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從禮物變成人的完美試煉:《藍色恐懼(Perfect Blue)》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藍色恐懼(Perfect Blue),1997》改編自竹內義和(Yoshikazu Takeuchi)1991年的小說,動畫大師今敏(Satoshi Kon)得到自由修改劇本的允許後首部執導的動畫電影。觀影過程不負經典之名,當觀眾逐漸熟悉未麻的處境與房間後,導演再藉由鏡像與網路扭曲空間,以及想像與劇中劇的穿插製造了懸疑與驚悚,轉場巧妙,背景設計對應角色內心,虛實交錯的手法不僅帶領觀眾代入主角的處境,更真切呈現人心的複雜變幻。在我心裡,整個故事分成兩個層面,一個是女主角霧越未麻(Mima)從偶像歌手跨足演員過程的自我爭戰與成長,一個是父權厭女,尤其是演藝圈物化女性的社會價值。


raw-image



  「你是誰?」


  故事從霧越未麻順從公司安排,從所屬的偶像女子團體「CHAM」畢業單飛起始。儘管曾經喜歡唱歌,但為了改變過往受限的偶像形象,讓演藝事業有所突破,未麻選擇往被認為更適合的「演員」發展,卻也因此必須面對一些抗拒的瘋狂粉絲,遇上編劇安排的性侵戲、攝影師要求的全裸寫真也只能順從配合。轉型過程不順遂的同時,一個叫做「未麻的房間」的粉絲網頁以第一人稱詳細記錄她的一言一行,代言她的所思所想,不僅呼應著她的自我懷疑,塑造出來的形象更意圖取代她本人,自稱是「真正的未麻」。被跟蹤、偷窺的恐懼,在曾經共事的前輩開始離奇死亡,所演的戲劇《Double Bind》與現實、幻想交錯融合後,未麻進而質疑自我意識與記憶連續性,「妄想」同時隨之而至,令她、亦令觀眾難分虛實。



raw-image


 

  未麻的「成長」起自意圖擺脫偶像歌手的身份,因為「大眾心中沒有偶像歌手的地位」。偶像歌手為什麼「不夠好」?因為偶像未麻被包裝成一個不能被拆開的禮物,供給男性歌迷幻想和陪伴,內在的她是什麼樣子一點也不重要,只要她的包裝純潔美麗,又會給予回應就好,她就是一個會動會唱的、供男人幻想的洋娃娃。演員為什麼比較好?因為那可以證明自己的價值在於「實力」,當實力夠了,可以選擇要展現怎樣的「自己」,「變成另一個人」,更正確地說,更接近於一個人。但證實自己可以成為女演員的過程,必須在男人面前把自己「拆開」成他們想看的樣子,情色也好,脆弱也好,崩潰也好,必須成為證明自己可以給予更多男人想像的女人,在那之前,你必須保護自己,或放棄保護自己,因為「身」不由己。



raw-image


 

  從洋娃娃經過試煉成「人」的過程如同地獄,無論是包裝或拆開,女性的「自願」都可以讓男性自覺性慾免於責任,故而有拒絕洋娃娃被拆開而不惜殺人的男歌迷跟蹤狂人Me-Mania,覺得離開的未麻是背叛者;有樂於在拆開過程試圖染指意淫的男人,所以編劇與攝影師,乃至拍性侵戲時可以任意圍觀的男性工作人員,都能為所欲為。


  此外也有,沒有通過試煉過程的,女人。為了在演藝圈成為更理想的自己,別無選擇地將身體交給男人,就意味著放棄「當你因此受傷時,說自己受傷了」的權利,故而事後未麻只能保持笑容和樂天,獨處時破壞自己的房間。總是成對出現的「自我決定和自我負責」,必然伴隨著罪惡感與內疚,又如何允許把選擇的代價歸咎於任何人?所以與未麻情如姊妹,曾經也是偶像的留美,看著未麻不得不演性侵戲時真切痛苦的模樣,令我不禁聯想:擔任未麻經紀人之前,當過無法賺大錢的偶像之後,留美是否曾經試著轉型,卻無法忍受從禮物拆開過程的毀損,在事後加倍自我破壞?當她追殺未麻時,想消滅的究竟是誰?她想成為的是沒被「弄髒」的偶像未麻,還是來不及自我探索完成的、更理想的自己?



raw-image


 

  「我只能是我自己」之前必須能接受自己現今的選擇與存在,才能決定「我就是我」、「(多虧有她,我才能)變成真正的自己」。這可能只是未麻其中一個成長的過程,可惜我看不到現在的演員未麻成為什麼樣子。事實上在觀影的過程,我總覺得未麻的「成長」是一個被擬造出來的幻影,等到真相大白之後,留美的存在遠比未麻更真,更符合現實,她已經被破壞了,未麻聽見那些被譴責的聲音,是留美過去被自己或被外界譴責的聲音。未麻可以藉由留美把被毀損的自己關在過去然後往前走,大概就像導演今敏說的那樣,破壞自己的價值觀、嚐過種種痛苦的時刻,再從中醒悟然後成長──醒悟到要把被破壞的自己關起來(足夠自虐),往前迎合會被男性讚許的價值(足夠自尊),成為完美女人的她,對著照後鏡從容微笑著說:「我可是真的喔!」


  「你是誰?」

 


raw-image



  對我來說,毫無疑問,是貨真價實的恐怖片。



raw-image



 

 

 

97會員
196內容數
此沙龍記錄觀影後情節分析與感受想像的筆記,內文全雷,建議觀影後再行閱讀,謝謝。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順從生命的安排,禮物隨之而來 | 泰咪的放鬆time我不知道你是在什麼樣的時空背景下看到這篇文章 不過希望對你或多或少有點幫助。 即便你很努力了,你還是要保有一個認知, 別抱持過多的期待也別太強求。 讓人生的每分每秒,保持一種彈性, 並不是要你躺平,只是保有一分餘裕, 讓自己能夠更好的調整後續的處理。
Thumbnail
avatar
Tammy泰咪的生活隨筆
2024-03-17
從《洪堡的禮物》談傾聽靈魂才可認識事物的本質   本書為索爾・貝婁(Saul Bellow, 1915-2005)代表作,1971年開始創作,1975年出版,隔年即獲諾貝爾文學獎、普立茲獎。小說以西特林的第一人稱視角書寫,敘述53歲的西特林在一邊處理打賭輸錢被砸的賓士車,一邊忙著與前妻打官司時,得知洪堡死後留下遺物給他,於是從芝加哥飛往
Thumbnail
avatar
Kuan Ju Lee
2024-03-16
從孩子們期待一份想像的禮物開始這次小恩難得能說出自己的心願,愛打球的他期待可以有一顆籃球,愛畫畫的妹妹希望能有彩色筆,讓自己畫出更多喜歡的圖案。
Thumbnail
avatar
@WorldPeace
2023-03-28
【podcast】從0到1媒體人X斜槓 EP74離世毛孩變好安靜 原來是靈魂暫厝廟裡 入境隨俗不敢造次(柚子貍&安妮動物文:柚子貍 睽違三周,讓大家久等,熱騰騰的EP74來囉 收聽連結在此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5z738tk03hd01ulgpcp72om/platforms 喜歡我們節目的話,請記得按追蹤,留下您的鼓勵,並分享給你的好友哦 0752-1745
Thumbnail
avatar
shomanto
2022-07-24
數位傳情正夯!LINE禮物從「聊天室出發說心意」 創造貼心送禮情境 從訊息輕鬆說愛 帶動西洋情人節送禮業績4倍成長、40%超高轉換率! 文、圖/利眾公關提供   台灣消費者數位消費習慣持續加溫,電子商務的購物情境、模式亦轉變型態,社交送禮平台LINE禮物,以「一則裝著禮物的私訊」概念,從LINE聊天視窗出發,憑藉豐富多元的商品選擇、貼心細緻的送禮功能,成為用戶日常活絡情感及社交互動的必備選項;更在重要歡慶時節,打造
Thumbnail
avatar
廣告雜誌
2022-03-14
原始叢林裡的動物與困在鋼鐵叢林的人們人們需要做的是找回當動物的哪種純粹,實實在在地為我們的生理需求而活者,並享受那自由不受拘束的靈魂。
Thumbnail
avatar
一樂
2022-02-23
每次相遇都是人生的珍貴禮物——《從謊言開始的旅程》給予的感動“If you shed tears when you miss the sun, you also miss the stars.” 如果你因錯過太陽而流淚,那麼你也會錯過群星。 以上詩句引自泰戈爾《漂鳥集》,唯美且貼切詮釋了「活在當下」的生活樣貌。
Thumbnail
avatar
愛筆
2021-08-08
從《Gift》裡,看見真正的禮物,在於回歸人的本質。這幾天,看了一些關於實驗教學的內容,不同教學方法,皆有優劣,究竟什麼才是自己孩子適合的,仍無法說個明白。 沒過多久,Netflix的推薦影單,出現了《Gift》這部電影,台灣翻為《天才的禮物》,小女孩瑪莉,遺傳到母親的數學天才,從小就表現出色,卻並非走進專業領域的學校,而是就讀一般學區,原因很簡單,
Thumbnail
avatar
Cha Cha real talk
2021-04-18
從A片裡領悟「活出自己的性感」如果你覺得自己的這副肉體 好像沒有什麼優點或吸引力可言 彷彿一直以來全世界都在跟你說 你這個樣子不好,讓你非常沒有自信 我會跟你分享我看A片的觀察結論 幫你打破思考框架 重新換一套更自由的信念 尤其如果你是單身
Thumbnail
avatar
心靈探索日記-神沒 談心世
2020-07-28
高敏感是我的夥伴,是我身體的一部份。我曾經誤會他是個累贅,但他現在是我最棒的禮物!前幾天參加了2019hitofm流行音樂獎的現場,原本起初是想聽聽現場LIVE的感覺。後來楊丞琳出來演唱的時候,心裡萌生了很多感觸。很神奇,因為她,我看見了以前的自己和現在的成長。 以前的我總是個喜歡庸人自擾,有無限想像的天馬行空。但現在的我,認為,高敏感是我最棒的禮物!
Thumbnail
avatar
Ocean
2019-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