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on's 娛樂隨筆|Movie7 影評
最讓人心碎的分離,往往不是因為不愛,而是因為命運來得太突然。

《再見機器人》(Robot Dreams)是一部2023年的西班牙動畫電影,背景設定在1980年代的曼哈頓。這部無台詞動畫電影,用畫面與音樂代替言語,講述了一隻狗狗與一台機器人之間的情誼。它沒有一句對白,卻比許多充滿台詞的電影更真實、更深刻。

一個伸手,是狗狗第一次學會去愛,也是他生命中最勇敢的第一步。
初次學會愛的狗與機器人
狗狗是一個極度內向的角色,孤單到連雙人遊戲都要自己操作。直到有一天,他訂購了一台機器人,這個朋友的出現讓他第一次體會「有人陪伴」的日子。
他們一起散步、玩樂、探索城市。狗狗在這段關係裡學會了愛,而機器人則像個新生兒般單純地接受。導演沒有定義他們的性別與關係,這種留白讓觀眾能夠自由投射——友情、愛情,甚至親情。
第一次學會去愛,總是青澀卻也是最美好。

人群中,他們不再孤單,那一刻,陪伴成了最單純的幸福。
那個「明天」,卻成了永遠
一次意外讓他們分開。機器人被困在一片封閉的海灘,狗狗原本以為明天就能帶他回家,甚至比以往更早睡,機器人也以為隔天狗狗就會來接他。但誰也沒想到,這一隔,就是永遠。
片名《Robot Dreams》,來自於機器人在海灘上的三場夢。那三場夢,象徵了孤獨、渴望與心境轉折。夢境成了機器人的寄託,也成了觀眾心裡最揪心的片段。
最痛的告別,往往發生在我們毫無準備的時候。

夢境裡的笑容,藏著機器人對孤獨最深的恐懼。
放棄,不等於不愛
有人會說,狗狗是不是放棄得太快了?其實他真的努力過,甚至多次嘗試營救,卻屢屢失敗。最後,他不僅被市政廳拒絕、甚至還因為試圖潛入遭到關押,從而放棄提前拯救的計畫。
當下我也忍不住想:如果是我,會不會再多努力一次?但轉念一想,他本來就是孤僻、內向的角色。老實說,因為我也是個超級 I 人,所以能理解那種「一次次失敗後,心力全失」的感覺。
放棄,不是因為不愛,而是因為再愛也敵不過現實的重量。

隔著鐵網與浪潮,他們近在咫尺,卻再也無法觸碰彼此。
後勁,比當下更痛
這是一部典型的「後勁型」動畫電影推薦。當下觀影時或許不會立刻落淚,但隨著回想,情緒會逐漸堆積。尤其是片中多次響起的〈September〉(Earth, Wind & Fire),在片尾仍在腦中迴響,讓那份惆悵久久不散。
這部西班牙動畫透過可愛的角色設計與乾淨的畫風,隱喻了人類最真實的情感。這部無台詞動畫電影正是近年來最值得推薦的西班牙動畫之一。外表越天真,情感的重量就越顯得殘酷。

與小鳥的相處,機器人終於明白,愛從來不是理所當然。
人生裡那些猝不及防的終點
狗狗與機器人的分離,本來只是「明天再見」,卻成了「永遠不見」。這情節讓我想起現實人生——昨天還無話不談的朋友或親人,今天可能就因為意外或距離,從此不再相見。
我們常常是失去了,才知道那一面是最後一面。如果早知道結局,誰不會更用心去陪伴呢?就像狗狗如果知道這是最後一面,一定會更努力地想將機器人帶回,但人生就是這樣,充滿無常。這也是為什麼《再見機器人》更容易觸動成年人,因為走過失落的人,才能讀懂片中那份惆悵。

因為曾與機器人相伴,狗狗開始鼓起勇氣,去尋找新的連結。
愛的學習與印記
狗狗一開始愛得生疏,機器人則帶著懵懂。但在這段短暫卻真摯的關係裡,他們都學會了「怎麼去愛」與「如何被愛」。
就像人生的第一段感情,往往最純粹,也最深刻。即便最後無法長久,那段經歷依然會留在心底,成為無法抹去的印記。

推薦對象
《再見機器人》是一部無台詞卻後勁極強的動畫電影,適合成年人細細咀嚼。小朋友能從角色的可愛裡得到樂趣,但可能無法真正感受到那份失落與珍惜。人生不會等你準備好,所以要好好把握每一次相處的當下。
《再見機器人》提醒我:我們無法決定故事的長度,但能決定陪伴的深度。
如果你早知道那是最後一面,你會選擇更努力去挽留,還是更專注於珍惜?
—— Simon's 娛樂隨筆 Movie7
📷 圖片來源:本文部分圖片取自官方媒體與公開資料,僅作心得分享使用。
Madman Films: Robot Dreams - Official Trailer
延伸收藏
想把這段無聲卻最真摯的故事收藏起來?以下幫你整理好入口 👉
👉 再見機器人(全世界一致淚推動畫電影《再見機器人》原著圖像小說
👉 Foundation – Get Up (September)(黑膠LP單曲 Earth, Wind & Fire)
(透過此連結購買,不僅能支持創作者,也能把這段溫柔卻苦澀的故事留在身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