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咖啡館到書店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原發文日期:2025/01/03)

新年的第三天,我在咖啡香中思考出版與咖啡這兩個產業,看似毫無交集,卻有著相似的現實挑戰。

我來到與『國家書店』共用空間的『某咖啡』,與身為店長的朋友聊聊。朋友過去是編輯,轉行咖啡師多年,對出版與咖啡兩個產業都有深入了解。我們的對話不知不覺間變成了一場跨產業的交流(笑)。

其中幾個觀點特別讓我印象深刻,雖然有些可能是老生常談,但正因為重要,才值得時時反思與提醒自己。

1.

對於新人來說,僅僅懷抱熱情或喜愛,可能很快就會被產業的現實擊潰。

咖啡產業常給人浪漫的想像,覺得咖啡師的工作很帥氣,但其實,咖啡廳每天開門,最先面對的是賠錢的壓力。如何賣出每一杯咖啡,是經營者的日常思考。如果僅僅喜歡喝咖啡,那何不簡單享受咖啡,為什麼一定要選擇進咖啡廳工作?

出版業的現實也同樣不易。在書店工作,除了應對進退書、簽收進貨、幫客人找書,有時候整天忙碌後,可能一本書也賣不出去。這種理想與現實的落差,是每個想進入這些行業的人必須正視的第一課。

2.

咖啡與出版的共通挑戰,是如何讓更多人跨越門檻,體驗其中的美好。

咖啡的挑戰更明顯:不喝咖啡因的人幾乎不會嘗試。但朋友用創意命名為每一杯咖啡賦予故事,例如:「國王的西西里」「琴非得已」這些名字,勾起了人們的好奇心,讓人忍不住想一嚐。

更有趣的是,過去的一系列水果特調,名字更是充滿巧思:

啡檸莫屬:希望成為你心目中的唯一。

梨不咖你:喝了就會愛上這種新風味。

莓完莓了:喝到停不下來。

芒不過來:費工費時,老闆忙到懵。

甚至連店名「某咖啡」都有深意。朋友受訪時曾說:「甘+木=某,古時候這字指的是樹上酸甜的果實,而咖啡果實正是如此,這個名字自然成了咖啡的代名詞。」

3.

每個產業都有熱心推廣者,也有對這些行為持批評態度的人。

推廣者會在不同場合推廣咖啡文化,甚至結合在地故事出書分享,但仍然有人批評這些行為是「繡花拳」,認為不如把咖啡煮好。同樣,在推廣出版產業透明化的過程中,也常被質疑不專注於賣書。

事實上,這些行為沒有絕對對錯。推廣者與批評者的立場不同,但目標一致:為了產業更好。每個人只需在自己的方向上努力,無需彼此苛責。

4.

咖啡和出版的推廣方式雖然不同,但目標一致:找到更多支持者。

咖啡可以透過訂閱制讓人穩定喝到好咖啡;出版業則以市集、活動、複合經營吸引客人。例如,小小書房和郭怡美書店推出的「沃土計畫」,讓國小學生走進書店,挑選一本最感興趣的書,從小建立與閱讀的連結。

󠀠󠀠咖啡難以從小培養習慣,但閱讀卻可以。這是出版業的一大優勢,也是值得努力的方向。

5.

無論是咖啡還是出版,最終的挑戰都圍繞著如何讓消費者甘心掏錢買單。

開店一整天可能賣不出一本書或一杯咖啡,但對消費者來說,他們可以不關心你的成本結構。他們可以只在乎,這本書是否便宜、這杯咖啡是否好喝。這就是現實,也是每個從業人士必須面對的真相。

在咖啡香中聊出版,在書香中談咖啡,這兩個看似毫不相關的產業,其實有著許多共通之處。最終,它們的核心都是如何與人心連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我在出版業上班
14會員
41內容數
「我在出版業上班」團隊,熱愛圖書出版產業,致力於用創意與專業,探索書籍和行銷的無限可能。從內容企劃到跨領域合作,希望用獨特的視角和多元的思維,為產業注入更多活力。 行銷/企劃/活動/講座/相談/顧問 合作請洽|workinginpublishing891006@gmail.com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今天烘測試豆,來簡單聊聊咖啡好了。 其實我發覺現在自己很少在網上聊咖啡,實在是網路上可以找到的處理咖啡方式百百種,什麼滴注法、一刀流、兩段式、三段式、四段式、斷尾沖、全收法、定時法。每個咖啡師都有自己的手路,就連自己的手法都會推翻過去的論點,所以也不用太拘泥於非得如何沖咖啡,摸索出一個自己覺得風味
Thumbnail
今天烘測試豆,來簡單聊聊咖啡好了。 其實我發覺現在自己很少在網上聊咖啡,實在是網路上可以找到的處理咖啡方式百百種,什麼滴注法、一刀流、兩段式、三段式、四段式、斷尾沖、全收法、定時法。每個咖啡師都有自己的手路,就連自己的手法都會推翻過去的論點,所以也不用太拘泥於非得如何沖咖啡,摸索出一個自己覺得風味
Thumbnail
本文分享《非常咖啡店》一書中的體悟,像咖啡一樣細品生活中的溫暖、幸福與魅力,帶給讀者正向的心靈啟發和生活態度。
Thumbnail
本文分享《非常咖啡店》一書中的體悟,像咖啡一樣細品生活中的溫暖、幸福與魅力,帶給讀者正向的心靈啟發和生活態度。
Thumbnail
最近外拍都快中暑了 拍片遇到咖啡店是最開心的事 剛好需要採訪工程附近的店家 趁機喝一杯咖啡 順便請教老闆一些咖啡的知識 影片內容是閒聊的過程 我喜歡咖啡 但是並沒有認真研究咖啡 看老闆手沖咖啡這麼講究 才知道原來所有的元素都是影響咖啡美味的要點
Thumbnail
最近外拍都快中暑了 拍片遇到咖啡店是最開心的事 剛好需要採訪工程附近的店家 趁機喝一杯咖啡 順便請教老闆一些咖啡的知識 影片內容是閒聊的過程 我喜歡咖啡 但是並沒有認真研究咖啡 看老闆手沖咖啡這麼講究 才知道原來所有的元素都是影響咖啡美味的要點
Thumbnail
透過探尋咖啡的多樣性及味蕾與心靈的記錄,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在2017年用手沖咖啡的體驗,以及在大型連鎖店品嘗世界各地咖啡的故事。無論是咖啡文化、社會事件或個人生活,皆以咖啡為主軸,尋求寧靜與力量。
Thumbnail
透過探尋咖啡的多樣性及味蕾與心靈的記錄,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在2017年用手沖咖啡的體驗,以及在大型連鎖店品嘗世界各地咖啡的故事。無論是咖啡文化、社會事件或個人生活,皆以咖啡為主軸,尋求寧靜與力量。
Thumbnail
2016年是精品咖啡愛好者的重要轉折點,這篇文章以個人經驗為主軸,描述了精品咖啡對生活的改變。從品嚐臺灣同事送的精品咖啡掛耳包,再到星巴克Reserve™的獨特體驗,作者逐漸瞭解咖啡的多樣性和故事。文章中介紹了從哥倫比亞聖奧古斯汀到巴拿馬卡門莊園的資訊,並解析精品咖啡市場在香港臺灣的發展情況。
Thumbnail
2016年是精品咖啡愛好者的重要轉折點,這篇文章以個人經驗為主軸,描述了精品咖啡對生活的改變。從品嚐臺灣同事送的精品咖啡掛耳包,再到星巴克Reserve™的獨特體驗,作者逐漸瞭解咖啡的多樣性和故事。文章中介紹了從哥倫比亞聖奧古斯汀到巴拿馬卡門莊園的資訊,並解析精品咖啡市場在香港臺灣的發展情況。
Thumbnail
飲進嘴裡的是咖啡, 咽入喉嚨的是人生, 筆下產出的是咀嚼後的人生偶得。
Thumbnail
飲進嘴裡的是咖啡, 咽入喉嚨的是人生, 筆下產出的是咀嚼後的人生偶得。
Thumbnail
下午茶 這是我的下午茶,通常午覺起來朋友就會沖上一杯咖啡,附上幾樣小餅乾或者蛋糕,就這樣。聽些音樂,喝點咖啡,有時候看部落格上的文章或是YT上的影片,畫些畫,總之 不重複一定什做甚麼,但咖啡一定是有的。 靜下心來 以前比較常會為了喝咖啡往外跑,找咖啡廳喝特定的咖啡,但說實在的,實在太麻煩了。光
Thumbnail
下午茶 這是我的下午茶,通常午覺起來朋友就會沖上一杯咖啡,附上幾樣小餅乾或者蛋糕,就這樣。聽些音樂,喝點咖啡,有時候看部落格上的文章或是YT上的影片,畫些畫,總之 不重複一定什做甚麼,但咖啡一定是有的。 靜下心來 以前比較常會為了喝咖啡往外跑,找咖啡廳喝特定的咖啡,但說實在的,實在太麻煩了。光
Thumbnail
最近在跟同事撰寫烏來的企劃,把資源一個一個梳理。協會發起也遞交出去,感恩各個專業領域的前輩們一起發起。而過年期間都一直在構想偏鄉有機書店的模式能快點成型,讓這裡的文化共識能更凝聚。 然後,今日意外在山上時認識一位健談的老闆。 同事們各種羨慕我的工作下午茶,一杯花香淺焙咖啡,加上老闆親自做的低卡布朗
Thumbnail
最近在跟同事撰寫烏來的企劃,把資源一個一個梳理。協會發起也遞交出去,感恩各個專業領域的前輩們一起發起。而過年期間都一直在構想偏鄉有機書店的模式能快點成型,讓這裡的文化共識能更凝聚。 然後,今日意外在山上時認識一位健談的老闆。 同事們各種羨慕我的工作下午茶,一杯花香淺焙咖啡,加上老闆親自做的低卡布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