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好人」也會造成社會分裂?──讀《好人總是自以為是》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在這個意見分歧日益加深的時代,我們經常陷入困惑:為什麼明明大家都自認是「好人」,卻依舊經常爭論的面紅耳赤?從新聞評論區的激烈交鋒,到家庭聚會中因政治或價值觀引發的尷尬沉默,甚至連朋友之間也可能因立場分歧而逐漸疏遠,這些日常經驗讓人不禁追問:衝突的根源究竟在哪裡?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強納森.海德特(Jonathan Haidt)在《好人總是自以為是》一書中,試圖回答這個問題,他指出,道德判斷並非源於理性的推理,而是深植於我們的直覺與情感之中。

大象與騎象人:直覺主導,理性補位

作者用「大象與騎象人」來形容人類心智,大象象徵我們的直覺與情感,強大而迅速;騎象人則是理性與邏輯,試圖控制方向,但往往只能事後補救。

舉個例子:當朋友在餐桌上提到某個社會議題,你可能立刻感到不悅或憤怒,這是你的大象在作決定;而你開始整理論點、舉數據試圖說服對方,則是騎象人在事後努力跟上。
理解這個比喻,能幫助我們明白:很多爭論,並非因為誰不理性,而是直覺先行,理性只是事後辯護。

道德基礎理論:不同價值形成不同羅盤

作者認為,道德感並非單一,而是由六個基礎構成:

  1. 關懷/傷害:保護弱勢,避免傷害他人
  2. 公平/欺騙:追求正義,反對不誠實或剝削
  3. 忠誠/背叛:重視群體、家庭或團隊的歸屬
  4. 權威/顛覆:尊重秩序、傳統與權威
  5. 聖潔/墮落:追求純潔,反對腐敗或墮落
  6. 自由/壓迫:守護自主,抵抗壓迫
raw-image

不同的人會依文化、經驗、教育背景,對這些基礎賦予不同的權重,有人特別重視公平與同理,有人則更在意忠誠、秩序或自由。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同一件事,不同人會有截然不同的反應——分歧的根源,是道德羅盤的差異,而非惡意。

舉例來說,面對一個新政策,有人可能立即感受到對弱勢群體的關懷,認為應提供支持;而有人則擔心秩序或規範被破壞,反對政策,雙方都出於善意,但直覺導向的不同,導致了分歧。

群體影響:道德不只是個人的

道德不僅是個人選擇,也深受群體與文化影響,作者指出,人類是社會性動物,道德能維繫群體合作與信任。爭論與衝突,往往反映的是群體價值與利益的不同,而非個人敵意,因此,理解分歧背後的群體因素,有助於我們更冷靜地面對衝突。

理解比說服更重要

作者強調:試圖用理性說服對方,效果往往有限,更有效的做法,是先理解對方的大象,也就是理解對方的直覺與價值偏好

理解不等於放棄立場,而是一種尊重和傾聽的姿態,舉個日常例子:當朋友的意見和你不同時,不必急著爭論誰對誰錯,而是先試著了解為什麼他會這麼想,可能是因為他重視忠誠或秩序,而你重視公平或同理,這種理解,能讓對話從衝突轉為交流,甚至建立信任。

核心啟示與應用

  1. 意識分歧來源:許多爭執源自道德基礎不同,而非敵意。
  2. 檢視自己:了解自己的道德傾向與偏見。
  3. 溝通策略:用故事、情感和共鳴交流,而非單靠理性論證。
  4. 促進理解與合作:認識道德多樣性,是減少社會分裂、建立共存社會的第一步。

結語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提醒我們:分裂並非因為人心險惡,而是因為每個人的道德羅盤不同,理解對方的直覺與價值,既能幫助我們看清衝突根源,也能讓我們更了解自己,當我們學會傾聽彼此的大象,對話與共存才有可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胖貓閱讀俱樂部
0會員
28內容數
書海漫遊,時事穿梭。這裡是分享閱讀風景與生活見聞的角落,期待與大家相遇。
胖貓閱讀俱樂部的其他內容
2025/09/20
《不便利的便利店2》延續第一本書的溫暖氛圍,以疫情時期的小小便利店為舞台,描繪形形色色的平凡人相遇、交錯與互相療癒的故事。透過洪金寶等角色,展現出人際關係並非天降,而是靠主動、努力與真誠累積而成。
Thumbnail
2025/09/20
《不便利的便利店2》延續第一本書的溫暖氛圍,以疫情時期的小小便利店為舞台,描繪形形色色的平凡人相遇、交錯與互相療癒的故事。透過洪金寶等角色,展現出人際關係並非天降,而是靠主動、努力與真誠累積而成。
Thumbnail
2025/09/17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透過蛤蟆先生的諮商旅程,揭示憂鬱、自我否定與成長過程,運用交流分析解釋父母、成人、兒童三種自我狀態,引導讀者學會理解、接納並療癒自己,最終找回自信與平靜。
Thumbnail
2025/09/17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透過蛤蟆先生的諮商旅程,揭示憂鬱、自我否定與成長過程,運用交流分析解釋父母、成人、兒童三種自我狀態,引導讀者學會理解、接納並療癒自己,最終找回自信與平靜。
Thumbnail
2025/09/06
《我可能錯了》是一封寫給生命的情書,它沒有華麗的辭藻,卻有一種直達人心的真誠。 作者告訴我們:不需要完美,我們可以用更柔軟的方式,好好地活著。
Thumbnail
2025/09/06
《我可能錯了》是一封寫給生命的情書,它沒有華麗的辭藻,卻有一種直達人心的真誠。 作者告訴我們:不需要完美,我們可以用更柔軟的方式,好好地活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人是一種隨心所欲的動物 有思想 情緒 百百種 讓你捉摸不定 總在某一種時刻 會有情感不定糾紛存在 事小化無 大事化小 最終不了了之 唯一不變就是 人的本性 由善變成惡 再由惡轉變成善 在之後呢? 或許 就在一個不知情的情況之下 還不斷的上演同樣
Thumbnail
人是一種隨心所欲的動物 有思想 情緒 百百種 讓你捉摸不定 總在某一種時刻 會有情感不定糾紛存在 事小化無 大事化小 最終不了了之 唯一不變就是 人的本性 由善變成惡 再由惡轉變成善 在之後呢? 或許 就在一個不知情的情況之下 還不斷的上演同樣
Thumbnail
瞭解人性的矛盾,並諒解對方,是成熟人應有的內涵。本文整理了六大人性,並提供了貼身建議。
Thumbnail
瞭解人性的矛盾,並諒解對方,是成熟人應有的內涵。本文整理了六大人性,並提供了貼身建議。
Thumbnail
我們都從自己的角度在看人 這個應該是好人 那個可能是壞人 判斷的條件可能是 政經地位 社會名望 長相衣著 文筆談吐
Thumbnail
我們都從自己的角度在看人 這個應該是好人 那個可能是壞人 判斷的條件可能是 政經地位 社會名望 長相衣著 文筆談吐
Thumbnail
如果說不該用是非對錯、善惡去定義任何人。那麼該如何分善什麼是對的環境、對的人。既然不該有二元對立存在,我們接觸的人、所處的環境應該就是所謂的「有益於我」的。「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句話很好的詮釋了內心的疑惑。 一切都來自於自己如何看待身邊的人、事、物。分別心也是由既定存在的價值觀形成的。在自己的
Thumbnail
如果說不該用是非對錯、善惡去定義任何人。那麼該如何分善什麼是對的環境、對的人。既然不該有二元對立存在,我們接觸的人、所處的環境應該就是所謂的「有益於我」的。「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句話很好的詮釋了內心的疑惑。 一切都來自於自己如何看待身邊的人、事、物。分別心也是由既定存在的價值觀形成的。在自己的
Thumbnail
所有人都會認為自己是個好人,這是因為「人類自我馴化」讓自己更友善。有團隊的時候,人類也會傾向團隊合作。如果我們真的天性善良,又怎麼會同時幹出「殘忍的事?」,怎麼看就怎麼矛盾!人類雖然擅於社交、同情,甚至會害羞,但為什麼也能殘酷到極致呢?
Thumbnail
所有人都會認為自己是個好人,這是因為「人類自我馴化」讓自己更友善。有團隊的時候,人類也會傾向團隊合作。如果我們真的天性善良,又怎麼會同時幹出「殘忍的事?」,怎麼看就怎麼矛盾!人類雖然擅於社交、同情,甚至會害羞,但為什麼也能殘酷到極致呢?
Thumbnail
你覺得我們現在處於怎樣的世界呢? 是大家互相幫忙或是狗咬狗的世界呢? 也許我們從小就被教育「防人之心不可無」,但這本書想告訴大家,人性沒有你想的這麼壞,歷史上各種好事壞事,其實都能用「人性本善」來解釋,看過這本書或許你會對於人性會有不同的看法。
Thumbnail
你覺得我們現在處於怎樣的世界呢? 是大家互相幫忙或是狗咬狗的世界呢? 也許我們從小就被教育「防人之心不可無」,但這本書想告訴大家,人性沒有你想的這麼壞,歷史上各種好事壞事,其實都能用「人性本善」來解釋,看過這本書或許你會對於人性會有不同的看法。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的相遇,是因著某些目的而來。從彼此之間獲得一段珍貴的友誼。 成為彼此人生的伴侶,又或者是事業上的合作伙伴。若以利益的觀點看待,心裡便產生了計較。在我們眼裡十惡不赦的人,在家人的心裡可能是個善良美好的人。 如果一個人可以帶給自己的是良性的成長及快樂,應該就能歸類為「好」的人。 很多時候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的相遇,是因著某些目的而來。從彼此之間獲得一段珍貴的友誼。 成為彼此人生的伴侶,又或者是事業上的合作伙伴。若以利益的觀點看待,心裡便產生了計較。在我們眼裡十惡不赦的人,在家人的心裡可能是個善良美好的人。 如果一個人可以帶給自己的是良性的成長及快樂,應該就能歸類為「好」的人。 很多時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