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戰線的晨光從太平洋到東歐,照亮了盟軍與台灣防線的勝利。賀錦麗站在華盛頓戰情室,看著全球戰局地圖,紅藍交錯的點位正在快速變化——中國沿海艦隊與北韓導彈部隊完全失控,俄軍在東歐前線陷入混亂。
「敵人已無力反擊,中國內部已開始分裂。現在,是戰爭收束的時刻。」賀錦麗冷靜而堅定地下令。
台灣,黑熊青年與民間防衛隊持續協助盟軍:—無人機精準打擊中國沿海指揮與後勤設施,使中央指揮完全癱瘓。 —民間情報網曝光第五縱隊與假訊息組織,使國際輿論持續施壓北京。 —民間力量與盟軍合作,控制沿岸港口與重要交通樞紐,確保戰後秩序過渡。
北韓完全被制約,導彈與海軍行動中止,戰局在北太平洋形成安全緩衝。
東歐,北約部隊對俄軍前線持續壓制,俄國內部示威與罷工不斷,高層爭論與指揮失效,軍事行動陷入停滯。
最終,中國內部分裂成若干獨立國家:
—華北聯盟、東南沿海共和國、西南高原聯邦、東北自治聯盟等相繼成立,彼此在邊界與資源分配上各自管理。 —中央政府殘餘勢力被迫退出沿海地區,失去對海軍與經濟中心的控制。 —民間自治組織與新國家臨時政府開始重建秩序,和平與合作逐步展開。
賀錦麗望著戰情室的大屏幕,眼中透出勝利的光芒:
「我們不只是戰勝敵人,更讓自由與秩序在裂縫中重生。全球戰線上的主動權,已經牢牢掌握在我們手中。」
台北港口,黑熊青年與盟軍指揮官握手,海面上無人機與巡邏艦隊共同守護著太平洋的自由航線。民眾歡呼,城市重現秩序與希望。
俄羅斯內部,民眾與北約協助建立和平過渡,北韓則因外交與國際壓力停止侵略行動。整個亞洲與歐洲,從混亂與戰火中逐漸回歸秩序,形成新的戰後格局。
賀錦麗轉向幕僚,語氣平靜而堅決:
「這場戰爭告訴我們,裂縫中的主動權,就是決定勝負的關鍵。自由聯盟不只是守住家園,而是在全球範圍內,重塑了秩序與未來。」
夜色下,太平洋、南海、東海與東歐的戰線上,盟軍、台灣民間力量與新成立的中國各國政府共同維護和平與秩序。自由聯盟的決戰勝利,標誌著全球戰局第一次由被動防守轉向全面掌控,新的國際秩序在裂縫中逐漸成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