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台灣人群畫像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從台灣最美的風景開始

去年(2024)在巴黎一個歐洲台灣人協會所主辦的活動中,認識了住在法國的台灣人紀錄片導演陳慧齡。演講中她談到她所導演的紀錄片「給阿嬤的一封信」。這是一部長達十年所完成的一部關於台灣人生命史的採訪與紀錄的影片,此片更獲得2021年金馬獎最佳紀錄片,與國內外大獎。

看到她時,她頭髮造型是非常乖巧模樣的兩條辮子,樸實的風貌,讓人怎麼看都無法聯想到她是個導演。印象中導演多是形象比較豪邁或帥氣的風格,這位外型像是村姑的導演,的確令人感到意外。她說她過去是美術老師,演講中談到她創作紀錄片的發想與歷程,讓人對她看似毫無野心的創作中,卻駭然感受到她隱藏著世界級偉大的史詩般計畫,她說她要把這樣記錄的生命史,發展成一甲子的計畫,這讓我看到了我們台灣最美的人文風景-低調樸實、不賣弄風華,卻有著持續堅持的底氣。

沒錯,她要導演的不只是一部片子,更不是只有她個人的作品。精確地說,她要創作的也不只是一部影片,而是地毯式的紀錄、蒐集,並進而創作出我們台灣人以及世界台灣人親友的肖像與面貌。她個人以紀錄片的影像,人物訪談呈現出台灣人過去各階層大眾深層的真實故事,她進一步想做的,更是要琣養大批的種子,做全面的採訪,蒐集,以台灣人作為出發的連結點,採訪家族親友及世界各地的人士,繪畫出世界台灣人與各地人的群像。

繪畫創作有如藝術治療

演講後,導演邀請幾位參與公共事務的歐洲台灣人,共同來參加她所籌辦的「歐台人家族容顏肖像畫網上課程」。基於好奇心的驅使,我鼓起勇氣參加了這個線上活動。為我們上課的,是一位高雄女中的退休美術老師劉癸蓉。她上課時不斷鼓勵大家不用擔心繪畫技巧,重點是找一位對我們有意義的受訪對象,按部就班地完成採訪,採訪時最好做影片記錄,最後再用訪問稿上的理念及元素創作於繪畫上,完成畫作之後,寫下創作理念及感想。

創作歷程

為了交作業,與兒子談及他上次接受電台的受訪內容,並和他更深入地聊他對他多元身分的想法,這之中也感受到我們談話品質提升,而這樣有意義的聊天,也讓我們的交流更為深入。

在畫圖的草稿中,老師提醒我們要照相留下紀錄,並且可以把每張草圖都拍攝,有任何問題可隨時與老師討論,在修正調整中自然激發出自己不同的繪圖或拼貼的表達意念。

簡單的繪畫卻可成為藝術治療

原本我只是好玩想畫個畫交代一下,最後才知道自己是在找一種關係的和解與提升。藉由採訪時對受訪對象的探究與傾聽的深刻互動,讓人與人之間產生最大的信任與關注。例如在對兒子的受訪中,兒子曾提到他多元文化的身分,是他一生的印記,他在兩種文化中可以享受,但也同時不可避免地會感受到另一種文化的排斥。

而我的畫作中開始的理念,本僅是想畫出他用好奇狐疑地眼光,以及他多元身分。用簡單的牛肉麵以及裝牛肉麵的碗公來呈現兩個不同文化的異同及陰陽互有融合的理念。透過和兒子的訪談得知,他最愛和我們做的事,就是全家度假的時光。就這樣畫了最近我們一起到小琉球渡假看到的綠蠵龜。受到老師的提點,需有各元素的連接,她建議用海當底色。

就在畫上藍色的海的底色時,讓我感到可以用通透的海來呈現,探索海是無限廣大的意象。最後黏上一支吸管,原本是想用吸珍奶來作為繪畫元素,瞬間在貼吸管的同時,意念卻轉成為這可代表吸管是吸收兩種文化精華的具體呈現。最後畫作上面貼上一個手提袋的意象,希望兒子可以理解,他自己可以吸收多元文化精華的特質,就是上天要給他最大的禮物。另外,兒子受訪中談到我在德國並不快樂。我也悄悄地畫在西方元素的碗公之下當作陰影。這幅畫,可以說是我和他聯繫的密碼。

原本作畫完全沒想到的理念,在討論創作過程中,意念不斷被激發,元素藉由色調的調整,都讓平常不畫作的我感到無比驚訝,畫畫竟然不只是畫畫,它可以啟發出對人、對事物的理念與表達,畫不僅只有像或不像的意義,它更有創作者的巧思與情感的表現,它竟有文字所不能表達的魅力。

透過這次繪畫,才知道許多個人生命中不明白的黑洞油與不想碰觸的話題與人物,藉由深入的訪談與關注,經由文字淬鍊而再激發出的繪畫元素,其實是可以一體成形,創意也就能透過畫筆而油然而生。這一方面的心智活動,其實是自我實現的美好感受,同時也安撫了受訪者與創作者的心,因為彼此之間曾有深刻的互動而留下人生美好的回憶,創作者經過創作,療愈了自己內心。

猶如陳導演所說,這一幅幅的畫,重點根本不在於美或不美,而是留下人與人互動時最美時刻的意像凝結。她一個美術老師的斜槓人生,竟可發展成台灣人家族與世界人的生命連接,實在不得不令人讚嘆!


原文章刊出所在:https://www.marieclaire.com.tw/lifestyle/issue/63743


參考資料:

陳慧齡: https://www.marieclaire.com.tw/lifestyle/issue/63743

兒子受訪多元文化: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248876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Ui-liông (威良)ê 冊讀á,chia攏是好料--ê
0會員
64內容數
歡迎大家lâi讀我ê文章,留話hō͘--我、交流想法 ia̍h-sī 鬥分享,感謝ló͘-la̍t!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整理影視文學講座「我成為了專業填詞L」的重點內容。講者黃綺琳和朱耀偉,從影視改編作品出發,討論粵語流行曲歌、流行文化、歌詞創作等方面的話題。對談內容淺顯易懂,部分觀點納入行內人的經驗分享。本文除了複述講者意見,也加入個人詮釋,挑選幾個話題再作評論,當中包括詞大於曲的現象。
Thumbnail
整理影視文學講座「我成為了專業填詞L」的重點內容。講者黃綺琳和朱耀偉,從影視改編作品出發,討論粵語流行曲歌、流行文化、歌詞創作等方面的話題。對談內容淺顯易懂,部分觀點納入行內人的經驗分享。本文除了複述講者意見,也加入個人詮釋,挑選幾個話題再作評論,當中包括詞大於曲的現象。
Thumbnail
藝術是心想生; 藝術是低到如塵埃的美學,美 = 博愛; 當代藝術不應該只追求創新 = 自由; 當代藝術應該挑戰解決地球極端問題,中道精神 = 平等。
Thumbnail
藝術是心想生; 藝術是低到如塵埃的美學,美 = 博愛; 當代藝術不應該只追求創新 = 自由; 當代藝術應該挑戰解決地球極端問題,中道精神 = 平等。
Thumbnail
《美國女孩》是臺灣導演阮鳳儀執導的時代成長劇情電影,由方郁婷、林嘉欣、莊凱勛及林品彤共同主演。劇情取自於導演的親身經歷,描述原本已經移民的一家人,因為母親生病的緣故,讓在美國已經擁有自己生活的女孩,必須回台灣重新適應,而水土不服造成家庭衝突及成長的故事。 本片為導演首次執導長片,便入圍7項金馬
Thumbnail
《美國女孩》是臺灣導演阮鳳儀執導的時代成長劇情電影,由方郁婷、林嘉欣、莊凱勛及林品彤共同主演。劇情取自於導演的親身經歷,描述原本已經移民的一家人,因為母親生病的緣故,讓在美國已經擁有自己生活的女孩,必須回台灣重新適應,而水土不服造成家庭衝突及成長的故事。 本片為導演首次執導長片,便入圍7項金馬
Thumbnail
他們透過一次次的凝視與描繪/紀錄,持續朝向內在的療癒或放鬆之自我實踐。也透過他們的作品,我們會看見人類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樣態,看見時間所遺留的痕跡,同時又是用著什麼樣的意志,如何與自己、他人及環境,在平凡的日常裡奮力掙扎的生存,又再從何處得以感受到家鄉的慰藉。至於當代藝術中語境多重的「南方」,就在眼
Thumbnail
他們透過一次次的凝視與描繪/紀錄,持續朝向內在的療癒或放鬆之自我實踐。也透過他們的作品,我們會看見人類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樣態,看見時間所遺留的痕跡,同時又是用著什麼樣的意志,如何與自己、他人及環境,在平凡的日常裡奮力掙扎的生存,又再從何處得以感受到家鄉的慰藉。至於當代藝術中語境多重的「南方」,就在眼
Thumbnail
即將在國家電影與視聽文化中心(下簡稱「國家影視聽中心」)舉辦世界首映的《竹籬笆外的春天(數位修復版)》,為二〇二三年國家影視聽中心的重點修復片單之一。由投身數位修復產業已近十年的中心數位修復組趙百祥組長擔任負責人,從版權單位「湯臣影業」商借原始膠卷拷貝來進行修復工程,且由於原始底片相較臺灣版拷貝片缺
Thumbnail
即將在國家電影與視聽文化中心(下簡稱「國家影視聽中心」)舉辦世界首映的《竹籬笆外的春天(數位修復版)》,為二〇二三年國家影視聽中心的重點修復片單之一。由投身數位修復產業已近十年的中心數位修復組趙百祥組長擔任負責人,從版權單位「湯臣影業」商借原始膠卷拷貝來進行修復工程,且由於原始底片相較臺灣版拷貝片缺
Thumbnail
話說觀映當日剛巧碰到《4拍4家族》的MO導又在戲院外跟一班戲迷交流,散場時又看到女神袁澧林Angela Yuen跟導演合照,星光熠熠(笑) 相比英文原名《Your Lovely Smile》,香港的中文譯名《光影戲遊》更為直觀──就是電影、遊記,以及一絲絲玩味 (下有劇透)
Thumbnail
話說觀映當日剛巧碰到《4拍4家族》的MO導又在戲院外跟一班戲迷交流,散場時又看到女神袁澧林Angela Yuen跟導演合照,星光熠熠(笑) 相比英文原名《Your Lovely Smile》,香港的中文譯名《光影戲遊》更為直觀──就是電影、遊記,以及一絲絲玩味 (下有劇透)
Thumbnail
林福地:今年 89 歲的台語片國寶。出生嘉義朴子,1961 年開始執導台語片,拍過的電影比孫輩走過的橋還多。轉戰電視圈後,拍出《又見阿郎》《星星知我心》《草地狀元》,一手捧出梅芳、蕭大陸和金城武。2017 獲得金鐘獎終身成就獎,全場起立鼓掌,是你偶像的偶像。
Thumbnail
林福地:今年 89 歲的台語片國寶。出生嘉義朴子,1961 年開始執導台語片,拍過的電影比孫輩走過的橋還多。轉戰電視圈後,拍出《又見阿郎》《星星知我心》《草地狀元》,一手捧出梅芳、蕭大陸和金城武。2017 獲得金鐘獎終身成就獎,全場起立鼓掌,是你偶像的偶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