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光復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災,黑水傾瀉而下,橋斷路毀,田園頃刻不見。
看著這一幕,我心中浮起佛陀所說的「財為五家共有」。 何為五家?
一、水:
洪水能沖毀家園,金銀錢財、莊稼畜產,若為大水所漂,轉眼成空。
二、火:
若是火燭用電,不慎一炬,滿室珍藏,便化為灰燼。
三、政府官員:
若觸犯法網,貪污詐騙的所得,案發後,也會被罰沒一空。
或是遇見貪官污吏,羅織罪名,敲詐勒索,抄沒家產,滿屋金銀,轉眼成空。
四、盜賊騙子:
如遇暗夜偷竊,詐騙集團,能讓人辛苦所得,在頃刻失去。
五、敗家子孫:
許多人辛苦了一生,省吃儉用,拼下了豐厚的家產。但子孫若不知珍惜,賺來的財產,也可能讓子孫轉眼揮霍殆盡。
佛陀提醒我們,財富看似掌握在自己手上,其實沒有一樣是穩固真實的。
一場大雨、一把火、政府官員、盜賊騙子、敗家之子,都可以讓財產瞬間消散。
佛陀說,財富乃是修福的果報,若僅緊握不放,終將隨因緣而去;若能布施、助人,就能化有限為無限,把財富轉為福德。
有人以為施出去是失去,但佛教徒懂得:將錢財用出去,才是真正的得到。
金銀珠寶會隨水火消失,布施卻能留下善緣,隨著我們生生世世。
看著災後的人群,有人失家園,有人無食宿,卻也見志工合掌送飯,鄰里互助搭棚。
那一碗飯、一件衣,勝過百萬財富。因為在布施裡,眾生共享安穩。
財來如水,當以布施引流; 財去如風,當以智慧觀照。
如此,即使洪水沖走世間的屋舍,也沖不走心中的光明。
正如《法句經》所言:
「財寶隨人行,至彼彼世間。」
唯有善業與福德,才是真正能帶走的財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