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想過—投資與人生的勝負,往往不在於「你做對了多少事」,而是「你少做了多少蠢事」?
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留下兩句看似簡單,卻蘊藏滿滿智慧的箴言: 「不做蠢事,活得更久」、「每天睡覺時,比起床時聰明一點」
聽起來很樸實無華,甚至會覺得無聊,但這兩句話,卻能當作投資與人生的最高指導原則
一、不做蠢事,比做對事更重要
多數人追求的是「預期下一個大機會」、「一次翻倍的暴利」,卻忽略了:人生與投資中的最大敵人,其實是自己。- 投資裡的「蠢事」:追高殺低、重壓單一股票、借錢炒作,甚至聽信「明牌」
- 人生裡的「蠢事」:熬夜透支健康、衝動消費、過度比較、被情緒牽著走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以上所謂的「蠢事」通常都會讓自己陷入焦慮的狀態,而且殘酷的地方在於:錯誤的代價,往往比正確的回報來得更快、更重!像是投資錯誤導致傾家蕩產、透支健康導致久病臥床、過度比較導致憂鬱...等,所以聰明人並非一味追求「做對」,而是盡力避免「做錯」。
二、每天進步一點點,讓複利效應展現力量
蒙格的第二句話—「每天睡覺時比起床時聰明一點」,揭示了學習與成長的複利力量,也可以參考我之前的文章人生必修課:投資自己,報酬率遠超你的想像!
很多人以為,成長需要大跨步,跳脫舒適圈,其實沒有大家想的這麼困難:
- 可以是每天讀看10 頁書,十年後就是一座圖書館
- 可以是每月投資 1000 元,看起來微不足道,但 20 年後,複利會讓你驚訝
- 可以是學習一個新觀念或新技能,就像你正在看這篇文章一樣,時間拉長,就是拉開跟別人的差距
這些微不足道的行為,就是複利在生活與知識上的應用,重點不在於今天變得多聰明,而是確保自己在「慢慢變聰明」的道路上
三、投資與人生的共同心法
把查理·蒙格這兩句話放在一起,你會發現:
- 減法思維:避免致命錯誤,守住本金與健康
- 加法複利:每天微小的進步,積累時間,產生巨大改變
很多人會輸在第一點—急功近利,不停踩坑,也很多人又輸在第二點—做什麼事都只有三分鐘熱度,無法堅持下去。
蒙格的智慧是:不要幻想一步到位,而是靠減少錯誤、持續累積,最終穩穩走到別人到不了的地方,分享一句我自己很喜歡的話,同時也是我的座右銘:
「用我的日積月累,換你的望塵莫及」
結語:你的下一步
所以,與其追問「如何快速變有錢?」、「如何快速大進步?」
不如先問自己:
我能避免哪一個常做的蠢事?我今天比昨天多學到什麼?
最後我想請你在留言區寫下:
你最近一次犯的「蠢事」是什麼?以及你打算怎麼避免再發生?
你最近有沒有學到新的知識或技能?你覺得你有決心持續精進自己嗎?
(勇敢誠實,這就是進步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