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傳統線性經濟帶來的資源耗竭,主張「減量、重複使用、回收」的「循環經濟」已成永續發展的關鍵解方。此概念旨在從源頭設計出一個沒有浪費的系統,讓資源不斷循環。全球電商巨頭亞馬遜(Amazon)近年在包裝上的積極轉型,從智慧減量到材質革新,正是此一理念的最佳實踐,為產業的綠色轉型提供了重要啟示。
作者|Anlln
編輯|楊采縈
製圖|晨峰_

傳統的線性經濟模式——「開採、製造、使用、丟棄」,在過去一個世紀驅動了全球的經濟增長,卻也對地球資源和環境造成了難以彌補的負擔。近年來,「循環經濟」的概念應運而生,成為永續發展的關鍵解方。它主張從源頭設計產品與系統,透過「減量(Reduce)、重複使用(Reuse)、回收(Recycle)」,讓資源在生態系統中不斷循環,最大限度地減少廢棄物。全球電商巨頭亞馬遜(Amazon)近年來在包裝上的積極轉型,正是此一理念的具體實踐。

過去,消費者收到網購包裹時,多層的塑膠包材、過大的紙箱,不僅造成拆箱的困擾,更形成巨大的浪費。亞馬遜近年來將永續包裝作為其循環經濟策略的核心。最顯著的改變,是從源頭減量。他們大力推動「商品原箱出貨(Ships in Own Container, SIOC)」計畫,與品牌商合作,設計出無需額外運輸紙箱、可以直接貼上運單出貨的商品包裝。這項措施從根本上消除了二次包裝的需求,是減量思維最直接的體現。

此外,為了精準匹配包裝尺寸,亞馬遜導入機器學習與人工智慧技術。系統會根據商品的尺寸、形狀與材質,自動推薦最合適的環保包材,例如尺寸剛好的紙袋或紙箱,大幅減少了不必要的填充物與箱內空間。根據其官方數據,這項技術已成功協助減少了數十億個運輸紙箱的使用,並在全球範圍內淘汰了數億個塑膠氣枕,改用100%可回收的紙質填充物替代。

循環經濟的另一大支柱是提升回收再利用的效率。亞馬遜的策略是簡化材質,讓回收變得更容易。他們逐步淘汰難以回收的複合材料,例如過去常見的塑膠氣泡信封袋,改為使用可直接投入一般紙類回收系統的紙質軟墊信封。在歐洲,塑膠送貨袋已全面由紙袋和紙板信封取代;在日本,他們也開發了創新的紙質束帶技術,來固定多件商品,取代塑膠膜。這些改變看似微小,卻能顯著提升消費者回收的意願與便利性,確保物料能順利進入回收體系,重新成為有價值的資源。
亞馬遜的努力不僅限於自身營運,更擴及整個供應鏈,倡導建立一個促進循環的產業生態。他們與全球供應商合作,分享包裝設計指南,鼓勵合作夥伴從產品設計之初就考慮到包裝的永續性。透過大規模的採購與應用,亞馬遜也帶動了再生紙、植物性環保材料等產業的發展,加速了永續材料的市場普及。

亞馬遜的包裝轉型,為我們展示了大型企業如何將循環經濟的原則落地。從利用科技實現源頭減量、簡化材質以利回收,到串連供應鏈共同創新,每一步都緊扣著「設計出一個沒有浪費的系統」此一核心目標。這不僅是企業社會責任的展現,更是應對全球資源挑戰、提升營運效率的明智之舉。
—
參考資料:
亞馬遜加速永續包裝轉型:減少塑料、擴大紙材應用,全球推動循環經濟
—
高中生的循環經濟每週三、六更新✨
臉書、IG、方格子🔍高中生的循環經濟
—
#高中生的循環經濟 #高中生課外活動 #學習歷程 #循環經濟 #永續發展 #amazon #sustainable packaging trans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