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ge的使用全靠實際使用經驗!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很多球友都對wedge的發揮很苦惱!因為在高爾夫裡,最靠球友的個人球桿使用經驗和實際狀況發揮就是wedge和putter,2支球桿。為什麼?先說木桿類,開球木桿driver就是多數在開球台上使用,基本使用的環境是平整沒有難度。球道木呢,基本在球道上,當然也可以在長草,但使用環境和狀況就是你可以輕鬆判斷。鐵桿就是各種狀況的使用,不太去分環境,著重在技術和個人能力發揮。

raw-image


wedge使用是比較廣泛和有難度環境,比如沙坑、長草、樹林、球道等。多半是第二桿GPS失靈下,需要wedge來救火。所以wedge的使用真的非常吃你的經驗值和手法。我打球的前15年都把下場重心放在driver、fairway woods、irons上,近10年來因為這些桿子的穩定性和準度都有一個火候,就把提升方向放在wedge和putter上。


wedge我也下不少功夫和購置不同特性桿子來研究,實際經驗是你個人使用熟悉和熟練度最重要。不是說桿子不重要,而是你需要知道在wedge上你適合哪類的桿頭,bounce、face aggressive、shaft profile和overall specification。有順手的桿子,你才能下場在各種狀況下,敢打,敢切。說起來簡單,但也讓我花超過10年時間去摸索和經驗經驗值。

raw-image


要用好wedge,核心的第一步就是分析球場的土質狀況。簡單說就是土是硬,還是軟?因為硬,就最好不要吃深到土裡,因為桿頭吃不下去,一定會卡住,這樣球容易切薄或彈射力量太大。軟土,吃一堆土,桿頭的力量都被土給吸走了,球沒有飛到應該要的距離,也滾不遠。我的wedge bounce都在8左右,如果土硬狀況,就不要硬吃土,而是帶桿頭掃過球,也不大高拋。


wedge最大問題都是“切短”,因為這是心裡作用,導致實際在果嶺前40碼類的切桿,球離果嶺多半短了。所以我現在都會盡可能把距離發揮出來為最大任務,而要做到就必須去判斷你的球在什麼狀況和環境?球道上問題不大,長草的話,看球在草的上面(浮起來),陷在草裡?浮起來我可能會用loft稍微小一點,不會選剛好角度的wedge,因為吃草往往桿面實際吃到球的角度會比較大,導致距離會短。

raw-image


陷在草裡,用wedge,可以用loft大一些,用力往土裡打,把球擠出來。有時候會用鐵桿把球給拍出來。沙坑裡就相對簡單,就是用你適合的loft去打沙,擠出球來。對於沙坑是粗、細沙,就是你吃沙的力量大小去控制。有時候沙坑經過下雨導致沙坑裡很多水,球桿吃不下去,我多半用推桿或5 wood去打出來。硬打,球肯定飛到另一邊去。


當你的經驗值多了,很多的技巧、球桿選擇都變寬和多了。不在是只有wedge可以對短距離的唯一選擇,我有些狀況反而會用中鐵或短鐵打100碼以內的距離,效果比用wedge要好和穩定。很多時候,我們都容易被教條或球桿的基本功能給固化,導致使用結果是慘不忍睹。所以我常會去測試用不同球桿和打法來瞭解可行性,做為我以後使用球桿的依據。


我個人的想法和策略是,距離越短的狀況,球桿選擇和使用的變化就更大。相對對於使用者的能力和經驗就更加要求,這也是我一直都不喜歡打固定梯台。能打遠的梯台我一定衝,原因就是去提升自己在距離與球桿的發揮經驗值,同時也可以提升在短距離的球桿選擇和策略變化的經驗。用一樣梯台,我第二桿要on問題不大,就算沒上,短切的狀況變化不大,很難可以提升對短桿的變化和經驗值。

raw-image

在近3年來,我在短切距離40碼內的打法和球桿變化是超豐富。wedge不在是default,常用中/短鐵、推桿、球道木來打,看果嶺、球道設計和球位狀況來決定。說實在,結果還真的比我用wedge要好太多了。反而用wedge就是打短,心裡罵聲四起。很多人或低差點的球友都說,短桿和推桿都是打準,而如何打準,各人有各自的一套。


但我的經驗是,大家千萬別職業球友上身,職業比賽可以看,但不要幻想你也和他們一樣可以切出那種漂亮的弧線球,切滾或高拋球出來。那不是你我這種假日球友可以辦到,加上職業比賽的球場狀況,那可不是我們打公共球場或便宜球場的質量。沒有累積在短切的失敗,你是很難成長。沒有測試不同策略和球桿變化,你不會看到更廣大的高爾夫變化。這個沒有正確答案,都是你自己要去發掘。

Chien, Pear Golf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hien的沙龍
41會員
239內容數
chi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01
今年新購的木桿,雖然以前就試過BB4但只是朋友提供的試打桿,沒有太多時間和客制的機會。今年回台北就隨便買一個來玩看看。桿頭來說,比較圓,像饅頭,桿面比較方正。很典型的日本小廠木桿風格,打慣美系扁平的桿頭,真的有點不習慣。所以比較適合做短一點,也是我現在木桿的標準尺寸44“。這樣裝起來,配上桿頭視覺效
Thumbnail
2025/09/01
今年新購的木桿,雖然以前就試過BB4但只是朋友提供的試打桿,沒有太多時間和客制的機會。今年回台北就隨便買一個來玩看看。桿頭來說,比較圓,像饅頭,桿面比較方正。很典型的日本小廠木桿風格,打慣美系扁平的桿頭,真的有點不習慣。所以比較適合做短一點,也是我現在木桿的標準尺寸44“。這樣裝起來,配上桿頭視覺效
Thumbnail
2025/08/21
今年換新工作,到了電動車公司做牛馬。我也把對電動車的瞭解和心得分享給大家。電動的車子其實不先進,以前就有,它用的技術也不cool。就是像你家用的電風扇一樣,只是你家電風扇是插電來供給馬達能量,進而產生轉動力,驅動風扇。就是這樣簡單的運作原理。 電動車就是電池把能源給馬達,馬達再把轉動能量,傳到輪子
Thumbnail
2025/08/21
今年換新工作,到了電動車公司做牛馬。我也把對電動車的瞭解和心得分享給大家。電動的車子其實不先進,以前就有,它用的技術也不cool。就是像你家用的電風扇一樣,只是你家電風扇是插電來供給馬達能量,進而產生轉動力,驅動風扇。就是這樣簡單的運作原理。 電動車就是電池把能源給馬達,馬達再把轉動能量,傳到輪子
Thumbnail
2025/08/21
2025年的Callaway推出它們的招牌木桿Elyte,以提升更多的擊球容錯,距離也更好。身為一位Callaway的clubfitter和粉絲,必須要買來爽和分享給大家。這次是買Elyte,另外有triple dimond,Max Fast 和 X.我有Ai Smoke木桿可以比較一下2支木桿的差
Thumbnail
2025/08/21
2025年的Callaway推出它們的招牌木桿Elyte,以提升更多的擊球容錯,距離也更好。身為一位Callaway的clubfitter和粉絲,必須要買來爽和分享給大家。這次是買Elyte,另外有triple dimond,Max Fast 和 X.我有Ai Smoke木桿可以比較一下2支木桿的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羽球是一項隔著球網,使用長柄網狀球拍揮擊平口端紮有一圈羽毛的半球狀軟木的運動。依據參與的人數,可分為單打與雙打。
Thumbnail
羽球是一項隔著球網,使用長柄網狀球拍揮擊平口端紮有一圈羽毛的半球狀軟木的運動。依據參與的人數,可分為單打與雙打。
Thumbnail
平時下棋是一對一進行,完全是倚賴個人的實力一較高下,而圍棋也是可以分隊比賽,在外課上課時,為了增進大家的向心力,舉辦了「隊際賽」,分成兩隊輪流上台落子,也在交換棒次的間隔可以讓大家討論,讓棋力強的同學帶領大家,也讓大家感受不一樣的下棋方式!
Thumbnail
平時下棋是一對一進行,完全是倚賴個人的實力一較高下,而圍棋也是可以分隊比賽,在外課上課時,為了增進大家的向心力,舉辦了「隊際賽」,分成兩隊輪流上台落子,也在交換棒次的間隔可以讓大家討論,讓棋力強的同學帶領大家,也讓大家感受不一樣的下棋方式!
Thumbnail
羽球是一種流行的室內運動,也被稱為羽毛球。它起源於英國,現在是世界各地都受歡迎的運動之一。在羽球比賽中,兩位或四位球員站在分開的場地的兩端,使用羽毛球拍將一個小而輕的羽毛球擊向對方場地,目標是讓對方無法返回球或是使對方回球失誤。比賽中需要技巧、速度、耐力和戰術。 1. **比賽方式**:
Thumbnail
羽球是一種流行的室內運動,也被稱為羽毛球。它起源於英國,現在是世界各地都受歡迎的運動之一。在羽球比賽中,兩位或四位球員站在分開的場地的兩端,使用羽毛球拍將一個小而輕的羽毛球擊向對方場地,目標是讓對方無法返回球或是使對方回球失誤。比賽中需要技巧、速度、耐力和戰術。 1. **比賽方式**:
Thumbnail
今天是第一次打這麼大的場地,打起來真的很累,因為要一直跑來跑去,但同時也更刺激更好玩了! 規則有很大的差異,和之前玩的規則不一樣,但我比較喜歡這次的規則,因為這樣把別人的盤打到地板上的話就可以交換進攻的人,而且也更需要技巧,所以就不會無腦的丟。 也因為有一對一的規則,所以就很需要默契和阻擋的技巧
Thumbnail
今天是第一次打這麼大的場地,打起來真的很累,因為要一直跑來跑去,但同時也更刺激更好玩了! 規則有很大的差異,和之前玩的規則不一樣,但我比較喜歡這次的規則,因為這樣把別人的盤打到地板上的話就可以交換進攻的人,而且也更需要技巧,所以就不會無腦的丟。 也因為有一對一的規則,所以就很需要默契和阻擋的技巧
Thumbnail
高爾夫是眾多運動裡需要不斷去精進和更新,而很多球友面對高爾夫如此複雜的動作、球桿和策略,很多都直接掛點,算了。而我自己也在這個過程遇到不少問題和挑戰,所以我分享自己經驗,如果有幫助就撿起來用。首先,我必須說目前高爾夫都是複雜化的結果,球桿要14支、動作也變態複雜,打球也有策略,不是盲打就可以過關。
Thumbnail
高爾夫是眾多運動裡需要不斷去精進和更新,而很多球友面對高爾夫如此複雜的動作、球桿和策略,很多都直接掛點,算了。而我自己也在這個過程遇到不少問題和挑戰,所以我分享自己經驗,如果有幫助就撿起來用。首先,我必須說目前高爾夫都是複雜化的結果,球桿要14支、動作也變態複雜,打球也有策略,不是盲打就可以過關。
Thumbnail
切滾球: 飛少滾多 12法則: 飛滾比 7號桿>1:5(7+5=12) 9號桿>1:3(9+3=12) P桿> 1:2 54°Wedge>1:1 越長桿桿面角度越小,越穩定 掌握桿把,左手低右肩高,肘貼胸肋, 桿身垂直地面(桿頭跟部離地),桿身握短。 像推桿一樣對準方向控制大小
Thumbnail
切滾球: 飛少滾多 12法則: 飛滾比 7號桿>1:5(7+5=12) 9號桿>1:3(9+3=12) P桿> 1:2 54°Wedge>1:1 越長桿桿面角度越小,越穩定 掌握桿把,左手低右肩高,肘貼胸肋, 桿身垂直地面(桿頭跟部離地),桿身握短。 像推桿一樣對準方向控制大小
Thumbnail
我很早前在我的文章就有說到,現在的球桿就走一個簽王特色:易打/高容錯!而容錯在現在每年新球桿裡就是固定先發。距離雖然也是DNA,但始終焦點還是高容錯上。高容錯的另一個面向就是易打,因為球桿如果做得太難使用,會讓球友或新兵卡關,不玩了。如果你有15年前以上的球桿,你打看看,就可以知道那些桿子說白了,就
Thumbnail
我很早前在我的文章就有說到,現在的球桿就走一個簽王特色:易打/高容錯!而容錯在現在每年新球桿裡就是固定先發。距離雖然也是DNA,但始終焦點還是高容錯上。高容錯的另一個面向就是易打,因為球桿如果做得太難使用,會讓球友或新兵卡關,不玩了。如果你有15年前以上的球桿,你打看看,就可以知道那些桿子說白了,就
Thumbnail
「ㄨ……耶!」我緊握住自己的右拳。因為我知道這麼漂亮的1、3進點,是有機會全倒的。 退回到座位,看著電腦的螢幕,果然是顯示著全倒。 「好球!」女孩和我互相擊掌。 這就是她的真性情嗎?打保齡球的人似乎都很Enjoy打全倒的那個感覺,雖然我也是。
Thumbnail
「ㄨ……耶!」我緊握住自己的右拳。因為我知道這麼漂亮的1、3進點,是有機會全倒的。 退回到座位,看著電腦的螢幕,果然是顯示著全倒。 「好球!」女孩和我互相擊掌。 這就是她的真性情嗎?打保齡球的人似乎都很Enjoy打全倒的那個感覺,雖然我也是。
Thumbnail
他一個失誤,換手。她不客氣,接連著一杆又一杆,俐落清空檯面,只留白球,悠悠緩緩地停下滾動。他甘拜下風,她臉上淺淺地漾起微笑。心中波濤洶湧地完整憶起了,她曾經如此任憑自己的心意被那人瞄準、敲擊、得分,而最終卻只留她,孤孤單單地留在檯面上的那個片刻。
Thumbnail
他一個失誤,換手。她不客氣,接連著一杆又一杆,俐落清空檯面,只留白球,悠悠緩緩地停下滾動。他甘拜下風,她臉上淺淺地漾起微笑。心中波濤洶湧地完整憶起了,她曾經如此任憑自己的心意被那人瞄準、敲擊、得分,而最終卻只留她,孤孤單單地留在檯面上的那個片刻。
Thumbnail
剛開始接觸高爾夫的人 都會在練習場上教練課,然後在練習場練習每一支桿的熟悉度 等到真正開始上場 1.常常姿勢100打擊0(因為大多都是上過專業教練課) 2.因為開球命中低或姿勢偏移常常掉球或找不到球 3.頻繁找球開始導致體力下滑跟精神力下滑 4.心靈受創開始影響後續桿
Thumbnail
剛開始接觸高爾夫的人 都會在練習場上教練課,然後在練習場練習每一支桿的熟悉度 等到真正開始上場 1.常常姿勢100打擊0(因為大多都是上過專業教練課) 2.因為開球命中低或姿勢偏移常常掉球或找不到球 3.頻繁找球開始導致體力下滑跟精神力下滑 4.心靈受創開始影響後續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