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的不是擁有太少的人,而是渴望更多的人—塞內卡
老實說,我很少去羨慕別人擁有什麼,反而更常檢視自己真正需要什麼。
不是我多麼清心寡慾,而是我享受簡單的日子、適度的人際關係、自然的原型食物、單純的興趣。
每天讓心保持平靜,避免不必要的情緒波動,是我給自己的生活目標。
很多時候,我們容易被周遭的價值觀影響,以為「和大家一樣」才算幸福。
但其實,幸福應該由自己定義,而不是交給別人來替你規劃。
我的選擇:
- 喜歡閱讀,也習慣一年安排一次小旅行。
- 買衣服放在購物車,等折扣或換季出清才下單。
- 保養品不是看品牌,而是看成分是否適合自己。
- 保持正常作息、不菸不酒、不碰冰品,少吃刺激性食物。
- 靠固定運動與瑜伽,讓身體維持最佳狀態。
因為我明白,慢性病和醫療開銷是晚年生活的一大風險。與其年輕時揮霍健康,不如把當下的選擇當作對未來的投資。
我常提醒身邊的人:
- 越是美味的料理,往往對身體負擔越重。
- 活著不動,身體衰老得更快。
- 能坐不如站,能站不如走。
- 動怒是最不值得的行為——折磨的永遠是自己。
每次我這樣分享,朋友們總笑著回我:「妳真的很難脫單。」
但我想,能自在地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本身就已經是一種幸福。

“It is not the man who has too little, but the man who craves more, that is poor.” — Seneca
🌱 那麼,你呢?
在生活裡,你也有屬於自己的「簡單哲學」嗎? 歡迎在留言和我分享,也許你的方式能給別人帶來新的啟發。✨
每週我都會分享格言與反思,邀請您和我一起靜下心,思考人生的課題。
希望我的故事,能帶給大家一點勇氣與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