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市掮客來引渡】
相較於村頭莊尾流傳的「鬼市傳說」,關於引渡人的記載,就顯得更加神祕又隱晦。民間野史《渡魂秘牒》曾有這樣的描述:「鬼市處於陰陽交界,不可隨意進入,需有《引渡人》帶路。
《引渡人》形似凡人,卻不食人間煙火;或披蓑戴笠,或黑袍遮身;有的提燈與你錯身而過,有緣便將燈交予你;也有釣竿垂水,當你看到拉起的竟是屍體,也就恍恍惚惚進入到《鏡市》。其尤駭人者,謂夜貓多負引渡之職,往來幽冥,接引魂魄。祂們行走兩界,只在午夜某處出現,以『一指為舟、一聲為渡』。是一種神祕的中介,若不遇其人,縱得鏡花梨,亦難抵《鏡市》門前。」這段描述,指出想進出陰陽兩界,《引渡人》是重要關鍵!但書中卻又並未明說,進去後能否全身而退,或出得來否?令即便心有所求之人,難免躊躇不前。
書中還有另一說法:引渡人並非自願出現,而是被『因緣所絆。』或前世債未償,或含恨而終、含冤而死不入輪迴,遂被迫在陰陽之間為人引路。
一位佚名修士曾言,有人見過一名女子駕著渡舟,在夜晚江河霧氣濃重的湖心,若依不同年代的野史對照,所形容女子,竟出現了千年之久,只因自身因果未了,終不得轉世。
《引渡人》正如江湖掮客,卻更為陰森可怖。一旦被其認定,便須付出代價。秘牒上所載,有人交出一縷真心,換來功名;有人減壽十年,只為與亡母重逢;有人獻十載夢境,求見亡妻一面。故事真偽難辨,卻讓人愈加相信,光靠口耳傳聞不足,必須有人領渡。
江湖亦有一樁軼事。某修士自恃陰陽眼,聲稱能憑己力出入《鏡市》。就在梨花嶺搭一小屋,夜夜吞食鏡花梨,只見虛霧與銅鏡,卻被陰兵阻於門外;終因魂魄多次離體而暴斃。
山下好心人為他收屍時,發現他的手掌心,緊攥著一張殘破符籙,以血為墨,寫著:「無引渡人,不可行。」以此為鏡,後來凡是談及《鏡市》的見聞時,總有人補上一句:「你得先找得到引渡人才行哪!」
然而,《引渡人》在哪裡?
在大雨將歇未歇之時,於廟口焚紙三束,或可引來;
在路邊乞丐伸缽時,你的心腸如何?便是緣分;
在漆黑巷弄,忽見貓眼炯炯,似在問你:要去鏡市嗎?
傳說交錯紛雜,但核心不變:『想要叩開《鏡市》之門,非僅人力可為,必須有人領渡。』
比起單純的說書、軼聞,這樣的說法更讓人心生敬畏。彷彿身邊時時有人在窺視著!
若真有《引渡人》存在,必與《鏡市》掌櫃暗通規矩。得其幫助,尚有三分保障;若遇歹心之輩,不但進不了鬼市,反誤一生。
【章尾】
關於《引渡人》眾說紛紜。有人說他們手握專屬符籙,能送人入市;也有人說他們自身亦不敢久留,因連他們都無法保證能帶人回來。
若真遇上,大多是命運使然,抑或冥冥中有人索討緣債。代價為何?從未有定論。有人癡傻歸來,有人回來後三緘其口,也有一去不復返的,只餘燒盡的符紙。
這些傳聞交織成一張隱密之網,既令人膽顫,又叫人心癢。畢竟,人心欲壑難填!若真能藉《鏡市》逆天改命,誰不想賭上一把?
但,也有人低聲提醒:不是每一位引渡人,會帶你進到想去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