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空在呼吸。
巨大的光幕鋪滿整個天頂,每一次收縮,世界就沉下去,顏色變暗;每一次舒展,世界又亮起來,像胸口被拉開,吐出一口光。這樣的呼吸,族群稱之為「息拍」。
在息拍的節奏裡,地面也跟著震動。這裡沒有泥土,而是一層層半透明的晶板。它們像玻璃,又像厚重的石層,會在光照下反射淡淡的彩色。裂縫間流出的是「光池」——會發亮的液體,靜靜地聚在低地裡,隨著息拍忽明忽暗。
在光池邊,是一片「共結林」。
一根根透明的柱狀植物聳立,像巨大的呼吸管。它們隨著息拍一起伸縮,每一次震動都會發出低低的嗡鳴聲,好像整片林地在唱同一首歌。
這裡是族群的聚落。
他們不像人類,而是一群半透明的身影,有的稠密,有的稀薄。他們在息拍強烈時顯得清晰,在息拍放緩時像煙霧一樣模糊。平常,他們用光絲互相纏繞,打出各種結,來表達訊息。
就在第五十二個息拍時,光池忽然翻湧。
一縷白霧從池中升起,沒有立刻散開,而是像有意志般,緊緊地盤繞在一起。它先聚成一個光點,然後長出細線,像是骨架;再來,薄膜一層層包裹,形成一個半透明的身體。
族群安靜下來,只剩下共結林的低鳴聲。
他們知道,這是新生命的誕生。
霧氣漸漸安定,形體也穩固。
那是一個細小的軀殼,並不像大人那麼清晰,但已經能和光池分開。他的眼睛慢慢張開,裡頭不是黑白,而是兩道縫隙,縫中有光點在閃爍。他沒有哭喊,也沒有掙扎,只是安靜地看著四周,好像在觀察自己與世界之間的邊界。
族群的長者走了出來。
他的身影比其他人厚重,幾乎接近不透明。他伸出一條光絲,輕輕碰在新生軀殼的胸口。光絲震動了一下,發出「嗡」的一聲,像是讀取到了一個名字。
「他的名是——納。」長者說。
族群低聲振鳴。
名,並不是隨便取的稱呼,而是世界承認的一種力量。光池有它的名,柱林有它的名,纖幕苔有它的名,而這個新生,也有了屬於自己的名。
名,代表「他已經成為自己」。
長者把一條光絲從自己身上抽出,一端繫在納的軀殼上,另一端繫在最大的柱子上。這是「繫結」的儀式,表示新生與族群相連,從此不再是孤立的存在。
然而,奇異的事情發生了。
光絲沒有像往常那樣繃緊,而是在每一次息拍之間微微鬆動。就像納沒有完全跟上世界的節奏。
族群再次低鳴,有些驚訝。
長者卻沒有阻止,他只是觀察片刻,然後點頭說:
「這孩子帶著缺口。缺口不是斷裂,而是入口。他會翻譯我們看不見的呼吸。」
納就這樣被接納了。
他不被視為異常,而是一個新的可能。
誕生儀式結束後,族群慢慢散去。光池恢復平靜,只有納還留在池邊。他伸出手,碰了一下水面。光池泛起一圈微光,沒有濺起水滴,卻把他的身影照得更清楚。
他低下頭,看著自己的倒影。
那倒影隨著光波一陣陣扭曲,就像他自己也還沒有完全穩定。
他伸開手掌,掌心裡閃爍著一點光。那是屬於他的光絲,也是他的「名」第一次在自己體內顯現。
——在第五十二個息拍,納誕生。
——他的名帶著缺口,他的身影在界線上震動。
——他不只是新生,他是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