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驟搞懂動作科學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raw-image

醫學(Medicine)治療疾病,幫助你重回生活;動作科學(Movement Science)找出風險根源、預防傷害,幫助你達到動作健康💪🏻


raw-image

在上篇認識高、低負荷的動作控制情境後,大家的動作更健康了嗎😁

今天我想用簡單的三個步驟讓你聽懂什麼是「動作科學(movement science)」

raw-image

1. 「動作(movement)是大腦控制肌肉與骨骼間協調的結果狀態」

就像是我們去做健康檢查時,每一項數據指標都有其代表的意義。高低不同的數值代表身體健康或生病的狀態。動作背後看到的是你控制身體的大腦是不是當機了?肌肉與骨骼有沒有好好工作,還是身體不斷代償處在傷害的風險中?動作本身就是神經肌骨系統、傷害評估的觀察標的。

raw-image

2.「動作(movement)本身就是一個系統」

以解剖學、肌動學、神經肌骨系統為基礎。動作模式變成了一個可以被觀察、被量化分析的系統。肌肉間的分工失衡,有的肌肉出太多力,有的肌肉沒再出力造成的代償。都能從動作的分析找出系統障礙的根源。EX:部分肩頸痠痛、關節活動度受限


raw-image

3. 「動作的障礙就需要重新訓練動作控制的能力」優化日常動作習慣,提升大腦控制肌肉的能力,遠離風險、預防傷害

今天身體出了問題,評估分析發現大腦與肌肉間的協調失衡造成了動作的代償。我們可以做的是動作的再教育訓練。好好地引導偷懶的肌肉認真工作,讓過勞的肌肉減輕工作量。解決動作的問題。

raw-image

讓我們一起用動作科學,解構人體動作、分析動作模式、再教育動作訓練,重新擁抱「動作健康」🕺🏻

如果你有任何活動度受限或是運動傷害的困擾,歡迎私訊留言、官方賴找我們💪🏼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動作健康360的沙龍
3會員
52內容數
2025/09/13
你是否也會這樣想……🤔 肌力訓練一定要拿重量,沒拿就練不到肌肉?練肌肉就是每一塊都練到很大、很壯就好?拿越重就練越多的穩定,核心就越強? 大部分人訓練時會從肌肉、功能下去思考。但有時會忽略肌肉的收縮、出力,源自於大腦下達的指令。大腦需要根據不同的情境、選擇適合的肌肉互相分工來讓身體動起來。
Thumbnail
2025/09/13
你是否也會這樣想……🤔 肌力訓練一定要拿重量,沒拿就練不到肌肉?練肌肉就是每一塊都練到很大、很壯就好?拿越重就練越多的穩定,核心就越強? 大部分人訓練時會從肌肉、功能下去思考。但有時會忽略肌肉的收縮、出力,源自於大腦下達的指令。大腦需要根據不同的情境、選擇適合的肌肉互相分工來讓身體動起來。
Thumbnail
2025/09/13
你確定你的伸展有效嗎?如果有效沒事為什麼一直緊緊的需要伸展? 常歪著頭伸展脖子的肌肉? 運動前手靠著牆,想伸展開胸前的肌肉? 坐久了,蹺著二郎腿往下壓,想要伸展屁股的肌肉? 今天賴瑞物理治療師要來跟大家聊聊伸展這件事👏🏻👏🏻👏🏻
Thumbnail
2025/09/13
你確定你的伸展有效嗎?如果有效沒事為什麼一直緊緊的需要伸展? 常歪著頭伸展脖子的肌肉? 運動前手靠著牆,想伸展開胸前的肌肉? 坐久了,蹺著二郎腿往下壓,想要伸展屁股的肌肉? 今天賴瑞物理治療師要來跟大家聊聊伸展這件事👏🏻👏🏻👏🏻
Thumbnail
2025/09/13
奇異博士,帶我們認識了宇宙有無限多,每個宇宙都是獨一無二的。 那你知道「深蹲」其實也有無限多種嗎? 深蹲膝蓋要不要超過腳尖?深蹲骨盆要往下還往後?我做的深蹲到底「正不正確」? 今天360的深蹲特輯,帶你認識瘋狂的深蹲多重宇宙,
Thumbnail
2025/09/13
奇異博士,帶我們認識了宇宙有無限多,每個宇宙都是獨一無二的。 那你知道「深蹲」其實也有無限多種嗎? 深蹲膝蓋要不要超過腳尖?深蹲骨盆要往下還往後?我做的深蹲到底「正不正確」? 今天360的深蹲特輯,帶你認識瘋狂的深蹲多重宇宙,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