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基礎設施競賽白熱化:從蘋果端側算力、輝達推論晶片到甲骨文天量訂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raw-image


一、Apple 發表會落幕:iPhone 17 全系更新、超薄「iPhone 17 Air」登場,生態系同步迭代

蘋果於美西時間 9/9 舉行年度秋季發表會,推出 iPhone 17 全系列與超薄新機「iPhone 17 Air」,並更新 Apple Watch Series 11 與 AirPods Pro 3。外媒整理亮點包括:更薄更輕的機身設計、全系 120Hz ProMotion 普及、相機升級(新 48MP 影像模組與雙錄影模式)、續航與效能優化;AirPods Pro 3 主打更強主動降噪與即時翻譯、心率與健康偵測等功能。官方新聞稿同步上線、預購時程與上市日敲定。投資面向上,秋季 iPhone 迭代做為全球消費電子暖季的重要需求指標,牽動面板、鏡頭、機殼、記憶體與代工組裝拉貨節奏;若端側 AI 功能大幅落地,將影響雲邊協同的成本結構,並可能擴散至內容、廣告與開發者生態的商模調整。

投資筆記

每年九月,矽谷的劇場燈一暗,眾人屏息,彷彿等一顆蘋果落地的聲響來決定接下來一整季的節奏。真正的魔術,卻不在舞台中央的口號,而是把「等待」悄悄縮短的那一毫米厚度、那一格電池續航、那一瞬照片演算法的乾淨。當端側算力再往前踏一步,AI 從雲上搬回口袋,延遲少了、頻寬省了、隱私與合規也鬆了一口氣。這不是一項規格,而是一整串成本曲線的位移;當體驗從 800 毫秒降成 200 毫秒,訂閱續留率就不只是一個 KPI,而是使用者願意把更多生活交給生態系的默契。

供應鏈看的是確定性:鏡頭與機殼的 ASP 如果因「薄、輕、耐用」而守住,組裝與測試的稼動率就不再像雲霄飛車。記憶體、封裝與電源管理 IC 享有的,是更長的需求尾韻,特別是當影像、翻譯、語音摘要在端側完成,裝置便不再只是「顯示器」,而是「推論器」。雲端並未被取代,它退到該退的位置:同步、備援、重訓練。邊緣與雲的分工被重新寫好,才有機會讓每一度電與每一分帶寬都值得。

市場則在意兩個字:彈性。若新品溝通清楚、定價克制但不保守,權值股帶動的風險偏好會稍稍抬頭;若供料有延遲、出貨節奏不穩,最先被風吹動的會是供應商。策略上,把標的拆成「零組件的現金流」與「體驗向前推的差異化」兩袋:前者吃份額與 ASP,後者靠 SoC、自研影像與端側模型壓縮做護城河。長線命題依舊樸素:把等待偷走,讓生活變順。當一天裡被偷走的等待累積成週、成月,估值就有了耐心;因為複利本質上,是對順暢的獎勵。今天的發表會能否被市場原諒或擁抱,不看掌聲大小,而看日常在幾週後是否真的變得更滑、更快、更安靜。

二、NVIDIA 發布下一代推論 GPU「Rubin CPX」:主打百萬 Token 長上下文與影音生成

輝達於 9/9 公布新一代 AI 晶片 Rubin CPX 的技術方向,主攻長上下文推論(> 百萬 token)與生成式影音、軟體開發等重負載應用。公司強調整合解碼、編碼與推論於同一系統以提升效率,並將在 2026 年底前後交付;管理層以「投入 1 億美元硬體、回收 50 億美元 token 收益」描繪商模彈性。市場解讀:在訓練市場占優後,輝達將以「推論專用」架構守住資料中心的第二戰場,進一步降低客戶轉換成本。此舉對大型雲端、企業內部開發、以及 AI 視訊與多模態服務具結構性影響。


投資筆記

訓練,像建一座圖書館;推論,像把書遞到讀者手上。誰能讓「遞書」更快、更便宜、更可靠,誰就握住了真正的規模經濟。Rubin CPX 把焦點放在長上下文與影音生成,等於承認現實:人類的語言與影像不是短句與短片,而是持續不斷的敘事。當系統能一次端進更長的記憶,推理就不再像魚缸裡的金魚每七秒忘掉自己,而能像老友般接續話題。

投資的地圖因此改變。過去的估值常用「算力 × 客戶數」粗略近似,如今必須加上「上下文長度 × 使用時數 × 模型複雜度」。上下文越長,單次推論的經濟價值越高;當工具鏈(CUDA、加速庫、推論服務)緊緊纏住客戶工作流,轉換成本不是一筆折舊,而是一整套遷移的心理障礙。這裡的關鍵不是「護城河」三個字,而是「時間」兩個字:誰能替客戶省下更多工程時間,誰就能拿到更厚的毛利。

產業鏈的受益不只在晶片端。機櫃、冷卻、供電、交換器與網卡的設計將被推論型負載重新定義;更重要的是軟體:資料編排、記憶體管理、檔案系統與影音管線會出現新一波中介軟體機會。對雲端業者而言,推論的規模化意味著更像 CDN 的調度:就近、穩定,且能在毫秒級做成本最小化;這會把定價模式從「幾張卡、幾小時」轉向「每百萬 token、每段影片」。當收入與使用綁得更緊,需求彈性反而更高,因為客戶付的是結果,不是硬體。

長上下文讓 AI 更接近人:能記得前言與尾聲的對話,才說得上「理解」。市場因此有了新的耐心,因為願景不再只是快與強,而是「更像人」。耐心一出現,折現率的壓力就緩了些。真正值得留意的,是誰能在耗能與效能之間找到安靜的平衡,每一瓦多做一點事,才是複利的起點。Rubin CPX 的訊號不是喧鬧,而是秩序:讓訓練與推論各就各位,讓硬體與軟體說同一種語言,讓資本知道該把耐心放在哪裡。

三、Oracle 盤後飆漲:RPO 躍升至 4,550 億美元、宣示雲 AI 多雲聯盟成長曲線

甲骨文公布 2026 會計年度 Q1 財報:總 RPO(剩餘履約義務)年增 359% 至 4,550 億美元,雲營收年增 28% 至 72 億美元,總營收 149 億美元;公司並示意與多家 AI 業者的大額合約與多雲合作推動 OCI 長線擴張。受此激勵,股價盤後大漲逾兩成,盤中一度跳升約 27%,市場焦點集中在 OCI 四年內營收上看 1,440 億美元的前瞻,與 OpenAI 等超大客戶帶動的推論需求。雖然當季收入些微不及部分預期,但超額的訂單能見度與資本開支計畫(本財年 CAPEX 350 億美元)使投資人重新評價其雲基礎設施資產與多雲策略。

投資筆記

雲端戰場的傳奇,一半寫在資料中心,一半寫在訂單本。當 RPO 從三位數躍到四位數,數字不再只是數字,而是一種「耐心」被訂了 contract 的樣子:客戶把未來交付的信任,提前存進了公司的資產負債表。市場最在乎的不是一次性的驚喜,而是曲線能否平滑向上;這次,曲線的斜率突然亮了起來。

把故事拆開看。第一段是「多雲」:與超級平台的互通、把資料庫拉近模型、把帶寬與延遲拆得更細——這些讓 OCI 從一條路,變成多條路。第二段是「推論」:當工作負載從訓練轉向長尾而頻繁的推論,計價模型自然更貼近「使用」本身。第三段是「資本效率」:用更精確的機櫃與能源規劃,把每一瓦電花在刀口,讓 ROI 不是口號,而是月結單據。當三段合起來,股價才有理由大步向前。

風險也該說清楚:大合約容易讓成長看起來像一條直線,但交付與擴建若不如期,直線會抖;需求側若被宏觀拖慢、或競爭者在價格上出手,毛利率也會抖。於是,投資組合的做法不能只靠一個敘事,要同時持有「長約可見度」與「效率領先」兩種公司——前者給安全邊際,後者給彈性與上行空間。至於估值,最該換上的鏡頭是「剩餘履約 → 現金流」的轉換效能:每 1 美元 RPO,多少比例能在 12–24 個月內化作自由現金,會決定市場願意給的倍數。當數字開始有溫度,曲線才不會只是一張圖。

今日美股筆記:Advanced Micro Devices(AMD)

受惠於推論需求擴張與「非單一供應商」下的採購彈性;亦為端側/邊緣 AI 與資料中心的結構性受益者。

raw-image


最新收盤與盤後
最新收盤 $155.82;盤後約 $159 上下(9/9 美股)。

為何挑 AMD筆記?

  1. 產業順風:推論成為 AI 花費主力,客戶尋求第二供應商以壓低單位成本、提高交付彈性;MI300 系列滲透提升,資料中心營收結構改善,邊際利潤優化。
  2. 敘事延展:今日 NVIDIA 發布推論專用 Rubin CPX、Oracle 釋出龐大 RPO 後,市場對「AI 需求長坡厚雪」的信任加分,板塊 Beta 提升,AMD 為高流動性受益者。
  3. 技術位置:近 3 個月主要換手在 $150–$158$160–$166。現價處區間中上緣,向上突破時易吸引動能單,向下回測則有層層承接。

勝率評估(方法)

採五因子打分:① 價位相對密集區(1.5/2)② 量能結構與盤後延伸(1.3/2)③ 事件催化(1.5/2)④ 同業相對強弱(1.0/2)⑤ 宏觀折現率/油價背景(1.1/2)。合計 6.4/10,對應入場勝率約 60–65%(中高)。評估依據為前述多來源價量、今日產業新聞、與近月波動特徵。

估值模型(簡化區間的筆記,作為決策框架非報酬保證)

  • 核心(資料中心+PC/遊戲+邊緣):假設 2026–2028 年營收 CAGR 14–16%,營業利潤率 21–24%,FCF 利潤率 12–14%;WACC 10%、終端成長 3%。核心價值區間 $145–$175
  • 選擇權價值(推論滲透與客製 AI 加速):2028 年起增量淨利 25–40 億美元、成功機率 50–60%、給 22–26× 淨利倍數,約 +$20–$35/股
  • 綜合合理值$165–$210(中樞 ~$185),對應今日收盤具上行空間與波動風險並存。

進場策略筆記(以 9/9 收盤 $155.82 為基準)

  • 分批布局帶$154–$156(先 40% 倉位);
  • 回測加碼帶$150–$152(補至 70%);
  • 強勢追價條件:放量站上 $160.5–$161(最後 30%);
  • 風險控管:日線收破 $149 且量增,降至 30% 或暫時出清,待 $145–$147 再評估。

盤後最新走勢

  • MarketWatch/Charts 顯示盤後約 $159±,屬健康延伸,觀察能否量價齊揚突破 $160–$161

近 3 個月成交量密集區

  • $150–$158:主要換手平台,多次回測止跌
  • $160–$166:上緣壓力帶,需放量突破

下一交易日(9/10 美股交易日內)應對腳本

  • 劇本 A:開高續強(早盤 30–60 分守 $160.5 之上)→ 續抱並小幅加碼 10%
  • 劇本 B:平開回測(回到 $152–$156 且量縮止跌)→ 逢低補回至目標倉位
  • 劇本 C:轉弱破位(跌破 $149 且量增)→ 降倉至 30% 或出清,等待 $145–$147 承接帶再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凱因斯的投資筆記
19會員
91內容數
Finance log
2025/09/09
蘋果iPhone 17系列發表聚焦端側AI算力提升,旨在創造更流暢、低延遲的用户體驗以穩定ASP。與此同時,OPEC+決議溫和增產,意在維持油價於穩定區間,為全球通膨與經濟提供可控的能源背景。而在非洲,衣索比亞啟用巨型復興大壩(GERD),尋求能源自主與綠色工業化。
Thumbnail
2025/09/09
蘋果iPhone 17系列發表聚焦端側AI算力提升,旨在創造更流暢、低延遲的用户體驗以穩定ASP。與此同時,OPEC+決議溫和增產,意在維持油價於穩定區間,為全球通膨與經濟提供可控的能源背景。而在非洲,衣索比亞啟用巨型復興大壩(GERD),尋求能源自主與綠色工業化。
Thumbnail
2025/09/08
紅海海底電纜中斷暴露全球數位基礎設施的脆弱性,推升對邊緣計算與網路彈性解決方案的需求。與此同時,日本首相請辭引發政策不確定性,導致日圓走弱與市場震盪。而在能源市場,OPEC+決議溫和增產,優先考量市場份額而非油價,為市場提供了相對穩定的背景。這三重事件共同凸顯了一個動盪時代的投資主題:韌性。
Thumbnail
2025/09/08
紅海海底電纜中斷暴露全球數位基礎設施的脆弱性,推升對邊緣計算與網路彈性解決方案的需求。與此同時,日本首相請辭引發政策不確定性,導致日圓走弱與市場震盪。而在能源市場,OPEC+決議溫和增產,優先考量市場份額而非油價,為市場提供了相對穩定的背景。這三重事件共同凸顯了一個動盪時代的投資主題:韌性。
Thumbnail
2025/09/06
這場ETF對決就像一場投資界的時尚大秀,每個細節都充滿看點。00924的成長潛力,讓你感覺像投資了未來的科技帝國;009813的龍頭陣容,則讓你彷彿擁有了美國經濟的半壁江山。你的投資風格是什麼?是追逐科技浪潮的熱血冒險家,還是偏好穩健現金流的理性貴族?
Thumbnail
2025/09/06
這場ETF對決就像一場投資界的時尚大秀,每個細節都充滿看點。00924的成長潛力,讓你感覺像投資了未來的科技帝國;009813的龍頭陣容,則讓你彷彿擁有了美國經濟的半壁江山。你的投資風格是什麼?是追逐科技浪潮的熱血冒險家,還是偏好穩健現金流的理性貴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蘋果跨入生成式AI的時間比對手晚,雖然該公司已開發出小型AI模型,但較複雜或特殊的任務,仍希望交由AI夥伴接手。蘋果軟體負責人Craig Federighi先前表示,該公司希望一開始就提供最優秀選項;ChatGPT是蘋果用戶當今的最佳選擇。他並說,蘋果也想整合Google AI模型「Gemini」
Thumbnail
蘋果跨入生成式AI的時間比對手晚,雖然該公司已開發出小型AI模型,但較複雜或特殊的任務,仍希望交由AI夥伴接手。蘋果軟體負責人Craig Federighi先前表示,該公司希望一開始就提供最優秀選項;ChatGPT是蘋果用戶當今的最佳選擇。他並說,蘋果也想整合Google AI模型「Gemini」
Thumbnail
日經新聞11日報導,供應大量產品、半導體給蘋果(Apple)、微軟(Microsoft)、輝達(Nvidia)等客戶的台灣主要企業營收續增,主因AI相關需求續旺,加上PC相關需求出現復甦跡象。
Thumbnail
日經新聞11日報導,供應大量產品、半導體給蘋果(Apple)、微軟(Microsoft)、輝達(Nvidia)等客戶的台灣主要企業營收續增,主因AI相關需求續旺,加上PC相關需求出現復甦跡象。
Thumbnail
蘋果出貨預期帶動半導體與服務收入、AMD收購推動AI軟硬體發展,市場維持支撐與突破的買盤推動,靜待今日公布美國6月通膨數據與周五的財報發布,金融股先行表現。
Thumbnail
蘋果出貨預期帶動半導體與服務收入、AMD收購推動AI軟硬體發展,市場維持支撐與突破的買盤推動,靜待今日公布美國6月通膨數據與周五的財報發布,金融股先行表現。
Thumbnail
採用大型語言模型的生成式 AI,是在前年年底 ChatGPT 推出後開始成為話題的,之後各家大廠紛紛推出多種競品,相信各位也都用過,也經歷過去年一整年的 AI hype。但同一時間,大家也都在問:Apple 在幹嘛?
Thumbnail
採用大型語言模型的生成式 AI,是在前年年底 ChatGPT 推出後開始成為話題的,之後各家大廠紛紛推出多種競品,相信各位也都用過,也經歷過去年一整年的 AI hype。但同一時間,大家也都在問:Apple 在幹嘛?
Thumbnail
Apple在10日舉行的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將最新的「蘋果智慧」(Apple Intelligence)融入包括Siri在內的一系列app,並宣稱將與OpenAI結盟 ,未來將準備與ChatGPT整合,Apple當天股價不漲反跌1.91%,但不少機構分析師對於Apple終將趕上AI浪潮...
Thumbnail
Apple在10日舉行的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將最新的「蘋果智慧」(Apple Intelligence)融入包括Siri在內的一系列app,並宣稱將與OpenAI結盟 ,未來將準備與ChatGPT整合,Apple當天股價不漲反跌1.91%,但不少機構分析師對於Apple終將趕上AI浪潮...
Thumbnail
蘋果發表會已經大概講述全新的系統 主要就是Apple Intelligence 全新的個人智慧系統 總結就是AI的輔助可以讓生活想像擴大到哪個階段就是市場的共鳴 這次第二季收尾的題材也就是蘋果手機的AI功能想像 2022~2024第一季都是摺疊手機的想像,主要是成長性爆發最容易算數學,這
Thumbnail
蘋果發表會已經大概講述全新的系統 主要就是Apple Intelligence 全新的個人智慧系統 總結就是AI的輔助可以讓生活想像擴大到哪個階段就是市場的共鳴 這次第二季收尾的題材也就是蘋果手機的AI功能想像 2022~2024第一季都是摺疊手機的想像,主要是成長性爆發最容易算數學,這
Thumbnail
科技巨擘聯手推進生成式AI發展 開創人工智慧新時代 在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的浪潮中,雲端運算龍頭AWS和晶片巨擘NVIDIA攜手合作,推出一系列革命性的基礎設施、軟體和服務。
Thumbnail
科技巨擘聯手推進生成式AI發展 開創人工智慧新時代 在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的浪潮中,雲端運算龍頭AWS和晶片巨擘NVIDIA攜手合作,推出一系列革命性的基礎設施、軟體和服務。
Thumbnail
AI PC 硬體 + AI OS + AI PC 摘要
Thumbnail
AI PC 硬體 + AI OS + AI PC 摘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