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進雄教授生於一九四一年,臺灣高雄人,就讀臺大中文研究所期間,投入甲骨文研究,屢發開創性見解,成為學界矚目的青年學者。取得碩士學位後,在前輩學者李濟、屈萬里推薦下,於一九六八年受聘加拿大多倫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館遠東部,整理館藏的明義士舊藏甲骨文字,編輯出版《殷虛卜辭後編》、《明義士收藏甲骨文字》、《懷特氏等收藏甲骨文集》等專書。一九七四年獲得多倫多大學東亞系博士學位,隨後受聘在該系教授中國文字學、中國古代社會等課程。博士論文《甲骨上鑽鑿形態的研究》,闡發甲骨鑽鑿型態斷代法,對甲骨斷代產生深遠影響。
一九九六年,許教授應臺灣大學中文系邀請返臺,先後任教臺大中文系、世新大學中文系,為臺灣培養甲骨學人才。主要論著有《殷卜辭中五種祭祀的研究》、《中國古代社會:文字與人類學的透視》、《簡明中國文字學》、《文物小講》、《文字小講》等書,晚年更致力於甲骨學普及化的寫作與演講。
甲骨文是我們了解中國古代社會以及漢字源流演變的重要媒介。許教授熱愛甲骨研究,更在因緣際會下,成為當代親身接觸最多出土甲骨實物、親手拓印無數甲骨文字、發現最多甲骨祕密的研究者,並能以其個人獨特稟賦,敏銳的將甲骨文與中國古代歷史、社會文化、器物、文獻,相互連結、考證,累積出前人無法企及的發現與創見,實為國寶級大師。約十年前,字畝文化有幸邀請許教授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向讀者大眾、年輕學子介紹漢字的前世今生,出版了許教授一系列甲骨文大眾化著作,包括:《字字有來頭》系列(共六冊)、《說不完的甲骨文故事》、《甲骨文字典》、《甲骨文簡易字典》等經典,造福無數讀者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