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不怕老後沒錢花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raw-image


年輕時期不必富裕,但要有規劃。這本書從一開始就提醒我們:「未來的生活不是等別人安排,也不是靠運氣。」當你年紀輕輕賺薪水,別只顧著花,先儲蓄、先了解現金流、先開始做退休準備。


書裡提到韓國年輕人旅行過 20 幾個國家,卻仍存下一大筆錢,這是因為他們從小養成檢視消費模式的習慣,意識到許多花錢是因為習慣、過度追求認同或只是抑制不住衝動,一旦能夠控制這些,就能把錢往對未來更有幫助的方向移動。


要有錢用來定期定額投資是重要關鍵,但在這之前,「節流」與「存錢」比「開始投資」來得更根本也更實際。什麼是節流?比方說晚上常叫外送、訂閱免費試用忘記取消、湊免運買了不實用的東西,這些都是被「小錢」偷偷偷走未來的自己。書裡建議先把三大支出分開帳戶:收入戶、支出戶、投資戶。薪水進來後,先撥出儲蓄部分,再決定剩下要怎麼花,而不要等月底看到錢不夠才慌。


當儲蓄率能提高後,投資就不會那麼難開始。作者提到的其中一個策略是:每個月固定把一筆錢投入指數型 ETF 或退休帳戶,讓「時間」跟「複利」幫你做事。這並不意味要做非常高風險或複雜的操作,而是讓資產慢慢長大,成為未來生活的一塊可靠磐石。不管你現在月收多少,只要持之以恆,哪怕是微小的金額,繼續投入,長期下來效果會比偶爾搏大的操作來得穩定。


生活心態是常被忽略但決定成敗的一環。如果把理財想成修行或自我了解的過程,會發現很多消費行為其實是為了滿足認同、面子或安全感,而不是實際需要。書裡講到有些人為了追流行買一堆衣服或名牌,只是因為朋友圈這樣做,看起來「像有錢人」。結果錢花光了,焦慮卻沒少。改變從相信自己夠好開始,從理解什麼樣的生活方式真正能讓自己開心、有意義、也可持續。


當你很想買一樣東西的時候,通常都是被廣告吸引而急著想買,往往購買的原因不是自己需要,而是為了向別人炫耀。有時造成消費成癮的原因是「匱乏」,他們缺乏的不是東西,而是自我的匱乏。這顯示出人們會誤以為內心的空虛,可以靠買東西來填補。


有過度消費和消費成癮的人,最該做的不是剪卡或抑制自己的消費欲望,而是應該先努力找回那份已經崩潰的自我認同感。我們其實都不需要靠昂貴的包包來展現優雅,也不需要靠昂貴的衣服博取他人喜愛,不用開昂貴的車也一樣能被肯定。與其把錢用在物質消費上,花錢讓自己擁有更豐富的人生體驗,不只可以記憶長存,幸福感也會持續更久。


講故事的那一段很有震撼力,作者在青春期就意識到「慢遞郵筒」的概念,把明信片寫給未來一年的自己。她把這樣的儀式感,象徵性地應用到理財上,把部分當下能存的錢,當成未來自己的禮物。這個動作看似小,但具備儀式感與象徵意義,讓人在心理上更願意為未來負責任,也較容易保持儲蓄與投資的紀律。


退休準備不一定要等到薪水很高、年齡中年後才做,而是越早開始越有「彈性空間」。書裡數據指出,50 歲以上的人有很多會後悔「年輕時沒好好做理財規劃」。而當扶養比提升、生活成本與通膨上升,退休金如果沒準備或準備不足,以後負擔會更重。即使退休後每月有基本現金流,用來支付生活、醫療、保健支出,也會讓心理上不那麼焦慮。


這本書也很強調「有計畫的消費」。不是說每一筆錢都要省,而是把錢花在你真正重視的事上。比如重視健康、社交、旅行、學習等體驗型花費,而非單純買物質。某段落提議,興趣愛好如果能持續,不但能提升生活品質,有時甚至可能成為副業或額外收入來源;這樣的投入是長期回報較高的「投資自己」。


生活的品質與幸福感,不單是外在條件,而是對時間、對資源對自己價值的感受決定的。當你能控制自己的支出習慣、清楚知道月支出與月儲蓄的比例、做好定期定額投資,那麼未來遇到經濟波動、病痛或想要改變生活方式時,不至於全被打亂。這種「有備而來」的心理安全感,往往比錢多寡還要重要。


許多人會以為,退休過得好的關鍵是資產夠多、收入夠高,但實際上,更在意的是現金流穩不穩、自我價值感有沒有建立、生活態度夠不夠正面。這本書讓人明白,比起追求暴利或投機,能穩健地把時間拉成投資的朋友才是最強的靠山。努力工作當然重要,但更不要忽略的是在工作之餘,建立讓自己安心、不被突發狀況打倒的理財框架。


在設定目標的時候,要具體且可執行。例如先定一個「每月要存的金額」,這個目標要能兼顧生活品質,不致讓你因為壓力太大而放棄。書裡給一個公式:「年存款目標 ÷ 12 = 每月要存」,接著「月收 − 每月要存 = 每月支出」。用這樣反推生活的支出與儲蓄比例,是比盲目拼收入或盲目省更實際的方法。


錢的安全感也是心理建設。當每月帳戶裡除了生活費以外,還有一塊錢是為未來自己準備的,就好像你有一個無形的靠山,不需要怕臨時生病、父母有事、工作變動。這份安全感會讓人更有勇氣去做喜歡的事情,甚至讓對未來的規劃不那麼壓抑,是帶著盼望與彈性的規劃,而不是焦慮。


總之,這本書的核心訊息是,現在開始做,不用等到「有錢」再做、用定期定額與複利幫助自己累積、控制消費習慣與花錢的動機、養成正確且可持續的儲蓄與投資心態。生活態度與理財技巧並重,兩者相輔相成,你會發現,未來雖然有風險,但你不再被風險壓垮,而是有能力迎風而立。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102877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雨果的理財生活觀的沙龍
500會員
431內容數
本專欄會分享生活中投資理財的相關話題,包含理財觀念、退休金準備、保險、儲蓄等理財話題探討,協助建立日常生活中清晰的理財價值觀。
2025/09/25
在職場與組織裡,很多時候我們以為問題出在「人不夠努力」,於是加班、加會議、加流程,但結果卻只是讓大家更疲憊,效率反而下降。我們不時在想,到底怎麼做,才能用更少的時間完成更多的事情,做事效率要如何提高。 《高效槓桿力》要挑戰的,就是這種慣性思維。它告訴我們,真正的突破不是做更多,而是找到能以
Thumbnail
2025/09/25
在職場與組織裡,很多時候我們以為問題出在「人不夠努力」,於是加班、加會議、加流程,但結果卻只是讓大家更疲憊,效率反而下降。我們不時在想,到底怎麼做,才能用更少的時間完成更多的事情,做事效率要如何提高。 《高效槓桿力》要挑戰的,就是這種慣性思維。它告訴我們,真正的突破不是做更多,而是找到能以
Thumbnail
2025/09/18
你覺得你的思考方式已經被過去的習慣與眾人的想法給框限住了嗎?這本《發掘洞見》可能可以幫你開啟另一個不同的思考路徑。 這本書是由幸福文化出版,作者是羅希特.巴加瓦與班恩.杜龐,羅希特長期任職於李奧貝納與奧美兩大廣告公司,也是喬治城大學行銷領域的兼職教授。班恩則是查特萊資本合夥公司的共同創辦人
Thumbnail
2025/09/18
你覺得你的思考方式已經被過去的習慣與眾人的想法給框限住了嗎?這本《發掘洞見》可能可以幫你開啟另一個不同的思考路徑。 這本書是由幸福文化出版,作者是羅希特.巴加瓦與班恩.杜龐,羅希特長期任職於李奧貝納與奧美兩大廣告公司,也是喬治城大學行銷領域的兼職教授。班恩則是查特萊資本合夥公司的共同創辦人
Thumbnail
2025/09/11
每次提到理財,大多是在討論如何省錢、存錢、投資賺錢,總是想著如何讓銀行裡的錢增加。但理財,其實從來都不是只有數字的事,而是一種生活的態度與選擇的自由。 這本由幸福文化出版的《翻轉月光焦慮的理財必修課》,作者是財經主播詹璇依,政治大學新聞所畢業就投入電視新聞圈,主跑財經線,對各行各業景氣脈動
Thumbnail
2025/09/11
每次提到理財,大多是在討論如何省錢、存錢、投資賺錢,總是想著如何讓銀行裡的錢增加。但理財,其實從來都不是只有數字的事,而是一種生活的態度與選擇的自由。 這本由幸福文化出版的《翻轉月光焦慮的理財必修課》,作者是財經主播詹璇依,政治大學新聞所畢業就投入電視新聞圈,主跑財經線,對各行各業景氣脈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是一本有趣的書,而且某種程度上可以激勵讀者活在當下。如果要用一句話形容這本書,那就是:快去花錢吧!別把你的錢留到死。   這本書的作者用很多的例子和很大的篇幅反覆論證自己的觀點,其中讓我覺得最有趣的是他點出一個事實:大部份的人都是為了老年生活存錢,很多人害怕老了後可能需要應付
Thumbnail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是一本有趣的書,而且某種程度上可以激勵讀者活在當下。如果要用一句話形容這本書,那就是:快去花錢吧!別把你的錢留到死。   這本書的作者用很多的例子和很大的篇幅反覆論證自己的觀點,其中讓我覺得最有趣的是他點出一個事實:大部份的人都是為了老年生活存錢,很多人害怕老了後可能需要應付
Thumbnail
這本書結合漫畫圖解,輕鬆理解人生中重要的理財觀念,包括投資自己、成為聰明的消費者和累積資產,讓人學會理財、致富人生從小做起。
Thumbnail
這本書結合漫畫圖解,輕鬆理解人生中重要的理財觀念,包括投資自己、成為聰明的消費者和累積資產,讓人學會理財、致富人生從小做起。
Thumbnail
退休前不能隨便旅游, 退休后更不能隨便旅游, 除非你是富豪般的經濟寬裕. 沒有給旅游立下規矩的話, 照樣成不了方圓, 常言道在家千日好, 出門一時難. 熱衷旅游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之間, 容易出現人還活著, 錢卻花完的悲劇. 旅游離不開經費, 如果你很愛出國旅游, 無論退休金再高
Thumbnail
退休前不能隨便旅游, 退休后更不能隨便旅游, 除非你是富豪般的經濟寬裕. 沒有給旅游立下規矩的話, 照樣成不了方圓, 常言道在家千日好, 出門一時難. 熱衷旅游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之間, 容易出現人還活著, 錢卻花完的悲劇. 旅游離不開經費, 如果你很愛出國旅游, 無論退休金再高
Thumbnail
坦白說,三十初的年紀,有危機感,遠慮是是否該認真找個三觀接近的人,走到老?結婚生子倒是不一定需要經歷。要存多少的錢,才能有比較舒適的晚年? 近憂,工作要什麼類型的才有比較好的發展,可以繼續往上爬!?生活工作如何平衡,心情也不會受到影響...... 學生時期總總想著趕快出社會賺錢,現在還真想回到過
Thumbnail
坦白說,三十初的年紀,有危機感,遠慮是是否該認真找個三觀接近的人,走到老?結婚生子倒是不一定需要經歷。要存多少的錢,才能有比較舒適的晚年? 近憂,工作要什麼類型的才有比較好的發展,可以繼續往上爬!?生活工作如何平衡,心情也不會受到影響...... 學生時期總總想著趕快出社會賺錢,現在還真想回到過
Thumbnail
回顧過去,年輕時的財富自由只是一種自我安慰。隨著年紀增加,規劃退休生活也愈顯重要,了解到通膨危機與退休金之微薄,開始踏上了理財之路。文中提供年增率與活存定存之利率資訊,以及物價指數與退休金計算之參考連結。
Thumbnail
回顧過去,年輕時的財富自由只是一種自我安慰。隨著年紀增加,規劃退休生活也愈顯重要,了解到通膨危機與退休金之微薄,開始踏上了理財之路。文中提供年增率與活存定存之利率資訊,以及物價指數與退休金計算之參考連結。
Thumbnail
以前的我以為,「賺得多,存的錢也自然就多」,不需要刻意規劃。因此,我只要設法找到高薪的工作,然後拼命升職加薪就好了。直到一次與計程車司機的對話,才讓我幡然醒悟——那就是,如果沒有妥善的財務規劃,再高的薪水,也不會讓存錢變得容易。
Thumbnail
以前的我以為,「賺得多,存的錢也自然就多」,不需要刻意規劃。因此,我只要設法找到高薪的工作,然後拼命升職加薪就好了。直到一次與計程車司機的對話,才讓我幡然醒悟——那就是,如果沒有妥善的財務規劃,再高的薪水,也不會讓存錢變得容易。
Thumbnail
有的人想著人生苦短,及時行樂; 有的人想著長途漫漫,未雨綢繆;
Thumbnail
有的人想著人生苦短,及時行樂; 有的人想著長途漫漫,未雨綢繆;
Thumbnail
身為已經有點年紀的小資族,來看看這本書,順便懊悔一下自己為何沒有提早投資,略微取暖一下。這本書總結了一個理財專家的經驗,分享了理財、工作、買房等多方面的建議,對於要買房的年輕小資族來說非常實用。
Thumbnail
身為已經有點年紀的小資族,來看看這本書,順便懊悔一下自己為何沒有提早投資,略微取暖一下。這本書總結了一個理財專家的經驗,分享了理財、工作、買房等多方面的建議,對於要買房的年輕小資族來說非常實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