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震撼
人的平均壽命大約是八十年,換算下來差不多有二十五億秒。這個數字看似龐大,但在我創作這篇文章的此刻,在你滑手機的瞬間,在你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時候,每一秒都在悄然流逝,且永遠無法追回。那麼,你打算如何利用這二十五億秒呢?
我們往往以為自己擁有大把時間,於是揮霍、等待、拖延。直到時間的沙漏即將流盡時,才驚覺生命其實是一場倒數,每天都在一點一滴地流逝,直到最終歸零。
純真的累積
產房內的哭聲,響徹醫院的走廊,伴隨著感動、歡喜與責任,一個新生命就此降臨。我們來到這世間,第一件學會的事情就是哭泣。沒有人知道,那第一聲哭泣是喜悅還是悲傷。
我們蹣跚學步,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站起來。或許這正是我們一生中最努力、最堅持的時刻。我們開始學習、感受、探索,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而就在這些過程中,一部分的時間也悄然流逝,但至少,它是有價值的。
奔跑與選擇
我們進入了人生最大的轉折點,它會改變你、成就你,但也可能吞噬你。我們開始上學,從小學、國中、高中一路到大學;有人選擇攻讀碩士、博士,有人則早早輟學,提前進入社會。但在這個年代,大部分人都順理成章地讀完了大學。這段長達數十年的歷程裡,每一個選擇都在消耗時間,也在堆疊經歷。
出社會後,有人選擇創業,有人考公職,有人勤奮工作,也有人荒度時光,甚至迷茫一生。這是我們人生中最忙碌的時段,從求學到就業,幾乎一輩子都在忙忙碌碌地度過。然而,時間不會等你,因為我們都只是世界的配角。
沒有人能完全左右我們的未來,連父母也不例外。或許在他們的觀念裡,這個時代「一定要大學畢業,才算拿到進入社會的門票」,但我只能說,不一定。我們做任何事都該捫心自問:「這有意義嗎?我願意嗎?」——就像你上了大學,但若一心嚮往其他事物,荒廢了學業,那這樣的選擇究竟有何意義?無非只是表演給別人看而已。
進入職場後,最初的熱血會逐漸被疲憊取代,最後甚至走向麻痺。或許有人找到自己熱愛的工作,但也有人在社會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甚至迷失了自我。回頭看看人生已經過了一大半,年輕時的自己,一路走到今天,許多人不過是用無價的時間去兌換金錢。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時間依舊流逝。不同的是,與童年相比,如今這些流逝,究竟有沒有價值?
回望與釋然
走到這裡,我們已經面臨退休。有人孤獨終老,有人兒孫滿堂;身體也不如從前,年紀越來越大,時間也越走越快。這個階段,我們不再思考「還能做些什麼」,而是開始想著「自己留下了什麼」。
退休後,我們習慣回想曾經,一個人到公園散步,與老朋友閒聊,陪伴另一半去實踐婚禮上「一起共度餘生」的誓言。當家中的年輕人迷惘時,我們或許也會想點醒他們,但準備開口時,又選擇沉默。因為我們知道,那不就是當年我們面對長輩時的模樣嗎?只是角色互換了。我們明白,有些事得由他們自己去體悟,說再多未必能真正理解。
到了這個年紀,我們也逐漸釋然。比起後悔往事,過好剩下的時間才更有意義。開始明白時間的珍貴,但同時也學會不再執著。把握當下、陪伴家人、快樂地走完這段時光,對我們而言,才是最重要的事。
秒的重量
貳拾伍點貳億秒,看似漫長,卻轉瞬即逝。這世間有許多不公平的事物,但唯獨「時間」最為公平。別害怕它的流逝,因為每一秒都能成為永恆的印記。
我們可以偶爾停下腳步休息,但不要把太多時間浪費在原地不動。做任何事時,不要害怕尷尬、丟臉或失敗,我們都應該勇敢向前。從這一秒鐘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