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近來有一類以「共同經營」「代營運」「合約分潤」為名的招募活動,在社群與店主圈層活躍。表面上以月領固定分潤、代辦稅務、律師合約等「合法化」話術吸引店主;實際操作疑似為蝦皮帳號出租或代操,並搭配推薦獎金、線下聚會、紅包抽獎等社群經營手段擴張會員。多則截圖與內部說明顯示,該模式伴隨高風險資金流與銀行轉帳異常,店主承受實務與法律風險。本文整理操作流程、話術、法令與風險,並提出給店主、平台與主管機關的具體建議。
來源與方法
本文基於受訪者提供之多張社群截圖與公告(含招募文字、合約說法、獎金說明、繳費代碼及銀行回款提示),進行逐條逐段比對整理,並參照一般電商平台與金融監管原則進行風險評估。為保證中立,文中以「主辦方/該計畫」替代直接名稱。
一、宣傳話術與表面主張(截圖重點整理)
截圖與公告反覆出現下列主張/說法,用以降低潛在店主疑慮並促成參與:- 「共同經營」不是「出租帳號」:主辦方在文案強調合作分工,上架、客服、出貨由主辦方協助,店主是「共營者」而非出租者。
- 固定分潤誘因:每月可領 NT$2,000–3,000;簽約一年、可累積穩定收入。
- 推薦獎金機制:拉人成功可領 NT$500/月,鼓勵會員招募。
- 合法化說辭:宣稱「有律師合約」「可協助稅籍登記、公司設立」、「若達一定營業額會辦稅」,藉此製造可信度。
- 社群活動與獎勵:舉辦線下餐會、抽獎、發放金飾素材圖與紅包,強化信任與黏著。
- 繳費/回款指引:提供「繳費代碼」流程,並特別提醒「一定要當日回款」,不同銀行在隔日回款時可能顯示之錯誤訊息與處理方式。
二、可能的實際運作流程(根據截圖推測)
- 主辦方招募店主,簽署「合約」,宣稱共營。
- 店主提供蝦皮(或其他電商)帳號資料或允許主辦方代經營。
- 主辦方統一上架商品(疑似來自統一供應鏈,價格低廉),處理客服與出貨,並將銷售回饋以「月租」或「分潤」形式發放店主。
- 主辦方同時以推薦獎金鼓勵現有店主招募新人,擴張「店主池」。
- 實務上涉及大量轉帳/回款,主辦方提供替代回款管道(繳費代碼或指定帳戶);若遇銀行攔阻或轉帳錯誤,主辦方指示特殊處理時段或等待公司人員上班處理。
三、關鍵風險點解析
1. 法律與平台風險(帳號持有人承擔)
- 帳號責任歸屬:即便有合約主張合作共營,平台(如蝦皮)在發現違規(販售仿冒、來源不明商品、洗錢、詐騙)時,會對帳號持有人(店主)進行處分,包括凍結、下架、罰款或追究法律責任。外部合約在平台與執法單位面前無法替代帳號持有人的直接責任。
- 假冒/違規商品風險:若上架商品來源不明或為侵權/仿冒品,店主可能被消費者或權利人檢舉,面臨民事求償或刑責。
- 稅務風險:宣稱「會協助報稅」不等於實際合法課稅與申報,若收入非透明或由第三方代收代付,店主仍可能被認定為營業收入未申報。
2. 金融風險(資金流異常、洗錢風險)
- 截圖中反覆出現「隔日回款顯示錯誤」「ATM 轉帳失敗」「跨行轉帳有問題」等說明,顯示資金流常被銀行系統標記或攔截。
- 使用「繳費代碼」或特定回款時段的做法,可能是為了規避銀行即時監控或分散回款來源;若資金來源與用途不透明,涉洗錢之風險顯著。
- 銀行若發現異常交易,會回饋給店主帳戶持有人,造成入帳延遲或資金凍結,店主的資金安全難以保障。
3. 社會工程與人際壓力(誘導拉人)
- 利用「推薦獎金」「紅包抽獎」「線下聚會」等方式建立社群認同,形成「圈內信任」,降低新手疑慮。
- 推薦獎金結構易演變成多層拉人,接近傳直銷或老鼠會模式,風險與責任呈擴散式分布,最後落在最底層的店主。
四、常見話術拆解(如何辨別)
- 「我們不是出租,是合作經營」 → 話術,本質看資金與操作權歸屬:若你放帳號給對方操作,實務效果等同出租。
- 「有律師合約保障」 → 合約能保障民事求償,但無法保你避免行政或平台處罰及刑事責任。
- 「我們會幫你辦稅、開公司」 → 若真正要合法,需完整簽證、發票與帳務透明;若主辦方代收代付而非透明布帳,仍有風險。
- 「一定要當日回款/用特定繳費代碼」 → 資金回流受限或被銀行攔截的常見處理方式,通常不是正常商業行為。
五、受害者路徑與實務案例(綜合截圖與常見情境)
- 店主收到主辦方邀約,簽約後交出帳號或授權代操。
- 一段時間後帳號被平台警告或凍結;主辦方以「我們會幫你申訴/有律師」安撫,但實務為店主自行應對。
- 若資金被銀行回饋或凍結,店主常發現款項無法入帳或被要求補件,導致店主短期現金周轉受影響。
- 最終若平台或權利人提告,追訴對象仍以帳號持有人為主。
六、建議(給不同對象的具體行動項)
A. 給受邀或已加入的店主(優先級最高)
- 立即停手、保存證據:下載並備份所有對話、合約、匯款憑證、截圖、對方帳號資訊。
- 不要再提供帳號密碼或授權:若已提供,嘗試變更密碼、綁定自身手機與信箱,並通知平台。
- 暫停回款給非官方帳戶:若主辦方要求將客戶款項匯入指定第三方帳戶或使用繳費代碼,暫停並詢問來源合法性。
- 檢查個人帳務與稅務申報:若已發生收入,諮詢會計或稅務師,盡速補正申報以降低罰則風險。
- 向消費者保護或165反詐騙通報:若疑似被利用,保留證據並向165或警察報案。
- 法律諮詢:若簽有合約,請律師評估合約內容與風險,特別是責任與解約條款。
B. 給平台(蝦皮等電子商務平台)
- 加強帳號共享行為偵測:例如異常 IP/設備、短時間大量商品上架、回款路徑異常。
- 提供簡易匿名通報通道:讓店主或消費者能上傳可疑合作計畫供平台調查。
- 與金融機構合作:建立交易風險通報機制,共同偵測異常集團式操作。
C. 給銀行與金融機構
- 強化異常轉帳識別:當觀察到大量小額、多帳戶匯入、代收代付等模式,應主動啟動調查。
- 教育帳戶持有人:在網銀/ATM操作頁面提醒「如非本人交易請確認對方身分」。
- 與主管機關協作:如有洗錢疑慮,及時向金管會或檢調通報。
D. 給政府/主管機關(警政、金管、經濟部等)
- 跨部會專案:建立電商帳號出租/代操專案,整合平台、銀行與警政資訊,共同偵辦。
- 制定明確法規或指引:針對電商帳號的責任歸屬、代操資訊揭露做檢討與規範。
- 教育宣導:透過商業登記、稅務、消保等管道提醒中小賣家風險。
七、結語
表面上的「穩定月領」很吸引人,但帳號與資金風險常常超出你能控制的範圍。任何要求提供帳號存取、代收款項或以「合約」作為唯一保證的模式,都應提高警覺。保住帳號、保住證據,比一時的利潤更重要。
🔍 加入快門手官方 LINE,查詢可疑帳號、網址、詐騙訊息:
👉 https://line.me/R/ti/p/@antiscam
💚 支持我們持續反詐,用行動守護社會:
單次贊助任意金額 → https://jackyhou.idv.tw/s/et9DZIvh
其他小額贊助列表 → https://jackyhou.idv.tw/s/pww4
每一份查詢、每一筆贊助,都是對抗詐騙的重要力量。
快門手反詐騙回報中心,感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