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敏的《藍色恐懼》
去年六月左右在台北華山,有今敏《藍色恐懼》的修復版上映,當時是好久沒見的朋友找我去看,不過因為我搞錯地點,以為是中山的光點,所以實際進到戲院已經開播一小段時間。今天在公視+平台再次觀賞後,補齊了前面的一小段劇情,也重溫了整部電影劇情。今敏的電影我只有看過《千年女優》,對於他的電影風格非常喜愛,儘管身邊的人認為表現手法太過重複相同片段,但我相信這就是電影讓「千年女優」四個字貫串《千年女優》所需的特色。
劇情推理初探
話說回第一次在華山觀看《千年女優》後和朋友認真討論了一番劇情,我的習慣是在記錄下自己的觀點的解析之前,不會去搜尋其他評論或者找電影分析。我最主要的理解是,劇中霧越末麻從偶像歌手轉行做演員後,所拍攝的節目《雙重束縛》的劇情和腳本,就是《藍色恐懼》中的「真實世界」,也就是說「長得和經紀人一樣的那個留美,患得雙重人格並殺害擔任模特兒的姊姊。並認爲《藍色恐懼》中的那個偶像歌手霧越末麻,才是他所真實的生活,藉此來轉化在脫衣舞廳被強姦的記憶,把一切遭遇變成自己正在拍攝電視劇的腳本。」。我相信這個說法應該無誤,因為在《藍色恐懼》劇中,這個論調得到很大的提示,每每我們觀眾被電影的虛實交錯表現繞得撲朔迷離時,鏡頭就會切進霧越末麻在劇場拍攝的場景,並且說出一句最能解釋剛才劇情的台詞,例如「瞳子醫生:『是解離式人格,換句話說就是雙重人格。』。」等語。
元素與劇情分類
《藍色恐懼》的電影簡介中有提到「偶像文化」、「媒體批判」、「心裡驚悚」元素,我們可以透過找出這些元素的所在之處,來區分哪些劇情段落是為了表達這些元素,哪些段落是在解釋劇情的情節。首先是「偶像文化」的元素,表現在霧越末麻從偶像歌手轉行這件事上,多次和經紀人留美姐、田所先生討論到「轉型較有發展性」,和媽媽通話「你不了解這個產業」,以及拍攝強姦戲劇本和拍攝寫真集需要「下更大的決心」但其實自己內心卻很艱難,掙扎於「不想辜負努力幫助他的人」。「媒體批判」則是以那些關注霧越末麻所屬的偶像團體「CHAM!」在書報攤拿著雜誌的評論。「心裡驚悚」則是在部落格網站「末麻的部屋」裡面有人鉅細彌遺的以日記形式,刊載著霧越末麻每天的行程和心情,這讓霧越末麻懷疑自己是不是被跟蹤或窺視。按照劇情來看,這是「末麻狂人」這位瘋狂粉絲的作為,因為末麻狂人表示自己都會收到「真正的霧越末麻跟他傳電子郵件」。為何要殺了霧越末麻
我的猜測是:「精神病院中的留美,讀過模特兒姊姊的日記,並在幻想自己是一位偶像歌手霧越末麻時,也融入了日記中的文字,讓自己幻想的劇情變成一種被恐怖跟蹤的情境。」在留美所幻想自己的偶像歌手霧越末麻世界中,有一個穿表演服的精靈會時不時說出真心話,並偶爾露出留美的臉,是為了讓留美的幻想,不要被現實中的解釋給打破。或許在留美患病期間,醫生或者其他人曾對他說「不要再幻想了!你才不是霧越末麻。」所以留美才會把這兩句話變成《雙重束縛》的經典台詞「幻想終究不會變成現實」和一直有一個留美想要取代他成為霧越末麻。
而那個殺人「末麻狂人」也是自己在發作殺人後,「偶像人格」對殺人這件事的否認。不過原先我對「末麻狂人」的解釋並不是很有把握。「末麻狂人」存在的目的,或者說殺人的動機,究竟是「留美在幻想裡,對利用偶像歌手霧越末麻的那些攝影師、劇作家報復」?還是「末麻狂人就是留美殺人時的自己」?我試著這樣想:
這位「末麻狂人」按照表演服小精靈的霧越末麻說法是任務失敗,而小精靈希望「末麻狂人」完成的任務,就是殺掉「末麻狂人」眼中的假霧越末麻,所以對於精神病的留美來說「殺人人格」或者以「末麻狂人」存在,都是證明自自己有雙重人格的最有力證據,所以為了維持幻想,必須將「殺人人格」或「末麻狂人」劃分到和穿表演服小精靈的霧越末麻同一陣營,變成「他們都會讓假霧越末麻取代我」的存在,如此一來留美的幻想就完整了。
我才是真的喔!
另外像是關於電影結尾,明星「霧越末麻」去精神病院探望留美,他們的到底關係在我第一次看電影的時候以為兩人是姊妹,因為嫉妒而幻想自己是對方,重看之後想起來留美的姊姊已經被殺,而認為自己是某個偶像明星的原因應該是作者對於「偶像文化」病態的一面而做的展現,前面所提「末麻的部屋」是留美讀過模特兒姊姊的日記,亦有另外一個可能是留美讀過真正的明星霧越末麻的部落格日誌,或甚至所謂的日記只是留美發病後對自己幻想的紀錄,有點像《探險活寶》中的冰霸王那樣。不論如何這個明星「霧越末麻」在最後一個鏡頭,從汽車後照鏡似乎像對著觀眾說:「我才是真的喔!」肯定不會是虛假的幻想了,對著觀眾說就好像終於謎底揭曉,或者請大家以此為基準去推理。
結語
既然大家無法像是觀看《名偵探柯南》那樣隨著劇情揭曉「真正的犯人」,不如我們就以輕鬆的角度來試著分析電影,畢竟所有的作品都是「作者已死」的情況展現在大眾眼前,各家分析必定有可以參照的觀點,太執著於「正統」反而失了趣味。就像我看《千年女優》對於不能接受情節表現的旁人,我雖然感到失望,卻也因此更珍視自己的觀點。我深信勤加思考,擁抱各種觀點,便可以更能體會所謂藝術的本質和貼合作者幽微的內心。祝福大家播放有益,觀影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