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來自 LINE TODAY 的新聞,主角是台灣 10 歲小學生「海馬」,因為開發 「記帳神器」APP 爆紅,甚至登上「2025 生成式 AI 年會」。整理重點如下:
🔑 事件亮點
- 最年輕 APP 開發者
海馬 9 歲時完成「記帳 APP」上架,還能直播展示程式設計過程,圈粉無數。 - 程式開發歷程
- 從幼稚園玩 Switch 的「程式設計遊戲」啟蒙。
- 全家出國時,發現記帳工具不好用 → 決定自己做。
- 雖然打字慢、英文有限,但仍靠早晨時間「手刻程式碼」完成。
- 作品包含「9 歲記帳 APP」、「番茄鐘」、「2048 遊戲」(5.5 小時完成,下載近萬次)。
- AI 助力
- 以前做一個功能要 2 週,現在用 Claude AI → 一天就能完成。
- 對資料庫等繁瑣功能幫助特別大。
- 直播+分享
- 常在 YouTube/threads 直播寫程式。
- 強調「程式真的是我自己寫的」,以真實力吸粉。
👨👦 家庭教育
- 爸爸劉育嘉是科技圈人士,從不強迫孩子,只是打造「自由提問、寓教於樂」的環境。
- 培養方式:
- 疫情期間開始拆電腦、練技能。
- 規定螢幕使用不超過半小時,兼顧健康。
- 教養理念:
- 「我們對人都不會完全信任,對 AI 更應該保留懷疑。」
- 爸爸認為孩子不是天才,關鍵是「讓小孩在 AI 時代專注於自己興趣」。
📈 意義
- 孩子的興趣+AI 工具+正確教養環境 = 爆發力十足的學習與創造。
- 海馬展現的不只是「小天才」,更是 AI 時代教育模式 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