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人形機器人全解析:借鏡安克創新 CEO 的專訪洞見

Mech muse 智慧新知-avatar-img
發佈於付費專區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你好,我是 Mech Muse,專注於解析科技脈動、探索未來趨勢的部落格作家。

本文內容參考 YouTube 影片《一期影片看懂人形機器人:下一個萬億賽道?專訪安克創新CEO陽萌 | 大咖談芯第15期》,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整理與延伸。

這不僅是一場技術革命,更是一場關於智慧、產業進化與未來社會終局想像的全面變革。


前言:萬億賽道的「超級共識」已然降臨

你是否曾留意到,近年來「人形機器人」這個詞彙,正以驚人的速度佔據各大科技媒體版面?從特斯拉的擎天柱(Optimus),到 OpenAI 支持的 Figure AI,再到國內的宇樹、雲深處等眾多廠商,無不預示著一股不可逆轉的趨勢。

這並非一時的熱潮,而是如同智慧手機一樣,正從「非共識」邁向「共識」,如今甚至已進入「超級共識」階段的未來萬億級別賽道。

這篇深度文章將帶你從根本邏輯出發,理解人形機器人為何如此重要,其產業如何演進,以及它將如何深刻地改變我們的未來生活。


第一部分:人形機器人為何「爆紅」?——第一性原理與超級共識之路

從操作需求到人形結構的演繹

  • 雙手操作:當你需要操作物品,例如泡一杯咖啡,需要一隻手進行操作。但許多動作(如開瓶蓋)需要另一隻手來固定,因此你發現需要兩隻手。
  • 身體支撐:兩隻手需要安裝在一個相對較高的台子上,而非低矮的底盤,因為這樣才能更有效地克服重力進行動作,形成一個身體。
  • 頭部感知:雖然理論上可以前後安裝攝像頭,但一個可轉動的頭部搭配攝像頭,能更高效地獲取周圍環境資訊。
  • 雙足移動:在許多場景下,雙足比輪式底盤更具通用性,且隨著控制算法成熟,成本差異縮小。

這一連串的推導,最終導向的形體竟然就是人類的形態。人形機器人最大的好處在於,它能無縫融入現有的人類環境,無需大規模重新改造場景。

產業「超級共識」的演進

  • 許多品類都經歷「非共識」(<10家公司)、「共識」(10-100家公司)到「超級共識」(>100家公司)的階段。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195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付費專區、人型機器人、中國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ech muse 智慧新知
20會員
265內容數
27歲的剛畢業碩士生,所以創立這個部落格分享科技最新趨勢,目前寫人型機器人、AI人工智慧、小型核能SMR。透過文字與照片,我希望與你們一同暢想智能時代的可能性,歡迎加入這場科技之旅!
Mech muse 智慧新知的其他內容
2025/09/06
瑞典積極發展機器人與人工智慧,並以永續性及人本需求為核心。透過Vinnova等機構搭建跨產業、跨學術的合作網絡,促進創新。本文探討瑞典在農業、醫療、物流、極端環境等領域的機器人應用案例,以及其獨特的區域創新模式,並分析其「人本機器人」路線的特色。
2025/09/06
瑞典積極發展機器人與人工智慧,並以永續性及人本需求為核心。透過Vinnova等機構搭建跨產業、跨學術的合作網絡,促進創新。本文探討瑞典在農業、醫療、物流、極端環境等領域的機器人應用案例,以及其獨特的區域創新模式,並分析其「人本機器人」路線的特色。
2025/09/05
這篇文章將帶你認識東友科技(5438),一間從多功能事務機代工起家、如今跨足3D列印與無人機的台灣公司。我會從公司背景、產品線、財報數字一路解析到最新「無人機國家隊」消息,並分享我對其轉型契機的觀點。讀完後,你將更清楚這家隱形冠軍如何在新科技浪潮中尋找下一個成長故事。
Thumbnail
2025/09/05
這篇文章將帶你認識東友科技(5438),一間從多功能事務機代工起家、如今跨足3D列印與無人機的台灣公司。我會從公司背景、產品線、財報數字一路解析到最新「無人機國家隊」消息,並分享我對其轉型契機的觀點。讀完後,你將更清楚這家隱形冠軍如何在新科技浪潮中尋找下一個成長故事。
Thumbnail
2025/09/05
Figure 最新展示的人形機器人突破了「家務技能」的邊界——他們的 Helix 模型在沒有改動演算法的情況下,只靠新數據就學會了裝載洗碗機。這篇文章將帶你了解 Helix 如何展現可擴展性,從摺衣服一路進化到洗碗,以及這項進展對未來家庭、工廠甚至醫療場景的啟示。
Thumbnail
2025/09/05
Figure 最新展示的人形機器人突破了「家務技能」的邊界——他們的 Helix 模型在沒有改動演算法的情況下,只靠新數據就學會了裝載洗碗機。這篇文章將帶你了解 Helix 如何展現可擴展性,從摺衣服一路進化到洗碗,以及這項進展對未來家庭、工廠甚至醫療場景的啟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總結了各種類型的機器人,包括人形機器人、機器狗、家用機器人和聊天機器人。同時,也提到了一些討論點和機器人可能的未來方向。
Thumbnail
這篇文章總結了各種類型的機器人,包括人形機器人、機器狗、家用機器人和聊天機器人。同時,也提到了一些討論點和機器人可能的未來方向。
Thumbnail
2024年7/6閉幕的上海 AI 人工智能大會,參觀人數突破30萬人次,線上流量突破19億,比上屆成長了90%,均創歷史新高,全世界對機器人的焦點持續增溫,但台股相關個股已經有過熱現象,美股目前對這議題發酵性討論性較低,因此我們將對基機器人產業及相關個股做一探討。
Thumbnail
2024年7/6閉幕的上海 AI 人工智能大會,參觀人數突破30萬人次,線上流量突破19億,比上屆成長了90%,均創歷史新高,全世界對機器人的焦點持續增溫,但台股相關個股已經有過熱現象,美股目前對這議題發酵性討論性較低,因此我們將對基機器人產業及相關個股做一探討。
Thumbnail
隨著生成式 AI 逐漸進入消費、企業端等生活面向,人形機器人的未來也備受關注,究竟這項技術將如何改變人類生活、何時普及?被台灣網友稱為全民老爸的 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在《TVBS》看板人物節目分享,人形機器人將像今天的汽車一樣普及,可能在 100 年後成為產量最大的機械系統。
Thumbnail
隨著生成式 AI 逐漸進入消費、企業端等生活面向,人形機器人的未來也備受關注,究竟這項技術將如何改變人類生活、何時普及?被台灣網友稱為全民老爸的 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在《TVBS》看板人物節目分享,人形機器人將像今天的汽車一樣普及,可能在 100 年後成為產量最大的機械系統。
Thumbnail
什麼是 AI? Artificial Intellgent ㄧ個數位大腦 電腦新物種 模擬人類的腦神經 整合2D與3D的繪圖視覺 在Bing 裡面基本上分為這幾個類型: 逼真的3D動畫 動畫虛擬人偶 展示攝影 可愛貼圖 二為圖例 電腦科幻虛擬人偶 公司標誌 卡通電影海
Thumbnail
什麼是 AI? Artificial Intellgent ㄧ個數位大腦 電腦新物種 模擬人類的腦神經 整合2D與3D的繪圖視覺 在Bing 裡面基本上分為這幾個類型: 逼真的3D動畫 動畫虛擬人偶 展示攝影 可愛貼圖 二為圖例 電腦科幻虛擬人偶 公司標誌 卡通電影海
Thumbnail
生成式AI對話機器人產業市場預計在2030年達到36.2億美元。目前醫療保健、製造業、零售業與金融相關組織是採用生成式AI對話機器人的領先產業。文章介紹利用AI對話機器人(GeniAltX)能幫助個人及企業提升效率的情境與案例。企業正利用AI打造對話機器人,成為客戶服務或企業內部助理的關鍵角色。
Thumbnail
生成式AI對話機器人產業市場預計在2030年達到36.2億美元。目前醫療保健、製造業、零售業與金融相關組織是採用生成式AI對話機器人的領先產業。文章介紹利用AI對話機器人(GeniAltX)能幫助個人及企業提升效率的情境與案例。企業正利用AI打造對話機器人,成為客戶服務或企業內部助理的關鍵角色。
Thumbnail
特斯拉展示人形機器人進展,新款Dojo晶片宣布投產,帶動市場續關注在AI晶片、模型訓練投資、機器人供應鏈、電力、鏡頭、感測、電源與電壓管理、液體冷卻技術。
Thumbnail
特斯拉展示人形機器人進展,新款Dojo晶片宣布投產,帶動市場續關注在AI晶片、模型訓練投資、機器人供應鏈、電力、鏡頭、感測、電源與電壓管理、液體冷卻技術。
Thumbnail
#台達電 已經挑戰站穩60周位置 等到確認能站穩就可以開始規劃後續節奏 主要是AI伺服器電源結構跟過往伺服器電源是不同的 全世界只有兩間能做 機器人要普及化,AI電源是最重要的關鍵 這是後續本益比市場估值能不能因為這題材拉高 也要感謝台達電在這半年的修正,才有合理價格買
Thumbnail
#台達電 已經挑戰站穩60周位置 等到確認能站穩就可以開始規劃後續節奏 主要是AI伺服器電源結構跟過往伺服器電源是不同的 全世界只有兩間能做 機器人要普及化,AI電源是最重要的關鍵 這是後續本益比市場估值能不能因為這題材拉高 也要感謝台達電在這半年的修正,才有合理價格買
Thumbnail
一家名為Figure的新創公司於本週三發布了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影片,展示了他們與OpenAI合作後的最新成果。在這段影片中,名為Figure 01的人形機器人展示了與人類的交流能力和任務執行能力。 影片中,Figure 01機器人被要求執行各種任務,例如回應一般性的指令,如提供食物或清理垃圾。
Thumbnail
一家名為Figure的新創公司於本週三發布了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影片,展示了他們與OpenAI合作後的最新成果。在這段影片中,名為Figure 01的人形機器人展示了與人類的交流能力和任務執行能力。 影片中,Figure 01機器人被要求執行各種任務,例如回應一般性的指令,如提供食物或清理垃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