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現在依舊能影響我的生活、投資與工作的處世之道《蒙格智慧》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寫這本書的心得文時,曾經很猶豫想說之前已經寫過《窮查理的普通常識》《投資哲人查理蒙格傳》《蒙格之道》這三本書的分享,再加上這篇會不會太多,但是換個方式想,蒙格已經在去年2023年過世,之後要再分享他的書機會也不大,身為蒙格的粉絲就決定還是要將這本書記錄下來,反正我寫這種文章也是為自己未來想要複習某本書當下我閱讀時的感想而寫的。

蒙格除了和巴菲特共同出席波克夏的股東會而聞名外,他自己也先後擔任魏斯可金融公司與美日期刊的董事長,因此也會在這兩家公司的股東會上發言,而《蒙格之道》就是摘錄他在擔任每日期刊公司董事長時,在股東會上的內容,這本《蒙格智慧》則是他擔任魏斯可金融公司時期的談話。

或許會有人跟我一樣疑惑,這本書摘錄的年份是1987-2010年,距離現在最少也有14年之久,這麼久以前的問答還實用嗎?還有值得閱讀的價值嗎?結果我隨便翻開閱讀其中一頁後,發現就算是時隔14年,書內蒙格的智慧依舊對我們的生活有著極大的幫助,甚至驚嘆他的眼界居然如此廣闊。(又或許能說,歷史就是會不斷的重演)

raw-image

以下摘錄3段讓我最印象深刻,且直到現在依舊能運用在我生活、投資及工作各方面的內容。

承擔風險的前提

我們承擔風險的前提是我們能得到合理的報酬,而且風險機率小,即使風險發生,我們的淨資產也足以應付。

或許看到這段大家下意識會想到投資風險,當然蒙格也的確在談論保險公司的營運風險,不過我認為這個觀念也可以運用在我們所有生活之中。

像是我身邊也有朋友是完全沒有保任何保險的(當然車子強制險那種一定有),認為保險的費用只是會被保險公司賺走而已,其實要這樣想也沒問題,可是我認為保險的用意就如同上面承擔風險的前提一樣,如果你是個就算發生任何意外,你的財富也可以幫你支應這些意外的損失,那麼你不願意保保險就沒問題,你可以承擔這個風險,可是如果我們只是一般人,無法承擔風險那麼就應該要有好的保險。

除了保險外,這個觀念也能運用在人生很多選擇上,像是很多人會很猶豫要不要換工作,如果換工作後的報酬比現在工作好,又或者就算之後失敗你也有其他備案(像是大不了回到原本公司或是有一技之長能找到其他工作),那麼就擁有承擔風險的能力。

 

為什麼會那麼多人被龐氏騙局騙

我認為這是一個觸及人性的問題。面對這麼瘋狂的事情,這些有身份、有地位、頭腦聰明的人為什麼突然變得這麼愚蠢?
這場騙局利用心理學所說的『社會認同』現象,看到兩、三個人帶頭這麼做而且奏效,其他人就相信了。『畢竟如果連高盛董事長都參加,那一定就沒問題』。不自己思考,而是盲目地跟著別人行動,這是一種非常危險的思考方式。

蒙格回答這個問題時是1995年,直到現在2024年都要30年了,不久前我才看到有76歲的老父親被騙走3000萬房子,當事人就是陷入收益高的騙局之中,再加上去年im.B詐騙案裡面有很多醫生等高收入份子,就不免感慨,過了這麼多年,蒙格的智慧依舊管用。

 

蒙格的基本人生哲學信仰

我們在所說的話或所寫的文字中,都企圖做到這一點:對理智的追求。然而,我們沒辦法精煉的表達出來。如果你要我們把全部的人生智慧濃縮成一句話,我們做不到。
在前人的總結中,也許說得最精闢的是佛陀。佛陀說:『我只教一件事,我教的是人類痛苦的根源,以及如何避免一部分痛苦。』這不是佛陀的原話,不過大意是這樣。
這就是我的智慧之道。換句話說,如果你四處尋找不痛苦悲傷的方法,嘗試避免它,而當你遇到無法避免的悲傷時,你也學會如何解決處理它,這就是智慧。
為了避免悲傷,你必須知道悲傷的原因。
佛陀說的就是理智,佛陀教導的處世智慧非常理智。

最後有人提到:人活著確實不容易,人生太難了。

不是的。看透悲傷的根源,人可以脫離苦海。換句話說,知識非常有用,對人生的理解多幾分,人生活中的苦楚就少幾分。


最後,我不否認上述最後一段是我私心納進來的,我太喜歡這一段跟佛法有關的內容,身為佛教徒我也一直在尋找這種智慧,我時常在蒙格的回答中看出他的智慧,這些智慧就如同我前言所說,不只能影響我的投資,也能改變我對生活、工作種種看法。


155會員
170內容數
熱愛閱讀,現創作內容為:讀後心得、投資理財、課程心得及原創長篇小說。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451小依-你知道為何我被鎖在二樓無法下樓嗎?故事講述小依是個小學三年級的女孩,但因為數學障礙對數字及計算有困難。文中描述小依在學習過程中的挑戰、反應與挫折感等情況。同時提出數學障礙的問題以及對應的教學挑戰。文章涵蓋了小依面對困難的過程和堅持完成作業的故事...
Thumbnail
avatar
吳文炎
2024-05-03
《慾望城市》在有無限選擇的城市,有時沒有比知道妳只有一個選擇更令人愉快的了在現代都市生活中,人們面對無限選擇的同時,卻也越來越難瞭解自己需要的究竟是什麼。本文通過對《慾望城市》第一季的觀賞,探討了人際關係、心理學和親密關係等主題,反映出大城市中人們的孤寂和渴望。文章深度解析了角色凱莉對於愛情的執著和追求,賦予了讀者對於愛情和人際關係的新思考。
Thumbnail
avatar
愛鈴|愛你的靈魂
2024-04-28
醫療筆記EP57-你知道自己是否對藥物過敏嗎?一線生命跡象就在自己掌握在臨床上,我們施打藥物除了是幫病患治療之外,最重要的是還需要知道患者對藥物是否有過敏,我的習慣是在注射藥物前還是會問患者是否對藥物過敏,畢竟注射藥物就是一種風險,那麼~故事就開始延續了
Thumbnail
avatar
醫療金筆客
2024-03-04
醫療筆記EP43-血糖低不危險嗎?你不知道的急救就在低血糖發生(臨床筆記之實況篇) 國人的三大疾病裡面,不外乎就是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而我覺得問題最多的還是在於高血壓及糖尿病的自我監測,因為藥物的影響,是需要評估及調整的,而學習的量血壓和驗血糖,卻是很多患者不願意學習的情況,而這種案例就會非常多。
Thumbnail
avatar
醫療金筆客
2024-01-10
如果有兩個門,通往一個會死,另一個會活,現在有兩人,一個說謊,一個誠實,要如何問一個問題然後知道通往活的路?除了上述方法之外,還有一個相似的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該方法如下: 首先,要求兩人區別出自己是誰,誰是謊言的人。 接著,問其中一個人:「如果我問你通往生命的門在哪裡,另一個人會指向哪一扇門?」如果這個人是誠實的人,他會知道另一個人會指向通往死亡的門,所以他會指向通往生命的門。如果這個人是說謊的人
avatar
沈祐丞
2023-08-14
創業就像在打怪..永遠不知道下一個挑戰是什麼最近遇到一連串意想不到的事件展開,包括執行到一半且已經掛件的案件地主賣掉土地,新的地主想了解建案是否持續做下去或不做. 另一案的老闆對於建築法規有疑問,必須很努力的一條一條法規解釋讓老闆充分了解. 我每每遇到一個問題,都秉持的精神面對它解決它! 這邊分了幾個課題: 1.原地主問我: 建案已經掛件,地
avatar
Irene Chuang
2022-10-29
未來的路,被我造得筆直,但另一頭,就像心虛在掩飾什麼而刻意複雜化,我知道,沒有一條路,從頭至尾走起來如此我的第一個工作,曾經毅然想去海外試試,可能到中國大陸的江蘇昆山或廣東東莞,比台灣多20%的本薪,包食宿,一整年算起來可以比台灣多50%的收入,如果我一個月存下3萬台幣,更拚一點的話,2年可以存100萬,很快就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avatar
看貓無點
2022-08-16
現在才知道青年創業貸款是企業貸款的一種ㄟ「企業貸款是指企業為了生產經營的需要,企業法定代表人向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按照規定利率和期限的一種借款方式」←網路上找到的定義說明   沒錯~我就是這麼沒常識>< 直到昨天我聽我前同事說他去辦了青年創業貸款才知道… 原來青年創業貸款也是企業貸款的其中一種   事情是醬子滴~我這個前同事叫阿凱,從我認識
avatar
森森
2021-02-03
渴望擁有另一伴?在那之前,幾件小事你應該先知道…在渴望擁有伴侶之前,先與自己談場感情吧!感情是生活的調味,但不會是必加的。自身的湯底溫順清淡也好、微辣爽口也好,用心生活、慢慢地嘗試,才能在對的時機加上調味,豐富一切。
Thumbnail
avatar
Chel
2020-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