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梨花嶺
【沒有人煙的梨花嶺】
相傳千年前,梨花嶺原本不叫梨花嶺,它只是一座沒有名字的荒嶺;不僅石骨嶙峋,還少有草木,由於謀生不易,山嶺幾無人煙,山下住戶也稀稀落落的。奇異的是,滿山梨樹,枝繁葉茂,卻自古不曾見花,更無結實。村裡老人說,這是因為嶺下埋著一條看不見的河,那河並不流向凡間,而是直通幽冥。花木吸的不是雨露,而是陰氣,所以不結凡果。
【鏡花梨傳說】
也有人說,每百年一次,當月圓子時,鬼市開張,梨花會凝成「鏡花梨」。那果子如白玉,如月珠,吃下去的人,不論富貴貧賤,皆會在夢裡走進一座,見所未見的奇妙城鎮。
還有人曾見過,嶺上梨樹下的石墩,總會坐著一位清麗如花的女子,據說她是亂世下的無主孤魂!日日以一面銹鏡照影,終至魂飛魄散。就在女子消殞後的某一夜,所有的梨樹竟無端同時綻放梨花,花朵隨風輕輕飄落,不僅覆滿整座山嶺,還飄到了山下;讓人分不清這是梨花雨抑或是梨花淚。
山下人說:那是女子的怨念與執念化成了花海。自此之後,滿山滿嶺的梨樹,終年結出一種奇異之果,晶瑩如玉,花影在果皮中若隱若現,宛若一面小鏡,人們將之取名為《鏡花梨》。
鏡花梨香氣清甜,卻入口苦澀。曾有人心懷貪念,欲採之販於市集,最終皆無所獲。於是此果漸漸被人棄置;唯獨留下一則口耳相傳的童謠:
「鏡花梨,花似真,夢似幻。入者若無心,或如南柯一夢;入者若有心,或失魂,或獲緣。」更神奇的是,傳說有人藉此尋得亡魂,有人換來榮華富貴;亦有人再未歸返,只留一縷嘆息於梨花深處。
至今,梨花嶺的梨樹每年開花,如雪覆山,美不勝收;又如一白頭老翁,兀自立於山頭,放眼大千。終年有果,卻無人敢輕易采食,只因村民皆知,那並非凡果,而是通向《鏡市》的一枚門票。而《鏡市》,正隱於霧與銅鏡之後,靜待宿命的交易開場。
【誤食鏡花梨,夢入鬼市】
梨花嶺的夜靜得出奇。月色清冷,風聲似遠似近;人聲竟似有若無!
村中有一孝子阿凱,家境清貧,與母親相依為命,卻也克盡孝道,樂天知命。因母親經年受風濕病痛之苦,難於行走,藥石難治。阿凱聽說梨花嶺上的梨花塢,有一種傍水而生的草藥,名為《梨澗草》,別名《潤骨草》。生於「梨花嶺」東麓,依山澗而生。常年受梨花塢濕氣滋養,葉面青碧帶梨花花瓣紋路的白斑。
《梨澗草》的根莖色淡黃,挖出後有清涼香氣,可切片煎湯。味微苦,性涼。但可舒筋活絡、祛風除濕。不但能緩解腰腿酸痛、風濕痺阻,長期服用還可強筋健骨,潤養關節。
阿凱一早先將家務收拾,又將農活忙完,即刻啟程前往梨花嶺,準備為娘親採取《梨澗草》。由於山路崎嶇還彎彎繞繞,所以走上山嶺的阿凱,一股莫名的饑渴湧上心頭,就在這時,他看見一株老梨樹下,赫然結著一顆晶瑩如玉的果子。他甚至來不及多想,便伸手摘下,咬了一口。果肉吃來冰涼甘甜,卻帶著一絲奇異的苦澀。
還來不及嚥下這口梨肉,阿凱只覺四肢漸軟,一陣昏眩後,意識急速墜落;彷似聽到一陣風聲呢喃:「鏡花開,鬼市起。」。
阿凱猛然睜開眼。發現自己身處一條被青燈照亮的街道,四周不見滿山梨樹。這裡像是個臨時搭建的商店街,每個攤棚都高掛著一盞盞燈火,像是永夜之中突然開張的市集。
他看見有人把眼淚倒進小瓶子交易;有人攤位上,擺的是半顆跳動的心臟;
「這裡,究竟是什麼地方?」他低聲喃喃。
「俊俏小夥子,裡面坐呀!」一個妙齡女郎軟聲招呼,半推半拉著阿凱,阿凱掙脫掉了!
空氣裡混雜著香料、紙墨、銅鐵的氣味,卻沒有半點凡間煙火氣。人群摩肩擦踵,每個人臉上卻都罩著面紗或半張面具,眼神若隱若現。
走過樹下一個攤棚,夥計高喊著:「老闆,玩一把嗎?」阿凱匆匆離開,他從不賭博!
就在他疑惑之際,一個披著長袍的攤主笑吟吟地招手:「客官,初來乍到吧?鏡市只有一條規矩:拿出你心裡最想交易的東西,才能換得你想要的。」
阿凱心頭一緊,這才意識到:莫非?自己真的走進了傳說中的「鬼市」。趕忙跟攤主說:「不用了,我娘還等著我回家呢!」說完,連摔帶爬的昏了過去。醒來已是丑時,他竟躺在梨花嶺的梨樹下。
為了怕母親擔心,他摸黑儘快下山了!
夜風輕拂,市聲鼎沸。有人以壽命換取榮華,有人以記憶換取真相;有人拿出淚水,有人遞上夢境。攤販收的,不是金銀,而是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