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證券價格的波動,有一個重要的現象,是投資人不知道或忽略的,那就是:股價短期的波動率大於長期的波動率。也就是股價(或大盤指數)在短天期的波動價差會大於長天期的價差,這個現象違反了我們的直覺,而這個波動規律對投資者而言極其重要,本文將探討這種波動現象,以及其重要意義,和如何利用這種波動現象採取有利的投資策略。
周冠男老師在《長期買進》一書中有提到,投資人之所以沒辦法長期持有股票(或ETF)獲取長線複利的果實,主要有二個原因:一是對手中持有的證券的長期前景模糊(沒把握),二是受到其短期價格波動的影響。
大家應該都有這樣的經驗,當對一檔股票的前景不是很明確,或者沒有把握其股價是否能持續往上,然後碰到短期價格劇烈波動(特別是上沖下洗),這時很容易失去持股信心,尤其是在帳面上有小幅獲利時,更會輕易出脫股票。

反之,如果是對手中的股票的前景很明確,有堅定的信心(像周冠男老師確信0050的前景長期趨勢向上),則比較有可能長期持有。或者是該檔股票的價格波動比較小,也比較容易抱股,例如存股族鎖定的電信股或金融股。
股價(指數)短期的波動率大於長期的波動率
依人們的直覺,會認為長期的變化較大,而短期的變化較小;但自然界的規律卻剛好相反,短期波動較大,而長期因為回歸均值或回歸趨勢,變化反而比較小。這種波動現象在投資界(甚至是生物演化界)已經被證實了,只是很少人討論。有興趣深入瞭解的投資朋友,可以進一步參考《隨機騙局》和《跟逹爾文學投資》二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