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題:欲望無窮,資源有限
✦ 小說場景切入
時間:週四 20:12 總行 · 授信部
夜班的冷氣聲像一種背景噪音。
祺倫盯著螢幕,游標閃爍。林悅在旁邊留下短短一句:
👩🏻💼 林悅(備註):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這些交易永遠不會停止?因為人的欲望永遠比資源多。這不是職場問題,這是經濟學第一條定律。」
✦ 思考點
- 欲望無窮:無論是金錢、地位、時間,大家總覺得「還不夠」。
- 資源有限:工時有限、資金有限、制度也有限。
- 衝突:就是因為這兩者的差距,才會有選擇、掙扎、甚至交易上的黑洞。
👉 在故事裡,黃協理守著授信部的流程,因為制度要分配有限的資金;祺倫盯著數據,是在判斷哪裡有人把「無窮的欲望」塞進去。
✦ 林悅的公式小抄
經濟問題=欲望>資源經濟問題 = 欲望 > 資源經濟問題=欲望>資源
當「需求」大於「能提供的」,就會出現選擇。
經濟學的全部,其實就是:如何在有限資源下做最好選擇。
✦ 入門思考題
祺倫收到一份額度申請:
- 客戶想要的貸款額度:5 億(欲望)。
- 部門能批出的上限:3 億(資源)。
問題:
這個落差代表什麼?
👉 答案不是「差 2 億」,而是:有限的資源必須被分配,剩下的欲望會轉向其他途徑(需求>供給)。這就是經濟學裡的「稀少性」。
在貸款業務中,超額需求會引發一系列的挑戰,需要銀行或金融機構巧妙應對。
- 客戶關係管理:客戶期望獲得 5 億,但實際只得到 3 億,這可能導致客戶不滿。如果處理不當,可能會損害客戶關係,甚至讓客戶轉向其他金融機構尋求全額貸款。
- 業務競爭加劇:當一個客戶的需求無法被單一機構滿足時,他們會尋求外部資源。這可能讓其他銀行有機會介入,導致該客戶的業務流失。
- 潛在的風險轉移:如果客戶因資金不足而轉向其他高風險或非正規的融資管道,可能會增加其財務風險。這間接也會影響到銀行已提供的 3 億貸款的安全性。
- 內部資源配置與決策:面對超額需求,銀行需要更審慎地評估每個貸款申請。由於資源有限,部門必須制定更嚴格的標準,決定哪些專案能優先獲得資金,這也增加了內部決策的複雜性。
- 信譽與市場定位:如果銀行經常無法滿足客戶的核心需求,長此以往,可能會影響其在市場上的信譽和競爭力。
👩🏻💼 林悅提醒:
「當你理解『欲望無窮、資源有限』,你就不會再驚訝:為什麼永遠有人在鑽制度漏洞,因為那就是資源分配後,剩下的慾望出口。」
完整多語版本(英文、日文、韓文、法文、德文、越南文、印尼文、俄文、阿語)請見: 👉 [方格子|裂縫協議 多語言專案入口]
ER|方格子 vocus
https://vocus.cc/article/68cd43f4fd89780001a808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