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但當科技的發展超乎想像/控制,人類的未來該何去何從?
串流平台龍頭 Netflix 在 2025 年,公佈針對影視創作的生成式 AI 使用準則,著重在「有責性」及「透明性」。意即,AI 的使用固然已是未來的趨勢,但創作者有「揭露義務」;明示 AI 可以是創作手段或過程之一,但不得為最終成品,亦不得侵犯肖像、聲音、個人資料等。
過去每一次的革新,從已知用火、工業革命,都帶來劃時代的發展。時至今日,AI 的發展速度已經超越了你我的預期,AI 的顛覆可能更勝於以往。Google 執行長 Sundar Pichai 更直接的認為:「AI 可能是人類有史以來掌握最重大的事物。我認為 AI 的重要性會比電力或用火更為深遠。」
在法律面,AI 著作權歸屬、一般平台使用者使用 AI 生成圖是否構成侵權、使用既有作品去訓練 AI 是否構成侵權,國內外已慢慢有實務判決累積,就現行法規補足解釋,從制度面去調和公益與創作者的權益。但回到創作面,AI 的使用在創作道德上的界線,關乎我們究竟期待未來擁有什麼樣的創作環境?以及 AI 是否將取代更多的創作者?AI 的受益得否雨露均霑、抑或取代更多創作者的生計、造成更多的不平等?這些都有待我們好好辯證與思量,而歷史上總是由少數資源把持者,決定著未來的發展方向。
筆者看來,此規範除了幫助平台更能掌握 AI 在創作上的使用程度,市面上不會充滿著 AI 產物,保障創作者免於完全被 AI 取代,亦避免未經同意擅自訓練發展的 AI 模型。這樣的制度建立,讓創作者不會為了競爭,一味的追求 AI 技術的精良,更能有效地運用人類的創造力,與 AI 相互配搭,突顯「人」在創作過程中的不可取代性(meaningful human input)。在創作的道德與法律分際上,畫出了很好的第一刀,未來仍需要更多的(爭議)案例累積優化制度,讓界線更趨清晰。
另外,未經事前同意或授權,不得擅自將 Netflix 上既有的資訊、創作者的作品或藝人素材用以訓練 AI。若針對使用情境的認定上有所疑義,需要主動與 Netflix 聯繫釋疑。
目前規範中似尚未明確提及罰則,推論有可能在合作合約中加以約定,視情節輕重有違約金、或影響未來合作機會。
此外,規範中也提到了「以假亂真」的情形,亦為現行最大的資訊操弄網路隱憂。尤以在紀錄片的情境中,防範為了效果生成「不存在」的畫面,在觀影情境時誤導觀眾信以為真,堅守創意的倫理界線。
可預見在一定規模的影視創作上,除了既有的智慧財產權等,AI 運用亦為重要的法遵項目之一,也是和國際平台合作的必要成本。同樣的,Netflix 也需要有強大的法務部門(或許 AI 輔助?),來因應龐大的審查作業。
無論如何,身為目前世界最大的串流平台,Netflix 這份準則的發布,為現行網路創作世界的 AI 使用亂象與徬徨,樹立了一個很好的先驅。
有一句我很喜歡的名言,希望未來 AI 在創作上的運用,能為人類帶來真正的福祉:
“I want AI to do my laundry and dishes so that I can do art and writing, not for AI do art and writing so that I can do laundry and dishes.”
Netflix 生成式 AI 運用守則(全文)
引言
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GenAI)允許用戶快速生成新穎且具創意的媒體(影片、聲音、文字和圖像),這類工具正日益應用於內容製作的創意工作流程中。在 Netflix,我們視這些工具為有價值的創意輔助工具,前提是它們必須透明且負責任地使用。
本指南旨在幫助電影製作人、製作合作夥伴和供應商了解何時以及如何在製作過程中使用 GenAI 工具。它還提供 一個實用工具,用於評估和確保在為 Netflix 製作內容時能夠自信地使用 GenAI。
為了支援全球製作並保持與最佳實踐一致,我們期望所有製作合作夥伴與其 Netflix 聯絡人分享任何計劃使用 GenAI 的意圖,尤其是當新工具不斷湧現,帶來不同的功能和風險時。
大多數遵循以下指導原則的低風險使用案例不太可能需要法律審查。然而,如果輸出內容包括最終交付成品、人才肖像、個人資料或第三方知識產權,則在您繼續進行之前將需要書面批准。
指導原則
鑑於使用這些工具的敏感性以及不斷演變的法律環境,在採用生成式工作流程時,負責任地行動至關重要。Netflix 要求合作夥伴在任何創意工作流程中使用 GenAI 前考慮以下指導原則:
- 輸出內容不複製或實質性地重新創建未擁有或受版權保護材料的可識別特徵,或侵犯任何受版權保護的作品
- 所使用的生成工具不儲存、重複使用或基於生產數據輸入或輸出進行訓練。
- 在可能的情況下,生成工具在企業安全環境中使用,以保護輸入資料。
- 生成的材料是臨時性的,不作為最終交付成品的一部分。
- GenAI 不用於替代或生成新的人才表演或未經同意的工會覆蓋工作。
如果您能自信地對上述所有原則回答「是」,與您的 Netflix 聯絡人分享預期用途可能就足夠了。如果您對任何這些原則回答「否」或「不確定」,在繼續之前向您的 Netflix 聯絡人尋求更多指導,因為可能需要書面批准。
如果您的合作供應商使用自定義 GenAI 工作流程——即由多個工具或模型構建的流程——同樣的原則適用。更多詳情可以在這裡找到。
哪些使用情境一定需要書面批准?
以下列舉幾個範例,這些情況除了必須事前報告預計用途之外,還需要升級處理並取得書面批准後才能進行。
- 資料使用
在使用生成式 AI(GenAI)時,保護個人資料與創作權利至關重要。這些工具往往需要輸入資料才能生成輸出內容,而資料的處理方式非常重要。在使用任何 GenAI 工具前,尤其是第三方或現成的商用工具,請先考慮是否涉及需特殊處理、授權或同意的素材。
- 專有或個人資訊的使用:不得將 Netflix 擁有的素材(如:未公開的資產、劇本、製作影像)或個人資料(如:演員或工作人員的資訊)輸入工具,除非已獲得明確批准。
- 第三方或非自有的藝人資產:不得使用藝術家、表演者或其他權利人的素材來訓練或微調模型,除非已獲得合法授權。
範例:使用某位藝術家的既有作品資料庫,訓練一個模仿其風格的影像生成模型,而 Netflix 或該藝人並未清除相關權利。
2. 創作產出
AI 生成的內容必須謹慎使用,特別是當其將成為製作中可見或劇情關鍵的一部分時。無論是設計世界觀、角色,還是出現在場景中的藝術品,都必須遵守與傳統製作素材相同的創作與法律標準。
- 主要創作元素的生成:不得使用 GenAI 生成主要角色、關鍵視覺元素或劇情核心設定,除非獲得書面批准。
- 範例:在《魷魚遊戲》中,使用 GenAI 生成另一個殺手娃娃與「椪糖遊戲」中的「小熙」一同玩紅綠燈。
- 受著作權或遺產管理的素材:避免使用涉及著作權作品或公眾人物、已故人士肖像的輸入(如提示詞、影像),除非取得適當授權。
- 範例:要求「創作一張以 McCurry 的《阿富汗女孩》 為靈感的影像」;或以知名演員的外貌特徵作為參考(如「創建一個擁有梅莉·史翠普鼻子的角色」)。
3. 演員與表演
對表演者及其作品的尊重,是負責任使用 GenAI 的根本。不論是增強既有的表演,或生成數位化肖像,只要涉及更改表演的本質或角色,取得同意與審慎處理的門檻都非常高。
- 合成或數位複製:不得在未經明確且有文件紀錄的同意(並符合工會規範,如適用)情況下,創建真實藝人的數位表演、聲音或肖像。
- 對表演的重大數位更動:在進行會影響表演情緒、表達或意圖的修改時,必須格外謹慎,因為即使是細微的編輯也可能帶來法律或聲譽風險。
範例:使用「視覺 ADR」將演員的嘴型或臉部表情調整,以符合新的、未經編劇的台詞。
4. 倫理與呈現
觀眾應能信任螢幕上看到與聽到的內容。若使用不當,GenAI 可能模糊虛構與現實的界線,甚至在無意間誤導觀眾。因此,我們要求你在使用 AI 生成內容時,同時考量其「意圖」與「影響」。
- 誤導性或錯誤呈現的內容:避免創作可能被誤認為真實事件、人物或言論的內容(如:偽造的影片、對話或被包裝為真實的場景)。
- 範例:使用 GenAI 創建一段假新聞片段,畫面中真實記者發表從未說過的言論,即使僅用於背景,也不被允許。
- 對工會角色的影響:確保使用 GenAI 時,不會取代或實質影響通常由工會成員(如演員、編劇或劇組人員)執行的工作,除非取得正式批准或協議。
如何確保保密性與資料保護?
使用 Netflix 企業協議涵蓋的工具,可提供額外的安全層級以保護輸入資料。請與你的 Netflix 主要聯繫窗口洽詢可用工具及導入流程。這些工具可以:
- 防止對你的輸入進行擷取、訓練或轉售
- 保護敏感輸入資料,例如劇本、製作影像或藝人視覺素材
即使在使用安全工具的情況下,任何涉及敏感資訊的使用(例如:藝人肖像、未公開片段、合約),仍需要向你的 Netflix 聯繫窗口升級通報。
當不使用企業工具時,請確保你所使用的任何 AI 工具、外掛或工作流程,都不會將輸入或輸出用於訓練。因為若使用錯誤的授權等級,或忽略預先談妥的資料條款,可能會危及保密性。你有責任檢視相關的條款與條件(T&C)。如有任何進一步疑問,請向你的 Netflix 聯繫窗口確認。
最終成品與臨時媒材的考量是否不同?
如果使用生成式 AI(GenAI)創作的內容出現在最終剪輯中——即使只是背景元素——也可能引發法律、版權或觀眾信任上的問題。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求你及早標記任何 GenAI 生成的元素,特別是在它們將出現在螢幕或聲音中時。
如果你的使用案例包含由 AI 生成的視覺、聲音或文字元素(例如:海報、文件、標誌或新聞剪報),請盡早聯繫你的 Netflix 聯繫窗口以獲取法律指引。這些項目在納入最終交付內容之前,可能需要權利清理。
某些 GenAI 生成的道具或佈景可能被視為附帶性的,例如:一份短暫出現在背景中、劇情未提及的歷史文件。然而,如果該元素具有突顯性(例如:角色朗讀其中內容,或其對劇情有貢獻),則必須更加謹慎處理。
在這類情況下,你可以使用 GenAI 來探索創意或建立模型草稿。但最終版本應當包含有意義的人工作為,並透過 Netflix 聯繫窗口完成法律審查程序。
在使用生成式 AI(GenAI)進行人才增強前應考量什麼?
在後期製作與視覺特效(VFX)中,對表演進行數位修改早已行之有年。然而,使用 AI 來修改或複製表演者的肖像或聲音,會帶來新的法律、倫理與聲譽風險。因此,在適當情況下取得同意並謹慎使用至關重要。許多人員增強的使用案例需要法律審查,請事先規劃。以下是需考慮的指引:
數位複製(Digital Replica)
若生成的輸出可辨識為某位表演者的聲音或肖像,並用於呈現其在攝影或聲軌中未曾實際表演的內容,則必須取得同意。
若數位複製的表演輸出符合以下情況,則不需額外同意:
- 內容仍基本上依照原本劇本、實際表演或錄製(如補拍)。
- 描述的是基於安全考量人類無法實際完成的行為。
- 讓表演者變得無法被辨識(例如戴上面具)。
數位修改(Digital Alterations)
一般而言,數位修改需取得同意,但以下情況屬於娛樂與影視產業慣例,通常不需額外同意:
- 攝影或聲軌仍基本上依照原本劇本、實際表演或錄製。
- 後製中針對妝容、服裝、降噪、時間、連戲、音高、清晰度等進行修改。
- 在既有協議允許的情況下進行配音或替身使用。
模型使用(Model Usage)
- 任何為進行人才增強而訓練的模型,只能用於該特定製作,並且必須在與表演者約定的工作範疇內使用。
- 未經所有相關方明確同意,不得將模型用於創作該表演者在其他製作、提案或概念中的表演。
品質保證(Quality Assurance)
- 在初期就進行測試,確保輸出的創作品質與技術水準足以維持原表演的完整性。
- 在適用與可行的情況下,應規劃與表演者進行專門的資料捕捉(data capture)作業,以確保最佳成果。
- 避免任何可能損害演員聲譽、尊嚴或個人形象的增強行為。
透過遵循以上指引,你可以在尊重表演者權利與完整性的前提下,運用 AI 於創作流程中,並妥善應對其複雜性。
如果我正在使用自訂工作流程,或與使用該流程的廠商合作,該怎麼辦?
針對廠商:
若你是透過自訂的生成式 AI(GenAI)工作流程交付作品給 Netflix,而該流程是由多個工具組成的管線,那麼流程中的每一步都必須符合本文件所列的資料保護、同意取得及內容完整性標準。
針對製作夥伴:
若你聘請廠商或 AI 工作室,請以本指引為架構,協助評估他們如何管理資料、創作控制與最終輸出成果。若你不確定該流程是否符合本指引的期望,請向你的 Netflix 聯繫窗口尋求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