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人魚2》:詹姆斯卡麥隆的黑歷史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raw-image

假如《魔鬼終結者》的導演詹姆斯卡麥隆搶到天網的時光機,第一件事會做什麼?沒人問過他這個問題。不過最可能的答案是回到1981年的羅馬、闖入某間剪輯室、偷走裡面的電影膠捲,然後親手終結它。或者他會跑回家,冒著時間悖論的風險,苦勸自己不要為了急於圓夢,而差點賠掉一生的夢想。

1978年,懷抱導演夢的卡麥隆辭去司機工作,完成短片《異創世》(Xenogenesis)後,就開始以打工兼自學的方式四處闖蕩。隔年他跟許多有志青年一樣,進入「B級片教父」羅傑科曼(Roger Corman)的製片公司。科曼以跟風熱門題材的剝削片起家,他的拍片原則是「大片能做到的,我們用十分之一的預算也做的到」,並以低成本與高產值在業界迅速建立口碑。為了節省成本,科曼除了校長兼撞鐘外,也會放手讓助理參與各種幕後工作,因此他的片場成了累積實務經驗的最佳場所,日後更贏得「科曼學校」的美名。

卡麥隆可說是此「學校」的高材生之一。他跟在科曼身邊的兩年間,從美術指導、場景設計到特效製作等工作無所不包,也從科曼身上學到不少低成本製作的秘訣。從卡麥隆日後的導演作品,就看出他將科曼的教導謹記在心。舉凡《魔鬼終結者》(科幻與砍殺電影)、《異形2》(怪獸加戰爭片)或《阿凡達》(科幻與西部片)等片,用的都是一魚多吃的複合題材,這其實也是科曼常用的「一片當兩片拍」省錢手法。

做出興趣的卡麥隆廢寢忘食的工作,他的美感與設計長才也在這段期間嶄露頭角,其中最為科幻迷津津樂道的作品應該是《世紀爭霸戰》(Battle Beyond the Stars, 1980)的太空船,其中一台戰鬥機甚至有酷似人體的圓潤曲線,前衛程度令人目瞪口呆。日後卡麥隆曾戲稱這台戰鬥機促成他生涯的不幸轉捩點。「正因我設計出這種太空船,他們才會邀請我參與一部充滿裸體的恐怖片吧。」

卡麥隆口中的「恐怖片」是1981年由義大利製片家Ovidio G. Assonitis(以下簡稱「亞桑提」)製作,米勒德雷克(Miller Drake)執導的《吃人魚2》(Piranha 2: The Spawning),也是1978年叫好叫座的恐怖喜劇《吃人魚》的續集,而《吃人魚》的製片正是卡麥隆的恩師科曼。

事實上,卡麥隆之所以被延攬為《吃人魚2》的特效導演,就是科曼在背後牽線與保薦的緣故。科曼認為續集電影需要更多賣點及預算,與見好就收的低成本電影理念不符,因此對此片興趣缺缺,不過他還是慷慨的「出借」卡麥隆給這個廉價企劃。

卡麥隆倒是沒有辜負科曼的託付,這點可從最後的成品略知一二。即使電影的質感極為粗糙,許多攻擊場景也以搖晃畫面帶過,或乾脆拿前集畫面充數,但為數不多的特寫鏡頭並不馬虎。尤其有幕疑似抄襲《異形》,讓躲藏在遺體內的飛行食人魚破膛而出,並殺害護士後破窗逃走的畫面,仍保留一定程度的恐怖效果。

參與《吃人魚2》的拍攝工作幾週後,德雷克因為與製片理念不合而被開除,讓卡麥隆莫名其妙變成導演候補的人選,這個天外飛來的驚喜令他躍躍欲試,就算這部電影與他期待的理想作品有很大的距離,多少也是牛刀小試的好機會。於是他在科曼極力反對之下,還是接下這個救火隊般的導演工作。讓此片成為他名義上的首部執導作品。

卡麥隆翩然降臨的好運,是《吃人魚2》的另一位日籍製片筑波久子大力提拔的結果。在筑波的眼中,卡麥隆「嗓門很大,但舉手投足充滿自信」,他很快融入以義大利人為主的工作團隊,帶領他們克服惡劣的拍攝環境,焚膏繼晷的接管前任導演留下的進度。

《吃人魚2》的故事發生在加勒比海的飯店,飯店的潛水教練安妮與分居的丈夫史帝夫,因一件神秘命案再度聚首。他們發現軍方製造了一批飛行食人魚,並設法在災害擴大前消滅這些實驗生物。同為「科曼學校」出身的德雷克意圖延續首集的諷刺調性。卡麥隆則試圖在迎合亞桑提「香豔刺激恐怖片」的要求之餘,摸索出自己的方向。事實上,筑波久子的確相當看好他,認為做事認真的卡麥隆一定能締造超越前集的優秀成果。

然而卡麥隆僅上工五天,就慘遭亞桑提開除。

對於卡麥隆遭開除的原因,至今雙方仍各說各話。也許他的完美主義造成時間與預算的浪費,或者他在某些環節上拒絕讓步,也可能如他戲稱的,由於現場佳麗眾多,按捺不住的亞桑提打算當導演「自肥」(亞桑提曾為此控告他毀謗)。不過亞桑提的確對他相當厭惡,也不止一次痛斥他自以為是。

目前最可信的理由是,亞桑提一開始就打算親自執導,只是礙於電影要有美國導演才能在北美上映的規定,才找了兩個新人當擋箭牌。畢竟他曾化名奧利佛.赫曼(Oliver Hellman)執導1977年的恐怖片《大章魚》(Tentacles),對此規定並不陌生。卡麥隆接下執導筒後,對亞桑提過於熱心的「技術指導」感到不安。宛如地下導演的亞桑提不但全程干預拍攝,甚至不讓卡麥隆修剪拍好的畫面。最後,當卡麥隆對此提出抗議,亞桑提也就順勢將他開除,自己坐上導演的位子。

被逐出片場,不代表卡麥隆就此認輸。尤其在看到慘不忍睹的成品後,他更是堅持在上映前,將這團「垃圾」修剪成勉強能看的東西。據說卡麥隆趁亞桑提在坎城時,強行闖入剪接室熬夜工作。也有一說認為卡麥隆瞞著亞桑提與投資人達成協議,允許他修改影片後以錄影帶的形式在其他國家販售,結果造成不同版本在市面流通。卡麥隆對這些說法一笑置之,但並未否認。

無論如何,這場搶救行動多少有點效果。今天我們看到的《吃人魚2》並沒有想像中的糟糕。它的剪接混亂,但不至於牛頭不對馬嘴。它的特效廉價,但血腥效果並不含糊。整體來說,它保留了德雷克的幽默感、卡麥隆的科幻情懷,以及亞桑提要求的情色風格。它是部無趣的電影,卻仍有可觀之處。《恐怖旅社》的導演艾利.羅斯(Eli Roth)就曾坦承對它的欣賞,可說是少數給予好評的觀眾中最具份量的一位。

2010年,科曼領取奧斯卡終身成就獎時曾勉勵後進「勇敢的賭一把」,這話顯然不是講給當時的卡麥隆聽的。他完全沒想到《吃人魚2》竟然會變成人生中最恐怖,也最令人沮喪的一頁。事後他要求將自己從工作人員名單除名,卻事與願違。他的名字仍被硬塞在導演一欄,迫使這位僅參與兩週拍攝工作的菜鳥導演,面對電影上映後排山倒海的劣評。

這個慘痛的經驗令卡麥隆大受打擊。不過他仍有兩個寶貴的收穫。第一是體認到自行籌措拍攝資金,免於仰人鼻息的重要性,第二則是與飾演史帝夫的蘭斯.漢里克森(Lance Henriksen)建立的珍貴情誼。卡麥隆很欣賞這位硬漢演員,甚至想過讓他飾演《魔鬼終結者》的殺手機器人,不過並未如願。

或許《吃人魚2》留下的陰影,也間接造就了日後被稱為「片場暴君」,且對作品的細節要求一絲不茍的卡麥隆,而他的作品裡總是出現孤獨的戰士,為了守護心愛的事物與強悍的敵人對抗,即使孤立無援也絕不屈服。

卡麥隆現在已釋懷不少。他與亞桑提依然水火不容,卻認為這是「無奈但有意義」的經驗。考慮到他人生的下一個轉捩點,這個發言顯然話中有話。

卡麥隆在《吃人魚2》上映後時常做惡夢,他不斷看到一個抓著菜刀的機械軀幹在火焰中蠕動。於是他決定將這個形象化為不消滅目標絕不罷休的機械殺手。

這個形象,與它後來開創的影史傳奇,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卡麥隆繪製的「魔鬼終結者」概念圖

卡麥隆繪製的「魔鬼終結者」概念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人狼屋的電影珍奇櫃
6會員
20內容數
歡迎來到人狼屋的電影珍奇櫃,這裡會聊各種電影,台灣的電影老文獻,與各種有趣的收藏。我在「電影神搜」與其他刊物所刊登的文章也會移到這裡。
2025/09/14
紐西蘭演員山姆尼爾(Sam Neill)詮釋的格蘭博士與其說是對孩子缺乏耐心的學者,倒不如說是極端投入喜愛的事物,絕不原諒任何人污衊踐踏的偏執狂。這與《侏羅紀公園》兼具童趣冒險及黑色幽默的劇本,可說一拍即合。
Thumbnail
2025/09/14
紐西蘭演員山姆尼爾(Sam Neill)詮釋的格蘭博士與其說是對孩子缺乏耐心的學者,倒不如說是極端投入喜愛的事物,絕不原諒任何人污衊踐踏的偏執狂。這與《侏羅紀公園》兼具童趣冒險及黑色幽默的劇本,可說一拍即合。
Thumbnail
2025/09/13
對1950年代以前的觀眾來說,電影的開場畫面就像典禮的致詞,雖然不可或缺,卻單調且缺乏想像力。然而視覺藝術家索爾.巴斯(Saul Bass)徹底改變了遊戲規則,讓片頭成為勾起消費者慾望的產品宣傳,而非產品包裝紙般可有可無的附屬品。但他還不知道史丹利庫柏力克將是他生涯中難纏的剋星。
Thumbnail
2025/09/13
對1950年代以前的觀眾來說,電影的開場畫面就像典禮的致詞,雖然不可或缺,卻單調且缺乏想像力。然而視覺藝術家索爾.巴斯(Saul Bass)徹底改變了遊戲規則,讓片頭成為勾起消費者慾望的產品宣傳,而非產品包裝紙般可有可無的附屬品。但他還不知道史丹利庫柏力克將是他生涯中難纏的剋星。
Thumbnail
2025/09/12
2025年,時代雜誌、紐約時報與BBC的專欄作者,不約而同的呼籲影藝學院的評審摒棄成見,給予恐怖片更多掌聲。這些文章除了聲援獲得五項大獎提名的《懼裂》,也提及《異教詭屋》與《吸血鬼諾斯費拉圖》等遭受冷落的遺珠。即使恐怖片的藝術成就已逐漸受到矚目及肯定,至今被提名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電影仍寥寥可數。
Thumbnail
2025/09/12
2025年,時代雜誌、紐約時報與BBC的專欄作者,不約而同的呼籲影藝學院的評審摒棄成見,給予恐怖片更多掌聲。這些文章除了聲援獲得五項大獎提名的《懼裂》,也提及《異教詭屋》與《吸血鬼諾斯費拉圖》等遭受冷落的遺珠。即使恐怖片的藝術成就已逐漸受到矚目及肯定,至今被提名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電影仍寥寥可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部很久以前就聽說非常有名很好看 不過電影懶人如我 從來沒看過 看了一下時間 竟然也是七年前的動畫片了驚驚 結果因為今年工作上的需求 所以逼著自己把這部看完了 邊看邊覺得真是應景 最近鬼門開、中元節要到了 這時候看墨西哥亡靈節的電影 也是不錯的選擇 我還真會選呢~~ 看完之後......
Thumbnail
這部很久以前就聽說非常有名很好看 不過電影懶人如我 從來沒看過 看了一下時間 竟然也是七年前的動畫片了驚驚 結果因為今年工作上的需求 所以逼著自己把這部看完了 邊看邊覺得真是應景 最近鬼門開、中元節要到了 這時候看墨西哥亡靈節的電影 也是不錯的選擇 我還真會選呢~~ 看完之後......
Thumbnail
這是我第二次透過大螢幕進入貝拉塔爾的世界,重複的勞動,在長鏡頭的直視下,每一個瑣碎、無聊的步驟都是時間的重量。末日降臨,屋外不斷地刮起大風,彷彿要將這塊荒蕪之地陷入絕境,在這一成不變的空間裡,老人和女人照樣起床整理、吃飯、工作,沒有出現任何反抗的、救贖的想法,彷彿是隻失去行動能力的馬,就算活著,
Thumbnail
這是我第二次透過大螢幕進入貝拉塔爾的世界,重複的勞動,在長鏡頭的直視下,每一個瑣碎、無聊的步驟都是時間的重量。末日降臨,屋外不斷地刮起大風,彷彿要將這塊荒蕪之地陷入絕境,在這一成不變的空間裡,老人和女人照樣起床整理、吃飯、工作,沒有出現任何反抗的、救贖的想法,彷彿是隻失去行動能力的馬,就算活著,
Thumbnail
故事聚焦在末日當頭的兩人一貓,非但沒有驚慌逃竄至逃生地點,反而在倉皇的人群中堅定逆行,試圖在死前完成心願清單的最後一項。這個故事前提乍看之下沒什麼問題,但電影實際看下來卻漏洞百出。
Thumbnail
故事聚焦在末日當頭的兩人一貓,非但沒有驚慌逃竄至逃生地點,反而在倉皇的人群中堅定逆行,試圖在死前完成心願清單的最後一項。這個故事前提乍看之下沒什麼問題,但電影實際看下來卻漏洞百出。
Thumbnail
「用影相說話」的拍攝原則、「有故事的反派」的人物設定、「不要按照順序說故事」的敘事技巧,「創造反思的空間」增添作品深度與餘韻;這些好作品該有的元素,或許只要是個資深的追劇仔就有能力侃侃而談。然而,能像《亡命機劫》將這些元素完美組合的作品並不多見。
Thumbnail
「用影相說話」的拍攝原則、「有故事的反派」的人物設定、「不要按照順序說故事」的敘事技巧,「創造反思的空間」增添作品深度與餘韻;這些好作品該有的元素,或許只要是個資深的追劇仔就有能力侃侃而談。然而,能像《亡命機劫》將這些元素完美組合的作品並不多見。
Thumbnail
感覺這部也進入卡關期。劇情有點推不開,明明就是有大綱跟後續故事的,也是會寫到卡卡頓頓的時候。
Thumbnail
感覺這部也進入卡關期。劇情有點推不開,明明就是有大綱跟後續故事的,也是會寫到卡卡頓頓的時候。
Thumbnail
史坦頓.卡萊爾(布萊德利·庫柏 飾演),父親病逝後,他放火燒掉房子跟父親遺體。 揹起行囊搭長途公車在終點站下車,漫無目的隨人潮走入正在演出的馬戲團, 團長正吆喝群眾親眼見證毛骨悚然驚世奇觀的最後機會, 快進來一探究竟,看看是人是獸? 經由歐美兩地頂尖科學家驗證過,判定為人類的生物, 能連續
Thumbnail
史坦頓.卡萊爾(布萊德利·庫柏 飾演),父親病逝後,他放火燒掉房子跟父親遺體。 揹起行囊搭長途公車在終點站下車,漫無目的隨人潮走入正在演出的馬戲團, 團長正吆喝群眾親眼見證毛骨悚然驚世奇觀的最後機會, 快進來一探究竟,看看是人是獸? 經由歐美兩地頂尖科學家驗證過,判定為人類的生物, 能連續
Thumbnail
這次皮克斯似乎認知到觀眾不再買單的因由,拋開了導演的自傳故事和心理投射,捨棄了刻意觸及到的社會議題,回歸以天馬行空的幻想和扣人心弦的故事來營造最質樸、最純粹的情感共鳴。
Thumbnail
這次皮克斯似乎認知到觀眾不再買單的因由,拋開了導演的自傳故事和心理投射,捨棄了刻意觸及到的社會議題,回歸以天馬行空的幻想和扣人心弦的故事來營造最質樸、最純粹的情感共鳴。
Thumbnail
人的一生,有無數次的「第一次」,有些自己會記得,有些是別人會記得,有些是開心的,有些是感到驕傲的,有些是傷心難過的,更有些是椎心之痛,在記憶裡留下永難抹滅的痕跡。有些是令人驚豔,在腦海裡刻下無法磨滅的記憶,例如說我在英國看的第一部電影,就是如此。
Thumbnail
人的一生,有無數次的「第一次」,有些自己會記得,有些是別人會記得,有些是開心的,有些是感到驕傲的,有些是傷心難過的,更有些是椎心之痛,在記憶裡留下永難抹滅的痕跡。有些是令人驚豔,在腦海裡刻下無法磨滅的記憶,例如說我在英國看的第一部電影,就是如此。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