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準會內部對未來降息路徑存在明顯分歧,反映了美國經濟在高關稅與移民政策等複雜因素下的挑戰。舊金山聯準銀行總裁古爾斯比於9月24日傾向謹慎,支持上週僅降息一碼將利率維持在4%至4.25%區間,他擔憂通膨恐非暫時性回落,物價已超聯準會2%目標長達四年半,且中西部企業仍對通膨失控感到不安。儘管關稅效應被視為暫時性,但他指出物價正往錯誤方向發展。與此同時,芝加哥聯準銀行數據顯示美國就業市場冷卻溫和,失業率保持在相對低的4.3%,勞動力流動強勁,整體就業市場保持穩固,但非農數據受川普移民政策影響而受抑制。然而,聯準會理事米蘭則於9月25日持相反意見,主張政策利率過緊縮,呼籲應更快速、大幅度地降息至中性水準,以避免失業率上升,他反對上週僅降息一碼的決定,主張至少應降兩碼,並可在短時間內數次實施。聯準會主席鮑爾則強調,面對川普新關稅可能推升通膨的風險,必須謹慎處理降息節奏。
最新的經濟數據顯示出美國經濟的韌性。美國商務部9月25日公布,第二季GDP季增年率終值上修至3.8%,創近兩年來最快增長,其中個人消費支出貢獻了約一半的增幅,成長率跳升至2.5%,顯示家庭支出強勁。固定投資有所增加,但進口波動是因企業提前進口以規避高關稅所致,而此前第一季GDP僅萎縮0.6%。然而,聯準會偏好的核心PCE物價指數第二季上修至2.6%,通膨的頑固性限制了降息空間。勞工部數據顯示,上週初領失業金降至21.8萬,創7月中旬新低,但平均失業期升至24.5週,是2022年4月來最長,這暗示勞動力市場雖穩固,長期失業問題卻有所增加,亦是促使FOMC降息0.25個百分點的原因之一。經濟學家普遍預期,受高關稅和政策不確定性影響,下半年成長可能降溫至約1.5%。
川普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持續考驗著美元的全球儲備地位。有研究指出,若平均關稅達到26%將是臨界點,可能導致歐元等貨幣取代美元;目前平均關稅在17%至18%之間,雖削弱優勢但尚未顛覆。美元的避險屬性仰賴全球貿易聯動,若貿易戰長期化恐打破平衡。美國商務部已啟動針對進口機械人、工業機械等商品的「232條款」調查,為新關稅鋪路,目的在於鼓勵國內製造。不過,美國已將歐盟進口汽車關稅下調至15%,以鞏固貿易協議,顯示關稅措施具備一定的彈性。
地緣政治與全球貿易方面也出現緩和跡象。川普在白宮會見了巴基斯坦總理謝里夫,兩國關係正在改善,並在談判貿易協議,巴基斯坦對美出口關稅19%低於印度50%。在聯合國大會上,已有157個成員國承認巴勒斯坦國,且阿拉伯伊斯蘭領袖呼籲加薩立即停火。中美貿易方面,儘管存在分歧,但波音與中國就500架飛機大訂單的談判進入最後階段,顯示貿易休戰有望延續,預期中國在未來20年將新增9755架飛機。
在科技領域,AI產業的軍備競賽正急速加劇。阿里巴巴宣布未來三年AI雲端基礎設施投資將超越先前規劃的3800億元人民幣,並發布了最新大語言模型Qwen3-Max,聲稱性能超越GPT-5。中國政府支持2035年智慧經濟目標,並透過大基金三期3440億元等資金支持基建。美國科技巨頭同樣巨額投資,OpenAI啟動了1兆美元的全球運算基礎設施擴張,將與輝達等合作興建五座AI資料中心,算力將達原來的13倍。研究顯示,GPT-5已能破解三大組合優化猜想,標誌著AI正從學習走向數學發現。此外,高通推出了NPU達80 TOPS的Snapdragon X2 Elite系列,並攜手Google推動「Android for PC」。美光在HBM市場的市佔率預計達25%,該市場規模到2026年將達500億美元。
在國際勞動與服務貿易方面,瑞士央行維持基準利率在零水平,持續監測通膨。韓國則在討論實施每周4.5天工作制,預計2028年考慮修法減少法定工作時間。中國服務出口從2014至2024年,年均增長7.3%至4459億美元,高技術和高附加值服務的競爭力有所提升。商務部等9部門印發了13項促進服務出口的政策,旨在透過資金支持、通關便利、資料跨境負面清單等措施,培育數位貿易和綠色服務等新動能。中國商務部強調,中國仍是最大發展中國家,不尋求世貿組織的新特殊待遇,並呼籲中企在美避免價格戰,維持貿易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