據準確、防盜、不受風吹雨淋。
> 缺點:安裝麻煩(需請輪胎行處理)、更換電池也要拆輪胎(通常是整個感測器換掉)。
「胎外式」:感測器像個小帽子,直接鎖在氣嘴上。
> 優點:安裝超簡單(自己5分鐘搞定)、換電池也方便。
> 缺點:有被偷的風險、洗車或路邊停車時可能被撞壞。
✅ 太陽能充電的「缺點」?
「太陽能」主機免牽線,看起來很方便,但有幾個天生弱點:
> 1. 非常依賴日照,如果你的車常停在「室內停車場」,可能會一直充不飽電。
> 2. 夏天放在儀表板上「高溫曝曬」,會加速內建電池的老化。
> 3. 內建電池壽命到了,通常也代表主機壽終正寢。
> 結論:如果你停車環境日照充足,它是個好選擇。反之,選擇接車充電源的款式會更穩定。
✅ 感測器的「電池」壽命
「胎內式」:電池被封死在感測器裡,無法更換。壽命約5-7年,沒電了就是整個感測器換新(需要工錢)。
「胎外式」:使用鈕扣電池(如CR1632),可自行更換,壽命約1-2年。
---
🍤 胎壓偵測器需求速配!你是哪一型?
👉 如果你是【DIY玩家/追求最高CP值】:
不想給車行賺安裝費,希望自己就能輕鬆搞定,追求最高性價比?
> 鎖定:第4款 (PAPAGO 胎外式)。
👉 如果你是【追求穩定/數據準確】:
不介意花點安裝費,希望數據最準確、最不受外界干擾,一勞永逸?
> 鎖定:第1款 (ORO W410-A)、第2款 (Orange P451)。
👉 如果你是【原廠控/追求內裝整合度】:
無法忍受任何額外的線或螢幕,希望顯示器能完美融入車子內裝?
> 鎖定:第5款 (ORO 盲塞式)。
👉 如果你是【預算有限/想嘗鮮】:
預算抓得比較緊,想用最少的錢入手胎內式,且不介意太陽能充電?
> 鎖定:第3款 (FLYone TN-400)。
---
1. ORO W410-A 無線胎壓偵測器 (胎內式)

📌 特色:
>顯示電瓶電壓:除了胎壓胎溫,還能監控電瓶健康度,提早發現異常。
>智能自動定位(S.A.L):輪胎對調後,行駛3-5分鐘即可自動重新配對,免設定。
>螢幕自動調整亮度:螢幕會依環境光自動調整,白天清晰、夜晚不刺眼。
>台灣製造:ORO是在地大廠,品質與售後有保障。
✨ 炸蝦心得:
ORO就是胎壓偵測器界的「神主牌」,穩定又可靠。
這款W410-A除了基本的胎壓胎溫,還多了「電瓶電壓」偵測,這點超實用!
最方便的是輪胎對調後,不用重新設定就能自動抓到位置,對不懂車的人超友善。
如果你想裝一組穩定、功能齊全、不用煩惱後續設定的胎內式TPMS,選ORO準沒錯。
🎯 適合誰/情境:
>追求最高穩定性與最懶人化操作的車主。
>同時也想監控電瓶狀況,預防拋錨。
>信賴台灣在地研發與製造的品質。
💰 參考價格:
$4,600
📋 重點規格:
>品牌:ORO
>類型:胎內式
>供電:車用電源
https://s.shopee.tw/1g8wAThwQN
---
2. Orange 橙的電子 P451 無線胎壓偵測器 (胎內式)

📌 特色:
>獨家OTO自動定位功能:同樣具備調胎後免設定的方便功能。
>輕量化感測器:歐規設計,減少對輪胎平衡的影響。
>彩色螢幕:資訊顯示清晰,辨識度高。
>兩年保固:上網登錄可享兩年保固,多一分保障。
✨ 炸蝦心得:
橙的電子是另一個TPMS的專家級品牌,跟ORO可說是瑜亮情結。
P451同樣主打調胎免設定的懶人功能,感測器也做得相當輕巧。
它的彩色螢幕讓各種警示資訊一目了然。
如果你在找ORO的同級競爭對手,或是喜歡橙的電子的螢幕設計,
它同樣是穩定可靠的優質選擇。
🎯 適合誰/情境:
>追求高穩定性與自動定位功能的車主。
>喜歡彩色螢幕的資訊顯示方式。
>Orange品牌的愛好者。
💰 參考價格:
$4,500 - $5,300
📋 重點規格:
>品牌:Orange 橙的電子
>類型:胎內式
>供電:車用電源(USB)
https://s.shopee.tw/4fmXkE1ma6
---
3. FLYone TN-400 胎內式胎壓偵測器 (太陽能)

📌 特色:
>太陽能充電:主機免牽線,儀表板更簡潔。
>價格親民:是胎內式TPMS中,CP值非常高的選擇。
>德國英飛凌晶片:採用知名大廠晶片,訊號穩定。
>買就送打氣機:促銷活動非常划算。
✨ 炸蝦心得:
如果你想裝胎內式,但預算又不想拉到四五千,那FLYone這組是個甜蜜點。
不到兩千的價格,就能買到胎內式+太陽能主機,還送一顆打氣機,CP值爆表。
不過就像選購重點提到的,要先評估自己的停車環境是否適合太陽能充電,
如果常停室內,記得要定期用USB幫主機充電,才能維持正常運作喔。
🎯 適合誰/情境:
>預算有限,想用最低成本入手胎內式TPMS。
>停車環境日照充足,適合太陽能充電。
>追求最高CP值,不介意需要定期手動充電。
💰 參考價格:
$1,980 (原價 $5,980)
📋 重點規格:
>品牌:FLYone
>類型:胎內式
>供電:太陽能 + USB
https://s.shopee.tw/9UrnV4f6P4
---
4. PAPAGO TireSafe S72E 無線太陽能胎外式胎壓偵測器

📌 特色:
>胎外式設計:自己就能安裝,5分鐘搞定,免工錢。
>羽量級感測器:重量僅5.6g,對輪胎平衡影響小。
>高轉換率太陽能板:標榜轉換效率達20%,充電更快速。
>首創輪壓差警示:能提早預警輪胎緩慢漏氣的狀況。
✨ 炸蝦心得:
PAPAGO這款是「DIY族」跟「懶人族」的最愛!
胎外式的最大優點就是安裝超級簡單,把四個感測器像氣嘴蓋一樣鎖上去就好。
未來感測器沒電,也可以自己換電池,完全不用跑輪胎行。
雖然有被偷或被撞壞的風險,但對於不想花大錢跟時間去安裝的人來說,
它的便利性無可取代。
🎯 適合誰/情境:
>不想花錢請人安裝,喜歡自己動手的DIY玩家。
>租賃車、公司車等不方便動到輪胎的車輛。
>追求安裝與維護最便利的車主。
💰 參考價格:
$2,450
📋 重點規格:
>品牌:PAPAGO
>類型:胎外式
>供電:太陽能 + USB
https://s.shopee.tw/8fIgVb7fRW
---
5. ORO W417-HA2 盲塞式胎壓偵測器 (Honda專用)

📌 特色:
>盲塞式設計:顯示器完美嵌入中控台的預留孔,彷彿原廠標配。
>專款專用:針對Honda特定車款設計,整合度100%。
>OLED面板:全中文顯示,資訊清晰。
>智慧自動定位:同樣具備ORO招牌的調胎免設定功能。
✨ 炸蝦心得:
這款是專為「原廠控」跟「內裝龜毛者」設計的終極逸品!
它可以把顯示器完美安裝在中控台的空白按鍵處,
完全看不到任何外露的螢幕或線材,完整度跟原廠一模一樣。
如果你是指定的Honda車主,又無法忍受任何額外的電子產品破壞內裝美感,
那多花點錢直上這款盲塞式TPMS,絕對會讓你滿意到不行。
🎯 適合誰/情境:
>指定的Honda車主 (Fit, CRV, HRV等)。
>追求極致內裝整合度,不喜歡任何外接螢幕或線材。
>預算充足,希望TPMS能像原廠精品一樣。
💰 參考價格:
$5,600 - $5,750
📋 重點規格:
>品牌:ORO
>類型:胎內式 (盲塞型)
>供電:車用電源 (接線)
https://s.shopee.tw/30eJlCt1pM
---
❓胎壓偵測器 常見問答
以下整理數個關於胎壓偵測器的常見疑問與解答:
Q:輪胎對調後,螢幕上的位置亂掉了,要怎麼重新配對?
A:這要看你的產品!像ORO或橙的電子等有「自動定位」功能的,你只要正常開車出去繞個5-10分鐘,它就會自己找到新的輪胎位置,超方便。如果是比較基礎的款式,可能就需要依照說明書,手動進行重新配對設定。
Q:螢幕一直叫或顯示胎壓異常怎麼辦?
A:第一時間請務必「安全地」開到路邊停車檢查!先肉眼確認輪胎外觀是否正常。如果真的有漏氣,就表示它成功救了你一命;如果輪胎看起來沒問題,可以開到輪胎行或加油站用胎壓計測量確認。有時候溫差過大(例如夏天大熱天開上高速公路),也可能造成胎壓、胎溫短暫升高觸發警報,稍微降溫後就會恢復。
Q:胎內式感測器的電池沒電了怎麼辦?
A:這就是胎內式比較麻煩的地方。它的電池是封死的,所以沒電時,必須回輪胎行,請師傅拆下輪胎,直接「更換整顆新的感測器」,是沒辦法自己換電池的喔。
---
希望炸蝦這次的胎壓偵測器分享對你有幫助,喜歡或有問題都歡迎按讚收藏分享及留言喔!👋
---
📖 延伸閱讀
如果你也想和我一起聰明消費、告別踩雷,歡迎回到 Dcard 按愛心、收藏並追蹤我的帳號,掌握最新最實用的產品推薦資訊喔!
【2025胎壓偵測器推薦】5款PTT/Dcard熱議款式評比:一定要裝嗎?胎內vs胎外、太陽能缺點一篇搞懂! - 炸蝦 (@vine666) | Dc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