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精選

鋼琴大鬥法《分秒必爭》觀後感:當鋼琴遇上脫口秀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嗨,大家好,我是嗡嗡嗡的蜂聲!

2025.09.06我去看了一場完全顛覆我想像的音樂會,不是那種一板一眼、大家正襟危坐的古典鋼琴獨奏,而是一場「鋼琴大鬥法」!

表演者是兩位德國鋼琴家:安德列亞斯.肯恩(Andreas Kern)保羅.希比斯(Paul Cibis)。他們把演出包裝成一場「比賽」,還設計了回合制,觀眾能投票選贏家,氣氛熱烈得像是國家音樂廳版的選秀節目。

說真的,這場音樂會讓我重新認識「古典音樂」這四個字。它可以很正式,但也可以這麼好玩!

raw-image


黑西裝 vs 白西裝

光是出場就很有戲。

  • Paul:黑色西裝,筆挺、沉穩,有點像嚴謹的評審。
  • Kern:白色西裝,瀟灑、外放,就像舞台上的自由靈魂。

兩人邊彈邊鬥嘴,互相調侃。甚至怕彼此「廢話太多」還特別設了計時器,結果觀眾笑聲不斷,完全不像是在看古典音樂會,反而更像一場現場脫口秀。

我不禁想,或許這就是他們想要傳達的,音樂不必高高在上,它也能夠很親近、很有娛樂感!

raw-image

七場對決,跨越古典與流行

整場比賽分七回合,我整理一下我記得的內容,加上部分網路查找資料(可能有些小誤差,歡迎補充):

  1. 莫札特C大調奏鳴曲,作品330第一樂章
    → 兩人都彈同一首,讓觀眾比較詮釋方式。老實說真的不分上下,各有風味。
  2. 莫札特〈土耳其進行曲〉
    → 比速度!彈得快之外還要清晰,現場張力超強。
  3. 蕭邦〈第十二號練習曲,作品10〉 vs 克里斯托夫〈第十二號練習曲,作品8〉
    → 同樣是練習曲,卻展現出不同的難度與情感。
  4. 聽聲對對碰(觀眾互動)
    → 超有趣,觀眾上台參與,聽聲來進行曲目配對的環節,氣氛直接升溫。
  5. 李斯特 vs ???
    → 抱歉我忘記另一位鋼琴家了(有高手歡迎補充!)
  6. 〈Blackbird〉(披頭四)vs 台灣流行組曲(羅大佑+齊豫+周杰倫)
    → 這段是全場亮點!尤其外國鋼琴家在國家音樂廳彈周杰倫,觀眾一聽到旋律馬上尖叫。最後台灣組曲獲勝,完全呼應了在地觀眾的口味。
  7. 葛利格A小調鋼琴協奏曲 vs 蕭邦E小調鋼琴協奏曲
    → 浪漫派對決,華麗又熱血,聽到起雞皮疙瘩!

安可曲更是驚喜:

  • Kern用中文唱〈星期五晚上〉,雖然發音有點妙,但誠意滿滿。(雖然我一度以為他會來個16蹲,事實證明我多想了 > W< )
  • 然後來個周杰倫〈菊花台〉對上德布西〈月光〉,東西方音樂交織,氛圍浪漫到極致。


披頭四 vs 周杰倫

我覺得最有趣的橋段之一,是兩人聊到音樂影響時的互動:

  • A:「我都不知道你受披頭四影響?」
  • B:「披頭四是我爸媽在聽的,那時我還小。」
  • A:「我爸媽都聽周杰倫~」

結果接下來,真的在國家音樂廳聽到周杰倫的歌曲,那種反差感太好笑了!外國人彈周董,意外還格外好聽,且不違和!


古典音樂的新可能

這場演出讓我想到一件事:很多人覺得古典音樂很遙遠,但其實它並不是只能鎖在博物館的展品。

  • 莫札特土耳其進行曲也能進行快手挑戰,它就像一場熱血比賽。
  • 當蕭邦和周杰倫同台出現,它就像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 當鋼琴家敢於自嘲、敢於鬥嘴,它就成了最貼近觀眾的娛樂。

我很喜歡這種「打破框架」的表演。

告訴我們,音樂本來就該是有生命力的,能夠被重新詮釋、被玩出新意。

那一點點「相愛相殺」的氛圍

說真的,兩人互嗆的化學反應,也讓我聯想到某種「相愛相殺」的CP感(觀眾席不少人笑到拍桌)。或許正是因為他們旗鼓相當,才會擦出這麼多火花。

看他們在台上「比拼」,其實背後是一種「用盡全力把音樂做到最好」的默契。輸贏不是重點,真正的贏家其實是觀眾。


如果他們再來,我還會去!

整場演出沒有冷場,娛樂性和參與度爆表,每次投票我都舉得超認真。(還常常跟我一起去的朋友意見相左哈哈)

我覺得這種結合「鋼琴競技 + 脫口秀 + 投票互動」的表演,真的讓人看一次就上癮。如果他們下次再來台灣,我一定還會買票再進場。

因為這不只是音樂會,而是一場讓你笑、讓你感動、讓你重新認識古典音樂的奇妙旅程。

raw-image


音樂會啟發

  • 音樂不必死板,它可以很活潑。
  • 傳統不一定要守舊,它可以和流行對話。
  • 演出不只是「演奏」,而是「交流」。

生活其實也像這場「鋼琴大鬥法」一樣,有時候是比速度,有時候是比記憶,有時候要面對不同的選擇,有時候要帶點幽默感。

最重要的,永遠是那份全力以赴和樂在其中的熱情。


分享好物時間

如果你和我一樣,對音樂有興趣,卻沒機會學或是只是想簡單入門的話,很推薦鋼琴日曆

真的很適合像我這種「對音樂有愛,卻不敢跨出第一步」的人。

它不像傳統的鋼琴那麼大(誰家客廳放得下啊😅),更像是一個可以隨身的小玩具,卻又真的能彈出旋律。

raw-image
  • 快速上手:即使完全不會看譜,它設計得很直觀,照著數字鍵就能彈(很重要><)
  • 大人小孩都適合:小朋友可以拿來當音樂啟蒙,大人則能把它當作生活的療癒小物
  • 歌單選擇多:我最愛的一點是,它可以選周杰倫、林俊傑、陳奕迅,甚至英文歌版本,完全就是為我們這代的聽歌記憶量身打造!(我自己是買世界音樂的版本,裡面有很多世界名曲,甚至連哈利波特,名偵探柯南主題曲都有~)

我的使用心得

我大概用了一年多,老實說我不是天天彈,但它就是放在桌上,偶爾心血來潮就按一按。

最讓我驚喜的是:充一次電可以撐超久。我一年多用下來,應該不到五次充電吧(可能因為我彈得不勤快😂)

如果你跟我一樣,想輕鬆入門、又不想花太多時間在音樂基礎課上,那鋼琴日曆就是一個能讓你感覺「我也在玩音樂」的小確幸!

想聽音色的話可看我IG reels ​(真的覺得音色很不錯,聽起來滿療癒的)

雖然我當初買的賣場已經下架,但我幫大家找了優惠又實用的款式,放在下方

音樂世界入門小物-> 鋼琴日曆購買連結



❤️如果你喜歡這樣的內容,歡迎追蹤我,讓我們一起,在文字中找出更多共鳴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蜂聲|詩意生活的微光
3.2K會員
224內容數
嗨,我是蜂聲。 每天寫一點,也把生活寫得亮一點。 我喜歡用文字記下日常的微光與心裡的小聲音,寫些成長的碎念、生活的觀察,有時也寫小說——關於錯過、關於靠近、關於那些還沒說出口的故事。 最近開始愛上了新詩創作~ 希望在這裡,能和你一起對話,也慢慢靠近那個更喜歡的自己。 歡迎追蹤,一起在字裡行間不小心撞見共鳴
2025/09/25
嗨,大家好,我是嗡嗡嗡的蜂聲~ 今天繼續來分享《女人的計畫》這本書,還沒看過上篇的請點閱【讀書心得】《女人的計畫》如何在人生變動中累積資產?(上) 上篇分享梅伊讓自己能在各種變動中生存下來的能力,這篇主要想來談談,要如何創造可移動的資產,以及如何持續累積。 ✨有興趣的話,繼續往下閱讀囉~
Thumbnail
2025/09/25
嗨,大家好,我是嗡嗡嗡的蜂聲~ 今天繼續來分享《女人的計畫》這本書,還沒看過上篇的請點閱【讀書心得】《女人的計畫》如何在人生變動中累積資產?(上) 上篇分享梅伊讓自己能在各種變動中生存下來的能力,這篇主要想來談談,要如何創造可移動的資產,以及如何持續累積。 ✨有興趣的話,繼續往下閱讀囉~
Thumbnail
2025/09/23
嗨,大家好,我是嗡嗡嗡的蜂聲~ 最近我重讀了《女人的計畫》這本書,說實話,再次看完後我的心情很複雜。這本書講的是梅伊,她是鋼鐵人伊隆.馬斯克的媽媽,是一個從模特兒轉為營養師的女性,她帶著三個孩子在不同國家間漂泊,一直持續工作奮鬥的故事。 乍聽之下很勵志對吧? 但我讀完卻有種說不出的心疼感。
Thumbnail
2025/09/23
嗨,大家好,我是嗡嗡嗡的蜂聲~ 最近我重讀了《女人的計畫》這本書,說實話,再次看完後我的心情很複雜。這本書講的是梅伊,她是鋼鐵人伊隆.馬斯克的媽媽,是一個從模特兒轉為營養師的女性,她帶著三個孩子在不同國家間漂泊,一直持續工作奮鬥的故事。 乍聽之下很勵志對吧? 但我讀完卻有種說不出的心疼感。
Thumbnail
2025/09/22
嗨,大家好,我是嗡嗡嗡的蜂聲~ 先問問你,今天早上出門前,有沒有在翻襪子? 是不是也遇過這種小困擾: 一隻襪子不見了,另一隻孤零零待在抽屜,最後你只能認命地換另一雙? 我以前超常遇到這種狀況,直到有一天我乾脆改變策略。 只買一樣顏色、一樣款式的襪子 這樣就算少一隻,也可以再跟別的配成
Thumbnail
2025/09/22
嗨,大家好,我是嗡嗡嗡的蜂聲~ 先問問你,今天早上出門前,有沒有在翻襪子? 是不是也遇過這種小困擾: 一隻襪子不見了,另一隻孤零零待在抽屜,最後你只能認命地換另一雙? 我以前超常遇到這種狀況,直到有一天我乾脆改變策略。 只買一樣顏色、一樣款式的襪子 這樣就算少一隻,也可以再跟別的配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蕭邦鋼琴大賽為古典音樂引入一個美妙的世界,文章分享了與早逝的傳奇鋼琴家李帕第的故事,表達了對古典音樂的喜愛和理解。古典音樂的多樣版本和風貌讓人們能夠更加深入地感受和欣賞音樂。透過這些音樂風景,人們能夠成為更好的自己,並懂得更好地和自己相處。
Thumbnail
蕭邦鋼琴大賽為古典音樂引入一個美妙的世界,文章分享了與早逝的傳奇鋼琴家李帕第的故事,表達了對古典音樂的喜愛和理解。古典音樂的多樣版本和風貌讓人們能夠更加深入地感受和欣賞音樂。透過這些音樂風景,人們能夠成為更好的自己,並懂得更好地和自己相處。
Thumbnail
 睽違21年,范克萊本鋼琴大賽金獎得主、74歲鋼琴大師弗拉基米爾.費亞多(Vladimir Viardo)在台北舉辦大師班,席間他除了示範演奏,還信手捻來各種音樂小故事,並鼓勵學生「盡信書不如無書」,勇於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想法,「別彈得像是音樂盒一樣精美,這樣沒有靈魂。」 ●音樂如時光、如水流
Thumbnail
 睽違21年,范克萊本鋼琴大賽金獎得主、74歲鋼琴大師弗拉基米爾.費亞多(Vladimir Viardo)在台北舉辦大師班,席間他除了示範演奏,還信手捻來各種音樂小故事,並鼓勵學生「盡信書不如無書」,勇於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想法,「別彈得像是音樂盒一樣精美,這樣沒有靈魂。」 ●音樂如時光、如水流
Thumbnail
Beethoven, violin sonata No.9 in A major, Kreutzer 但其實這是一首和克羅采沒什麼關係的小提琴奏鳴曲~ 說來有趣,的確這首本來是貝多芬要寫給另一位本來相交甚好的小提琴家Bridgetower,但後來因為感情糾紛/吵架??所以貝多芬改把這曲獻給當時另
Thumbnail
Beethoven, violin sonata No.9 in A major, Kreutzer 但其實這是一首和克羅采沒什麼關係的小提琴奏鳴曲~ 說來有趣,的確這首本來是貝多芬要寫給另一位本來相交甚好的小提琴家Bridgetower,但後來因為感情糾紛/吵架??所以貝多芬改把這曲獻給當時另
Thumbnail
古典音樂演奏家就應該傾全力在音樂表現上,而所謂 "全力" 是為了盡量逼近一個無論如何都無法完全達成的完美境界。 古典音樂不同於流行音樂。身為獨奏家,到了台上你就是一個孤島,你該做到你的百分之一百二十,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你昨天的100%完美還可以怎樣突破。而這部分的效果沒有人可以彌補。
Thumbnail
古典音樂演奏家就應該傾全力在音樂表現上,而所謂 "全力" 是為了盡量逼近一個無論如何都無法完全達成的完美境界。 古典音樂不同於流行音樂。身為獨奏家,到了台上你就是一個孤島,你該做到你的百分之一百二十,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你昨天的100%完美還可以怎樣突破。而這部分的效果沒有人可以彌補。
Thumbnail
美國寇帝斯音樂院最年輕教授、小提琴新星班哲明.比爾曼(Benjamin Beilman)再度來台,本周末將和台北市立交響樂團演奏康戈爾德小提琴協奏曲。 班哲明表示,他5歲開始學琴,家裡是姊姊先開始學,他常常聽著姊姊練琴聲,隨後也跟進學習,「我很享受拉琴的感覺,爸媽雖然沒有特別希望我們當
Thumbnail
美國寇帝斯音樂院最年輕教授、小提琴新星班哲明.比爾曼(Benjamin Beilman)再度來台,本周末將和台北市立交響樂團演奏康戈爾德小提琴協奏曲。 班哲明表示,他5歲開始學琴,家裡是姊姊先開始學,他常常聽著姊姊練琴聲,隨後也跟進學習,「我很享受拉琴的感覺,爸媽雖然沒有特別希望我們當
Thumbnail
享譽國際的台灣鋼琴家陳宏寬,長期沒在媒體前說話,最近現身面對鏡頭,談的不是自己,而是伊莉莎白女王大賽首獎得主、捷克鋼琴家范特捷・盧卡斯,在陳宏寬口中,盧卡斯是「當今世上最偉大的鋼琴家」,鋼琴家稱讚鋼琴家,我見到陳宏寬作為音樂家的氣度,同時也十分好奇盧卡斯的演奏。 范特捷的雙親都是鋼琴家,自小他
Thumbnail
享譽國際的台灣鋼琴家陳宏寬,長期沒在媒體前說話,最近現身面對鏡頭,談的不是自己,而是伊莉莎白女王大賽首獎得主、捷克鋼琴家范特捷・盧卡斯,在陳宏寬口中,盧卡斯是「當今世上最偉大的鋼琴家」,鋼琴家稱讚鋼琴家,我見到陳宏寬作為音樂家的氣度,同時也十分好奇盧卡斯的演奏。 范特捷的雙親都是鋼琴家,自小他
Thumbnail
在爵士樂裡,鋼琴和低音提琴的二重奏較為少見。至少都是加上鼓組的三重奏,或是再加上兩把管樂器的五重奏。或許是許多人對低音提琴的極限感到匱乏,不太敢就這樣赤手空拳地一對一單打。 不過,一位天才在1940年代就把低音提琴的彈奏極限打破,這人就是當時在艾靈頓公爵樂團當中的低音提琴手Jimmy Blanto
Thumbnail
在爵士樂裡,鋼琴和低音提琴的二重奏較為少見。至少都是加上鼓組的三重奏,或是再加上兩把管樂器的五重奏。或許是許多人對低音提琴的極限感到匱乏,不太敢就這樣赤手空拳地一對一單打。 不過,一位天才在1940年代就把低音提琴的彈奏極限打破,這人就是當時在艾靈頓公爵樂團當中的低音提琴手Jimmy Blanto
Thumbnail
大提琴手果許雖然很認真練習,但琴藝不佳,常被指揮責罵。某個深夜,當他獨自在鄉郊河畔的破舊小家裡練習著貝多芬《第六號交響曲「田園」》時,突然傳來敲門聲!究竟是誰來敲門呢?共讀後,可以找找書中出現的曲子來聽聽,然後再讀一次故事,親自感受一下繪本與音樂合奏的魅力喔!
Thumbnail
大提琴手果許雖然很認真練習,但琴藝不佳,常被指揮責罵。某個深夜,當他獨自在鄉郊河畔的破舊小家裡練習著貝多芬《第六號交響曲「田園」》時,突然傳來敲門聲!究竟是誰來敲門呢?共讀後,可以找找書中出現的曲子來聽聽,然後再讀一次故事,親自感受一下繪本與音樂合奏的魅力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