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灑在太平洋與南海,聯合艦隊與台灣沿岸防線已經準備好下一波行動。賀錦麗在華盛頓戰情室內,透過衛星畫面觀察整個戰線,眉頭緊鎖但目光堅定。
「敵人內部分裂已經明顯,北韓攻擊已完全受控,現在是我們全面反擊的機會。」她低聲說。
台灣,黑熊青年與民間駭客網絡將最新情報傳給盟軍指揮中心:—中國沿海艦隊因內部分裂和民眾抗議,指揮混亂,部分艦艇無法有效支援。 —俄軍在東歐前線因北約防線穩固,加上民眾示威與補給困難,行動受限。 —北韓導彈與海軍行動已被聯合艦隊監控和干擾,攻擊能力喪失。
賀錦麗立刻下達指令:
—台灣沿岸反導與岸基火力配合無人機精準打擊中國沿海補給與通訊節點。 —日美菲澳聯合艦隊對中國海軍進行壓制與監控,阻斷前線增援。 —台灣民間情報網與黑熊青年組織同步進行電子戰與假消息反制,擴大心理戰優勢。 —北約部隊在東歐加強防線,同時透過情報協助亞太方向,形成全球多線壓力。
太平洋上,無人偵察機與電子戰系統同步運作:
—中國沿海艦隊因指揮混亂,雷達與通信中斷,潛艇行動受限。 —北韓導彈發射基地被電子干擾與衛星偵察定位,導彈多數無法達成精準打擊。 —盟軍艦隊利用雷達與導彈防禦系統,建立高密度攔截網絡。
東歐,俄軍因北約防線穩固與內部示威,無法有效支援東線攻勢。北約部隊重新整合兵力,並將部分情報和火力協助亞太方向,形成全球戰線協同。
北京與莫斯科內部,抗議與民意壓力持續升高:
—中國沿海城市罷工、示威不斷,高層決策陷入僵局。 —俄羅斯都市民眾要求軍方撤退,激進派與保守派衝突加劇。
賀錦麗凝視戰情室大屏幕,深吸一口氣:
「這是第一次,我們不只是防守,而是在全球戰線上掌握了主動。敵人的裂縫,已經成為我們的戰略優勢。」
夜幕降臨,太平洋、南海、東海與東歐前線的盟軍與台灣防線緊密協作,電子戰、無人機、反導系統與民間情報網絡交織,形成全球多線反擊網。
這一刻,自由聯盟首次在多線戰爭中取得全球性優勢,台灣與盟軍的合作不僅守住家園,更在戰略上形成真正的主動,為即將到來的最終高潮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