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再見機器人》:原來最好的道別是不說再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圖片來源:東昊影業

圖片來源:東昊影業

改編自同名漫畫的西班牙動畫電影《再見機器人》,入圍本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片。不論是中文片名,或英文原名《Robot Dreams》,都深具意境。一部談論「告別」的作品,以數個「夢境」刻畫角色情感關係。全片未出現任何一句台詞,甚至以「狗狗與機器人」作為主角,卻令觀眾在走出影廳的那刻起,在心上吹起一圈又一圈的漣漪。

沒有人的電影卻充滿了「人性」

全篇故事以孤單作為開頭,主角狗狗期望和其他動物一樣,擁有朋友或愛人,而機器人讓狗狗原本了無生氣的日常,變得繽紛多彩。他們形影不離,陪伴著彼此,但相伴的日子卻在日落的沙灘上一覺醒來之後,嘎然而止。機器人忽然動彈不得,狗狗也無法獨立搬動他。他們在命運的造弄下留下無盡的等待與思念。

圖片來源:東昊影業

圖片來源:東昊影業

電影沒有任何「人」的出現,卻處處投射了人與人之間的友誼與愛情。藉「狗狗、機器人、浣熊」借代人與人的情感關係。自從機器人參與了狗狗的生活,狗狗終於有對象可以分享當下的喜悅,一起創造歡笑與驚喜。就如同一趟旅遊中,因為身旁的旅伴,讓口中的食物、窗邊的風景,都變得別有風味。

他們在公園裡共舞,聽著同一首歌攜手搖擺、勾手躺在海邊的沙灘上,但故事的轉折則用「分別與告別」將動畫電影提煉出新的醍醐味。當習以為常的陪伴被迫抽離,習慣的依靠頓時懸於空中,焦急的想念、異常空虛的失眠像極了剛分手的戀人。

歡快的〈September〉,轉變成不見盡頭的等待。

為了再次遇見你,我已見過世間冷暖

沒想到,躺在沙灘上的日子如此漫長。機器人曾在夢裡幻想過與狗狗再見面,夢境的開頭都彷彿正邁向一條康莊大道,但即便按了幾次狗狗家的門鈴,也不曾親眼看到狗狗開門,夢裡也不乏想像過狗狗已有新的陪伴對象。夢中每次尋找都是希望落空,睜眼後機器人就被拉回現實,被杳無人煙的空曠沙灘、寒冬降下的雪花給覆蓋。

在沒有狗狗的日子裡,也不見得每個相遇都如夢中構築的畫面多采多姿。就像從外海划船來而的兔子,原以為是來幫助機器人,卻在砍去他的一隻腳並取下零件後,扭頭走人。不得不讓人讚嘆,編劇簡直以童話故事訴說了現實社會的假面與無情,再次用「人性」填滿了觀眾的視野。

圖片來源:東昊影業

圖片來源:東昊影業

想當然人情有冷,也有暖。機器人遇見築巢在自己身邊的母鳥,在他的庇護下成功孵化小鳥。其中橘鳥破殼後和機器人之間有了深刻的連結,在臨別之際,鳥兒都給予了機器人溫暖的擁抱,橘鳥則尤其不捨,遲遲不肯遠走。

起初,我不甚理解這兩段遭遇的寓意,卻在思索後發現,就像人生階段裡,有的人的到來只是為了一場勢力的「利益交換」,有的人則會珍視你們之間相遇的緣分。

修復與拯救

當我們以為故事僅圍繞在狗狗與機器人相遇和離別的主軸上時,編劇先將機器人摔成一團破銅爛鐵,接著講述一個「拯救與被拯救」的後續。

新角色浣熊來到廢鐵回收廠,起初只因對機器人的頭殼感到好奇,便選擇撿拾他的碎片,回到工作室想方設法重新組裝機器人,好讓他可以重新開機。在這段劇情中,我們看出浣熊才是那個有能力「修復」機器人的對象。就像一個破碎的心靈,遇見能夠「拯救」他的靈魂。

浣熊知道怎麼使用其他材料讓機器人遺失的身體部位能夠被組合,甚至嘗試替換不同的零件讓機器人的身體變得更加協調。浣熊成為機器人現階段最適合的對象,這並非否定狗狗曾經付出過的努力。

圖片來源:東昊影業

圖片來源:東昊影業

觀眾看著狗狗也曾歷經失眠的夜晚,只為想盡辦法帶機器人回家,他摸黑潛入禁止入內的沙灘區、向政府請願後又被警察捉拿。這段劇情彷彿像是你我曾經耳聞過愛情故事,一段感情的逝去,曾經有一方想盡辦法重修舊好,但事情總是總事與願違,並非我們不夠努力。

寒冬過去,機器人被殘忍的扔到廢鐵回收場,遇見「有能力」給予他新生命的浣熊。機器人就像是一片在無盡黑暗中,逐漸墜落的白色羽毛,而浣熊成為接住他的那雙手。或許是天時地利人和,浣熊才是適合與他度過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對象。這不代表狗狗不重要或不被機器人所愛了。

過去已成為身體的一部分

狗狗與機器人就像連牽手都需要練習的初戀一樣,曾經一起走過的路、沿途看過的風景、品嚐過的佳餚,都是他人無可替代的美好記憶。他們之間的回憶如同本片不段重複播放的〈September〉曲風一樣輕快美好,機器人是能和狗狗一起聞聲起舞的對象。或許與不同的人再次走在同一條街上、看同一場煙火,都將不再有最初的悸動。

圖片來源:東昊影業

圖片來源:東昊影業

當機器人透過頂樓窗戶認出他朝思暮想的狗狗時,機器人撥起他們的共同樂章〈September〉,兩人隔空跳舞,樂音將他們推入回憶的映像裡。其實,機器人只要走下樓梯,穿越馬路或許就能重新擁抱狗狗,但他看見狗狗身邊的黃色機器人,選擇與狗狗擦肩而過。也因驀然回首,站在自己身旁為眼前生活打理與正在料理晚餐的是浣熊。往事如煙,他們都將再次迎來能夠一起舞動的他者。機器人理解兩人的身邊都已經有新的參與者,不打擾才是對彼此最後的溫柔。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September〉這首歌放在機器人的身體裡,代表他和狗狗的回憶早已成為他軀體的一部分。過去種種造就今天的他,曾經和狗狗的回憶是他成長至今的養分,是支撐他至今的動力。

從失去中成長,學會愛人的能力

在故事的進展裡,我曾以為機器人會像冰箱上被覆蓋的便利貼一樣被狗狗遺忘,因狗狗不停尋找其他玩伴來填補機器人的位置。然而狗狗依舊在沙灘開放日迅速前往尋找機器人,我們都知道他直到最後都沒有放棄,只是命運讓他們選擇放下。

圖片來源:東昊影業

圖片來源:東昊影業

而狗狗也在這段「失去」的關係中成長,後來他和新機器人一起到沙灘玩耍,懂的先用機油噴霧照顧機器人,且不讓新機器人碰到水,選擇站在靠海的那一側。過去並不是一段失敗的關係,因為我們都曾盡力維繫並共同擁有過獨特的記憶,所以才會在失去之後更懂的珍惜與成長。

或許我們都和狗狗一樣,在每一段情感練習中,除了被愛,也學會了「愛人的能力」,擁有一顆溫柔的心。

本片結局不免令人感到惆悵,當機器人選擇躲避狗狗視線時,恰恰表達了「回憶固然美麗如詩,但最好的道別是不說再見」,兩相安好,就是對彼此最好的祝福。

文章撰寫:白日夢瑞塔

PS.建議配樂





avatar-img
30會員
23內容數
值得回味的每一部電影、戲劇,都在【影評夢】以文字帶你細細品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白日夢瑞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可憐的東西》上映後廣受各界好評。電影講述了一名外科醫生將嬰兒腦移植到孕婦維多莉亞的大腦中,為她迎來第二次名為「貝拉」的人生。 比起以女性主義,它更是一部人類追求內在覺醒的電影,乃因觀眾至始至終都無從得知嬰兒真實性別,我們只知道她以女性的身體開啟全新的人生,以「性」打開對世界的探索。
一對青梅竹馬時隔20年在紐約重逢,他們會攜手共度餘生,還是回歸原本的生活?由導演席琳宋的親身經歷改編,美國知名獨立片商A24出品,從最先在美國限量上映,到口碑發酵至全國影院播映。
11歲女孩蘇菲和爸爸卡倫在土耳其度過暑假,炙熱的陽光、柔軟的細沙、湛藍的海水、青少年的賀爾蒙都在這兩個月中深刻烙印在蘇菲腦海裡,兩人如同兄妹一樣的親近,但在耀眼的閃動的夏日裡,卡倫的雙眼卻流轉著難以壓抑的悲傷。
榮獲第71屆柏林影展銀熊獎的《偶然與想像》由濱口龍介執導。將兩個小時的電影切分為三個短篇故事,分別為「魔法(也比不上的虛幻)、敞開的大門、再一次」。三個主題看似毫無相關卻又緊密相連,導演將現實中生活中,突如其來的「偶遇、巧合、默契、意外
2002年《藍色大門》有孟克柔悄然萌芽的同性愛戀,2006年《盛夏光年》有康正行和余守恆十年來無法言清的相互依戀。兩部電影堆疊台灣2000年初無關於性別的愛情故事,座落在代表青春潮熱的盛夏,也都值得稱作是台灣同志電影不可忽視的作品。
在關係裡、在職場裡、在這個世界上,我們都在為成為被需要的人而努力,我們都盡力尋找自己的定位。志浩從南海到首爾打拼的十年間,從起初憧憬未來,意氣風發,帶著最炙熱又清澈的目光來到大城市,卻發現自己依然站在原地,但內心早已千瘡百孔。
《可憐的東西》上映後廣受各界好評。電影講述了一名外科醫生將嬰兒腦移植到孕婦維多莉亞的大腦中,為她迎來第二次名為「貝拉」的人生。 比起以女性主義,它更是一部人類追求內在覺醒的電影,乃因觀眾至始至終都無從得知嬰兒真實性別,我們只知道她以女性的身體開啟全新的人生,以「性」打開對世界的探索。
一對青梅竹馬時隔20年在紐約重逢,他們會攜手共度餘生,還是回歸原本的生活?由導演席琳宋的親身經歷改編,美國知名獨立片商A24出品,從最先在美國限量上映,到口碑發酵至全國影院播映。
11歲女孩蘇菲和爸爸卡倫在土耳其度過暑假,炙熱的陽光、柔軟的細沙、湛藍的海水、青少年的賀爾蒙都在這兩個月中深刻烙印在蘇菲腦海裡,兩人如同兄妹一樣的親近,但在耀眼的閃動的夏日裡,卡倫的雙眼卻流轉著難以壓抑的悲傷。
榮獲第71屆柏林影展銀熊獎的《偶然與想像》由濱口龍介執導。將兩個小時的電影切分為三個短篇故事,分別為「魔法(也比不上的虛幻)、敞開的大門、再一次」。三個主題看似毫無相關卻又緊密相連,導演將現實中生活中,突如其來的「偶遇、巧合、默契、意外
2002年《藍色大門》有孟克柔悄然萌芽的同性愛戀,2006年《盛夏光年》有康正行和余守恆十年來無法言清的相互依戀。兩部電影堆疊台灣2000年初無關於性別的愛情故事,座落在代表青春潮熱的盛夏,也都值得稱作是台灣同志電影不可忽視的作品。
在關係裡、在職場裡、在這個世界上,我們都在為成為被需要的人而努力,我們都盡力尋找自己的定位。志浩從南海到首爾打拼的十年間,從起初憧憬未來,意氣風發,帶著最炙熱又清澈的目光來到大城市,卻發現自己依然站在原地,但內心早已千瘡百孔。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即便以現代的觀點來看,知名指揮家伯恩斯坦的情感生活,也不容易為主流價值所接受,但他無論是對妻子費莉西亞,還是對同志愛侶柯斯藍,都是有情有義。感情的事,不適宜用道德,去做絕對的黑白論斷,親密關係裡,各人有各人的功課,能夠無愧於己,無愧於每段關係,應該就是力所能及的最好結局了。 婚內出軌是很多女性
以前都覺得道別是在路上看到那個熟悉的人,你會走上去跟他說,這些年你有多思念、發生了多少事,好不容易終於又遇見了。但長大才發現,原來有一種再見是當我看見你過得很好,我也有了新生活,就讓我們繼續好好生活,不打擾真的是溫柔?這部電影給長大挺好的禮物,學會失去、學會重新擁有新的關係、學會道別。
滯留生 The Holdovers(2023) Director:Alexander Payne 喜歡《滯留生》致敬70年代的片頭,看第二次比第一次還喜歡,整部片嘗試在既定的校園片框架中,玩出的新的高度,甚至感覺有機會成為新一代的聖誕經典電影,劇中幾為毫不相關的孤單角色在聖誕節彼此相擁的細膩情
沒有想到一部沒台詞的電影,帶來的感受卻如同千言萬語般,那些放心裡的回憶,已經被它悄悄地轉譯成幸福。
最後一次的〈September〉令人心傷卻又欣喜。心傷可能是因為,你曾經也是那隻弄丟了珍貴寶藏的寂寞小狗,或者你是那隻無法為自己的去留選擇的機器人;欣喜則是因為,你在弄丟了什麼,又被什麼人給弄丟之後,終於能理解愛一個人,也可以只是靜默無為地,在一旁看著。
一場離奇死亡事件,妻子成了唯一的嫌疑犯,而目擊證人竟是視障的兒子和一隻導盲犬。法國電影《墜惡真相》(Anatomy of a Fall),奪下去年坎城影展金棕櫚大獎。本文將著重分析「真相」如何在這部電影裡被解剖(Anatomy),以及一段甜蜜的婚姻關係何以失衡,終至墜落(Fall)。
即便以現代的觀點來看,知名指揮家伯恩斯坦的情感生活,也不容易為主流價值所接受,但他無論是對妻子費莉西亞,還是對同志愛侶柯斯藍,都是有情有義。感情的事,不適宜用道德,去做絕對的黑白論斷,親密關係裡,各人有各人的功課,能夠無愧於己,無愧於每段關係,應該就是力所能及的最好結局了。 婚內出軌是很多女性
以前都覺得道別是在路上看到那個熟悉的人,你會走上去跟他說,這些年你有多思念、發生了多少事,好不容易終於又遇見了。但長大才發現,原來有一種再見是當我看見你過得很好,我也有了新生活,就讓我們繼續好好生活,不打擾真的是溫柔?這部電影給長大挺好的禮物,學會失去、學會重新擁有新的關係、學會道別。
滯留生 The Holdovers(2023) Director:Alexander Payne 喜歡《滯留生》致敬70年代的片頭,看第二次比第一次還喜歡,整部片嘗試在既定的校園片框架中,玩出的新的高度,甚至感覺有機會成為新一代的聖誕經典電影,劇中幾為毫不相關的孤單角色在聖誕節彼此相擁的細膩情
沒有想到一部沒台詞的電影,帶來的感受卻如同千言萬語般,那些放心裡的回憶,已經被它悄悄地轉譯成幸福。
最後一次的〈September〉令人心傷卻又欣喜。心傷可能是因為,你曾經也是那隻弄丟了珍貴寶藏的寂寞小狗,或者你是那隻無法為自己的去留選擇的機器人;欣喜則是因為,你在弄丟了什麼,又被什麼人給弄丟之後,終於能理解愛一個人,也可以只是靜默無為地,在一旁看著。
一場離奇死亡事件,妻子成了唯一的嫌疑犯,而目擊證人竟是視障的兒子和一隻導盲犬。法國電影《墜惡真相》(Anatomy of a Fall),奪下去年坎城影展金棕櫚大獎。本文將著重分析「真相」如何在這部電影裡被解剖(Anatomy),以及一段甜蜜的婚姻關係何以失衡,終至墜落(Fall)。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電影原文片名是引用自小說家吉野源三郎在1937年發表的著作《你活出怎樣的人生》,劇情內容則為宮崎駿原創,講述著少年牧眞人在母親因火災喪生後與一隻會說話的蒼鷺相遇,展開一場不可思議的探索旅程。
Thumbnail
小狗在孤單的生活中尋找陪伴,最終購買了機器人,互相分享快樂的日常,然而在機器人遭遇故障後,兩者最終不得不面對現實的分離。全片沒有任何一句台詞,卻幕幕擊中人心,透過小狗與機器人的角色,重新看待如何在愛裡學會接受與放下。
Thumbnail
《再見機器人》是一部沒有對白的動畫片,但為何直搗你我的心?用 3 個小筆記,看「愛」其實有這樣的可能!
Thumbnail
《再見機器人》是一部西班牙-法國合製的動畫電影,描述了一隻狗狗和機器人之間纏綿的故事。這篇文章通過生動的描述,揭示了孤獨和渴望陪伴的主題。角色在不同情節中展現了孤獨、渴望、分離和重逢,呼應了人性心底的潛藏的孤獨和尋求陪伴的渴望。文章通過劇情的詳細描述,生動地反映了角色的情感變化和成長。
Thumbnail
《再見機器人》是一部溫馨感人、無對白的動畫電影,描述狗與機器人間的互動。故事情節感人且耐人尋味,獲得觀眾好評。文章內容講述了電影劇情、生活的過客性質,以及個人對於失去與接受的思考。
一如柏拉圖所說,我想「愛」是有「理型」的,體驗過純粹、完美的愛之後,此後再遇見的愛只能是模仿,我們只會不斷找尋與之相似的仿造物。因此,儘管老浣熊修好了機器人,而狗狗又買了一個好朋友機器人,但依然無法取代雙方在彼此心中的位置。
Thumbnail
《再見機器人》是一部很輕的作品,輕到連評論的張力都比它還要明顯,原以為是平淡的敘事,直到最後才漸漸發現,所有的經歷早已帶領我們抵達遺憾的盡頭,它沒有要強調遺憾是有多麼撕心裂肺,而是將角色交托給時間,隨著歲月的變化前進。身為用一句話就可以闡述完的故事,卻可以渲染各地大大小小的群體,情感的濃烈程度可
Thumbnail
這場錯過也造就了各自的新生,久別重逢的小狗與機器人遙望著對方,帶著些許惋惜與真摯的祝福繼續向前邁進
Thumbnail
本以為《再見機器人》會是一部溫暖療癒的電影,看了才發現它更像是對成長中一種必經的刺痛的提醒,它談論的其實不是少見的題材,但我特別喜歡這一部所詮釋的感覺。或許是因為沒有一句對白,在觀影的過程中我們得以更專注於畫面與配樂,於是不論是Dog與Robot相伴時的歡快,抑或是他們分離後的傷感,一些簡單的情緒與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電影原文片名是引用自小說家吉野源三郎在1937年發表的著作《你活出怎樣的人生》,劇情內容則為宮崎駿原創,講述著少年牧眞人在母親因火災喪生後與一隻會說話的蒼鷺相遇,展開一場不可思議的探索旅程。
Thumbnail
小狗在孤單的生活中尋找陪伴,最終購買了機器人,互相分享快樂的日常,然而在機器人遭遇故障後,兩者最終不得不面對現實的分離。全片沒有任何一句台詞,卻幕幕擊中人心,透過小狗與機器人的角色,重新看待如何在愛裡學會接受與放下。
Thumbnail
《再見機器人》是一部沒有對白的動畫片,但為何直搗你我的心?用 3 個小筆記,看「愛」其實有這樣的可能!
Thumbnail
《再見機器人》是一部西班牙-法國合製的動畫電影,描述了一隻狗狗和機器人之間纏綿的故事。這篇文章通過生動的描述,揭示了孤獨和渴望陪伴的主題。角色在不同情節中展現了孤獨、渴望、分離和重逢,呼應了人性心底的潛藏的孤獨和尋求陪伴的渴望。文章通過劇情的詳細描述,生動地反映了角色的情感變化和成長。
Thumbnail
《再見機器人》是一部溫馨感人、無對白的動畫電影,描述狗與機器人間的互動。故事情節感人且耐人尋味,獲得觀眾好評。文章內容講述了電影劇情、生活的過客性質,以及個人對於失去與接受的思考。
一如柏拉圖所說,我想「愛」是有「理型」的,體驗過純粹、完美的愛之後,此後再遇見的愛只能是模仿,我們只會不斷找尋與之相似的仿造物。因此,儘管老浣熊修好了機器人,而狗狗又買了一個好朋友機器人,但依然無法取代雙方在彼此心中的位置。
Thumbnail
《再見機器人》是一部很輕的作品,輕到連評論的張力都比它還要明顯,原以為是平淡的敘事,直到最後才漸漸發現,所有的經歷早已帶領我們抵達遺憾的盡頭,它沒有要強調遺憾是有多麼撕心裂肺,而是將角色交托給時間,隨著歲月的變化前進。身為用一句話就可以闡述完的故事,卻可以渲染各地大大小小的群體,情感的濃烈程度可
Thumbnail
這場錯過也造就了各自的新生,久別重逢的小狗與機器人遙望著對方,帶著些許惋惜與真摯的祝福繼續向前邁進
Thumbnail
本以為《再見機器人》會是一部溫暖療癒的電影,看了才發現它更像是對成長中一種必經的刺痛的提醒,它談論的其實不是少見的題材,但我特別喜歡這一部所詮釋的感覺。或許是因為沒有一句對白,在觀影的過程中我們得以更專注於畫面與配樂,於是不論是Dog與Robot相伴時的歡快,抑或是他們分離後的傷感,一些簡單的情緒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