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喜歡這個標題,把「貌似」賴桑說過的話與一些經濟數據做對比,簡潔有力👍
❓粉絲團內文摘要(ChatGPT整理)
這篇文字主要批評賴清德對台灣經濟的樂觀說法與官方數據呈現,摘要如下:
- 中小企業現況
受美國關稅、匯損影響,許多企業陷入困境,無薪假人數創新高,經濟環境並不樂觀。 - 股市表現
賴清德強調股市突破 25,000 點,但主要受台積電影響,並不能代表整體經濟,更無法反映民生。 - 失業率數據
官方宣稱失業率創新低,但實際上是缺工、低薪、物價上漲、青年低薪等結構性問題所致。 - 少子化與缺工
台灣少子化、高齡化、人才外流嚴重,企業難以找到勞動力,問題將持續惡化。 - 人才外流
赴海外工作人數大增,凸顯台灣低薪環境無法留住年輕人才,競爭力逐漸喪失。
主計處統計112年(2023年)台灣赴海外工作人數計有62.1萬人,較前一年增加31.1%。 - 批評焦點
賴清德過度強調經濟數據(股市、失業率)進行「精神喊話」,卻忽略企業與勞工真實困境。
🟢 正確的事實
- 台灣製造業近期確實面臨景氣下滑
- 勞動部 2025 年 8 月數據顯示,無薪假人數突破 2.7 萬人,創新高,其中製造業占比超過三分之二。
- 這與全球電子業景氣循環、外需減弱有關,事實上很多中小企業確實面臨訂單減少甚至倒閉的壓力。
- 參考來源:公視新聞網
- 股市與實體經濟並非完全同步
- 內文提到「股市 25000 點不代表所有企業都好」是正確的,股市常受熱錢影響,未必能真實反映勞工狀況。
- 「失業率低」與「缺工問題」同時存在
⚠️ 誤導或無來源的說法
- 「對美關稅 20+N 導致大量企業倒閉」
- 2025 年確實有美國新一波對中高科技產品加徵關稅,部分台灣零組件出口受影響,但尚無證據顯示有「大量企業倒閉」。
- 台灣經濟部與工總都承認「部分中小企業受衝擊」,但規模與受影響產業仍在評估中。
- 問題在於數據不明確,懶人圖的「多間企業倒閉」說法過於誇大。
- 「無薪假60%都因關稅影響」
- 勞動部統計顯示,無薪假的主因包括:
全球需求放緩、電子業庫存調整、國際貿易不確定性(其中包含美國關稅政策) - 但沒有數據證明 60% 直接來自關稅,這是推測而非事實。
- 勞動部統計顯示,無薪假的主因包括:
- 「失業率創新低是錯誤訊號」
- 懶人圖暗示政府故意用失業率粉飾太平,這是一種選擇性詮釋。
- 事實上,失業率低一部分原因確實是人口老化、勞動參與率下降,不代表經濟全面樂觀,但也不能說失業率「無意義」。
- 「企業找不到員工⇨代表經濟不好」
- 誤導:企業缺工與經濟不景氣可同時發生,這涉及產業結構問題,不必然是經濟全面衰退。
- 「賴清德夜宴民進黨立委並表示樂觀言論」
- 查閱中央社、自由時報、聯合報、TVBS、Yahoo 新聞等主流媒體,沒有找到任何公開報導記載賴清德在宴請民進黨立委時,曾說過「經濟指標都相當不錯、大家要對經濟有信心」這類完整表述。
- 賴清德最近一次公開談話是在2025年9月初行政院會後,僅談到「政府會努力穩定經濟、支持受影響產業」,並未直接表達「經濟指標很好」的樂觀言論。
- 若這句話未見於主流媒體或總統府新聞稿,可信度存疑。
📌 結論
這張懶人圖混合了真實經濟數據與誇大推論:
- 正確:無薪假人數創高、製造業困境、股市不能完全反映實體經濟。
- 誤導:將所有問題單一歸因於「對美關稅 20+N」,實際上還包含全球需求、台灣產業結構等因素。
- 錯誤:宣稱「60% 無薪假直接因關稅」完全沒有統計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