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很多人會想:「薪水不高,哪有錢投資?」
當你每個月領著不高的薪水,看著房租、餐費、交通費,覺得生活已經緊繃到喘不過氣,更別說存錢或投資了。這時候,如果有人告訴你:「投資自己」,你可能會覺得這只是個好聽的口號而已。
但我想用這篇文章想帶你換個角度思考:在薪水不高的階段,「投資自己不是選擇題,而是最聰明的必修課。」而且這筆投資,不需要大筆資金,但它的報酬率,卻遠超乎你的想像!
暖身思考題:
在文章正式開始之前我想先請你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 為什麼薪水低,更要「投資自己」?
- 如果你現在有 5,000 元,你會投資在技能、健康,還是人脈?為什麼?
- 你最近的一筆花費,有沒有其實算是「投資」而不是「消費」?你能分辨出來嗎?
低成本、高報酬的「自我投資」清單+實戰教學
一、知識與技能
- 閱讀:利用圖書館或二手書,打造你的知識庫,或是選購電子書也會比實體書來的便宜,還能省去收納空間
- 線上課程:從免費到付費,挑選高價值的課程,有些陷阱需要避開,例如:股票短線操作教學,因為這類課程通常價值不斐,而且實際操作會因個人心理狀態不同而有差異,也可能在上班時還要盯盤,導致工作沒做好甚至要加班,更不用提短線操作可能承受的心理壓力
- 證照考試:精準選擇能為你帶來實質加薪或轉職機會的證照
二、健康與體力
- 保持運動習慣:每天晚上出門慢跑,或是買瑜珈墊找影片做室內運動
- 均衡飲食:蛋、豆、魚、肉類都要吃,少油少鹽少糖,也盡量減少澱粉,或是只吃健康的澱粉,例如:五穀雜糧、地瓜...等
- 正念冥想:有很多免費影片教學,甚至可以買受大家推薦的線上課程,越來越多研究顯示,心理壓力是許多疾病的根本原因
三、人脈與圈子
- 參加講座或社群:結識各領域的人,建立你的支持網絡
- 主動請益:透過請教,加速你的成長
實例分析:投資自己比傻傻存錢更划算
1️⃣ 知識與技能學習→出乎意料的報酬率
以我自己為例,我之前從事業務性質工作時,上了一堂關於溝通的線上課程,當時我的月薪大概3萬,那個課程接近4千對當時的我來說有點小貴,但我還是決定買了,在學習完並實際應用之後,我的經常性薪水提高到了3.5萬,後續還因為這項技能,我的薪資還逐漸提高,那我們就只用3.5萬來計算看看報酬率
- 投入成本: $4,000
- 每月增加收入: $5,000
- 一個月回本,而且持續創造收益
- 光是一年的投資報酬率 = 5,000 × 12 ÷ 4,000 = 12,000%,這比股市、房市還要暴力!
2️⃣健康與體力→預防財務黑洞
一樣以我自己當例子,自從上大學後,運動時間越來越少,也開始肆無忌憚的亂吃,出社會之後更誇張,而且也忽視了壓力的影響,後來就因為時間的壓力騎快車出了車禍,野生了怪病住院好幾次,所以就算每個月多花 1,000 元健身、健康飲食或睡眠及壓力管理,少一次住院,就省下好幾萬的醫療費,這是最被現代人忽略也最重要的投資,而我在發生了許多事情後才意識到,希望讀者不要步上我的後塵
3️⃣ 人脈與視野 → 打破收入天花板
你永遠不會知道身邊的人會在什麼時候幫助到你,一樣是我的例子,工作期間時常會有意外的驚喜,不管是額外的收入或是實質上的幫助,只要你不與人交惡,經營好人脈只有好處沒有壞處,這觀點已經被說爛了,所以就不再贅述了
結語
投資自己不是一時的熱情,而是長期穩定的積累。當你開始將每一塊錢都視為能為未來創造價值的種子,你將會發現,人生的選擇權,將逐漸回到你手中,就像加薪的例子,這並非一次性的 bonus,而是持續性的收入增加,這筆投資,在短短幾個月就完全回本,並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持續帶來額外收入,這就是投資自己驚人的高報酬,但也不是每次都可以這麼幸運,所以我要提醒你:投資自己要把眼光放在「未來可能的改變,不管是收入或支出」
別再猶豫了!現在就從這個月的薪水裡,撥出一個小小的預算,開始你的第一筆「自我投資」。可以是買一本想讀很久的書、報名一堂有興趣的線上課,或是為自己訂閱一個知識型頻道。行動,是改變的第一步。
你現在最想在哪方面提升自己?A. 學習技能 B. 健康管理 C. 建立人脈
👉 在留言告訴我你的選擇,看看大家的答案有什麼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