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的光線穿透南海與太平洋的薄霧,聯合艦隊與台灣防線進入全面反擊模式。賀錦麗站在華盛頓戰情室,目光堅定,手指在全球戰局地圖上指揮著各個行動節點。
「敵人的裂縫已經完全展開,北韓攻擊能力已被徹底制約,中俄內部動盪加劇。現在,是全面反擊的時刻。」
台灣,黑熊青年帶領民間防衛隊、駭客網絡與岸基防線協作,精準打擊中國沿海及北韓的指揮與補給設施:—無人機攻擊中國沿海雷達與通信中心,使艦隊行動受限。 —電子戰系統破壞北韓導彈發射與制導系統,迫使其撤回導彈部隊。 —民間情報網公開揭露第五縱隊及假消息操作,形成心理戰優勢,激起國際輿論壓力。
太平洋與南海,日美菲澳聯合艦隊展開壓制行動:
—中國沿海驅逐艦與潛艇被監控與阻斷,無法有效支援前線。 —北韓海軍與導彈基地在聯合艦隊電子戰和反導系統下完全受控,無法形成威脅。 —盟軍無人偵察機與長程導彈系統對中國沿海補給線及指揮中心形成連續打擊。
東歐,北約利用俄軍內部分裂,對東線俄軍展開精準打擊:
—俄軍補給線受阻,部分部隊被迫撤退。 —民眾抗議與城市罷工導致軍隊行動陷入混亂,高層爭論不休,指揮效率下降。
賀錦麗注視著戰情室大屏幕,低聲說:
「這是我們第一次在全球戰線上形成決定性優勢。敵人的裂縫已被我們放大,戰局由被動轉為主動。」
台北港口,黑熊青年與民間力量彼此擊掌,感受第一次真正掌握主動的力量:
「我們不只是守住家園,而是開始改寫整個戰局。」
夜幕降臨,盟軍與台灣防線形成密不透風的立體反擊網絡:太平洋、南海、東海、東北亞與東歐戰線的敵方部隊均受制於聯合防禦與精準打擊。
中國與俄羅斯境內的抗議與內部分歧持續升溫,北韓則完全被聯盟控制。自由聯盟第一次在多線戰爭中,不僅保衛家園,更在全球戰場上掌握主動,為即將到來的最終決戰奠定了堅實基礎。
賀錦麗轉向幕僚,冷靜而果決:
「接下來,我們要將這決定性優勢轉化為結束戰爭的主導力量。全線反擊,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