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rit libre_(一)

更新 發佈閱讀 37 分鐘

晨光是和紙的顏色。

淡金色、溫潤而內斂的光線,穿透煉獄本家正廳的格子紙門,將室內的暗與室外的明,調和成一片靜謐的灰度。空氣中浮動著白檀與老檜木混合的沉穩氣息,那是這座宅邸歷經數百年風雨,沉澱下來的時間的味道。

庭院裡的枯山水,以白砂的細密漣漪象徵汪洋,以青黑的岩石比擬島嶼,將大千世界濃縮於一隅。角落的添水盡責地承接、傾倒、敲響,那清越的「叩」一聲,如同一枚石子投入靜止的心湖,是此地唯一被允許的、用以衡量時間流逝的聲響。


煉獄杏壽郎端坐於這片靜止的中心。

他身著最高規格的、繡有家族火炎紋的深色紋付羽織袴,如同一尊完美的雕塑。他的脊梁是一條筆直的線,雙手安穩地置於膝上,連呼吸都悠長而平穩,幾乎與這座宅邸的吐納融為一體。金紅色的雙眸半斂,映著庭院不變的風景,思緒卻早已沉入比庭院更深遠的境界。

身為煉獄家的下任家主,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傳統的化身。他的血脈裡奔騰著熾熱的火焰,卻被名為「責任」與「儀軌」的鞘緊緊束縛,化為內斂而強大的能量。他並非被動承受,而是主動選擇——選擇成為這古老家族最鋒利、也最溫暖的刀刃。

今日,這柄刀將迎來一位需要他引導,卻可能絲毫不解其鋒芒的少年。

「杏壽郎。」

一個低沉、不帶溫度的聲音在身後響起,打破了室內的禪境。空氣似乎都因此凝滯了幾分。

不必回頭,杏壽郎也知道那是他的父親,煉獄家的現任家主槙壽郎。他僅是微微俯首,聲音平穩無波:「是,父親。」

「竈門家那邊,車已從碼頭出發。下午三點,準時抵達。」槙壽郎的腳步停在他身後數步之遙,那是一個既能彰顯威嚴,又不會過於親密的距離。「你祖父當年欠下的『義理』,今日起,由你來償還。」

「孩兒明白。煉獄之名,絕不辱沒。」杏壽郎沉聲應道。

這份「義理」,是半個世紀前一段以性命相托的舊事。如今,當年的恩情,化為了一項奇特的委託:為竈門家那位自小遠赴重洋、即將歸國繼承家業的長子,擔任「監護人與指導者」,為期一年。

教導他,何謂日本的「心」與「禮」。

槙壽郎發出一聲幾不可聞的冷哼,語氣中帶著一絲輕蔑:「我聽聞那孩子在法國長大,思想言行,與洋人無異。杏壽郎,記住了,你的任務是為一顆自由不羈的靈魂,刻上傳統的烙印。別讓他那套粗鄙的作風,玷污了煉獄家引以為傲的庭院。」

「是。」杏壽郎的回答依舊簡潔。他知道父親的擔憂,也理解這份任務的艱鉅。

煉獄家是深植於這片土地千年、根系繁雜的古松;而竈門家,則是憑藉著驚人的生命力,攀附著時代的巨輪,將藤蔓延伸至世界各地的奇異植物。如今,一顆來自異域的種子,將要被強行栽入這片古老的庭園。

父親的腳步聲遠去,廳內重歸寂靜,但空氣中的某些東西,已然不同。


竈門炭治郎。

杏壽郎在心中默念這個名字。他想像過無數種對方的模樣,或許是個碧眼少年,帶著西方人的傲慢;或許是個黑髮青年,卻早已遺忘了故土的語言。無論如何,那都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但他並不畏懼,反而感到一絲隱秘的戰慄。那是武者遇到勁敵時的興奮,是火焰觸及新鮮木材時的渴望。他的職責,便是以自身為熔爐,將那塊來自異國的礦石,淬鍊出屬於大和的形狀。

他會燃燒心靈,將其完成!


當午後的陽光角度偏移,在榻榻米上投下長長的斜影時,一陣細微的引擎聲,終於劃破了煉獄家百年不變的寧靜。那現代工業的產物,帶著一絲不協調的急躁,停在了玄關之外。

「杏壽郎少爺,」老管家的聲音恭敬地響起,「竈門家的公子,已經抵達了。」

「嗯。」

杏壽郎緩緩起身,羽織的衣角劃出一個優雅的弧度。他深吸一口氣,那氣息中混雜著白檀、檜木與榻榻米藺草的芬芳——這是他的世界。他邁著沉穩的、被儀軌丈量了千百遍的步伐,走向那扇分隔內外的紙拉門。

他準備好了最無懈可擊的禮儀,最恰如其分的問候。

他伸出手,輕輕將拉門向一側滑開。


一瞬間,另一個世界的陽光與氣息,爭先恐後地湧了進來。那不再是透過和紙過濾的溫潤光線,而是直接、燦爛、帶著青草與旅途塵埃味道的鮮活光芒。

光芒之中,站著一個少年。他沒有想像中的黑髮,而是溫暖的紅髮;他沒有傲慢的神情,臉上反而帶著一絲長途跋涉後的疲憊與好奇。

然後,少年看見了他。那雙清澈得驚人的酒紅色眼眸,在瞬間點亮。他臉上綻開一個笑容——一個杏壽郎從未見過的、毫無保留的、近乎天真的燦爛笑容。


「你好!」少年用尚有些生澀,卻充滿善意的日語說道,「你一定就是煉獄先生吧?初次見面,我叫竈門炭治郎!」

在那一刻,煉獄杏壽郎這座被傳統與儀軌守護得固若金湯的城池,似乎聽到了一聲極其細微的、冰雪初融的龜裂聲。

一個沉靜如古畫,每一道線條都遵循著傳承百年的構圖。另一個則鮮活如快照,捕捉了陽光、風塵與少年人無所畏懼的生命力。煉獄杏壽郎那顆被儀軌打磨得波瀾不驚的心,在此刻,確確實實地出現了一絲裂痕。

他準備好的一切應對,都基於對方是一位需要被「教化」的對象。然而,竈門炭治郎的笑容裡,卻不含一絲需要被糾正的桀驁。那是一種全然的、不設防的坦誠,彷彿他已將心攤開在掌中,並理所當然地認為,對方也會報以同樣的真誠。

杏壽郎聞到了他身上夾帶的氣息——郵輪客艙潮濕的金屬味、異國點心殘留的甜香,以及被陽光曬過的、最純粹的棉布味道。這些駁雜而鮮活的氣味,衝散了縈繞在玄關的古老檀香,也衝散了杏壽郎腦中預設的應對章程。

「那個,」少年的聲音將他拉回現實,那帶著異國腔調的日語,像是被陽光曬得溫暖的石頭,有種質樸的質感,「我的日語說得還不是很好,如果有失禮的地方,請您一定要告訴我。」

他的誠懇,是杏壽郎得以重新穩住陣腳的唯一憑藉。他收斂心神,將那份短暫的失序歸於初見的意外。身為主人,他必須主導這場會面。

「歡迎來到煉獄本家,竈門君。長途跋涉,辛苦了。」杏壽郎的聲音恢復了平日的洪亮與沉穩,每一個字都像是從丹田發出,帶著不容置疑的安定感。他依循著刻印在骨子裡的禮節,上半身微微前傾,準備行一個最標準的迎客鞠躬。


然而,一股溫暖的氣流先一步抵達了他的面前。

那是一隻伸出的手。掌心向上,帶著少年人因勤勞而生的薄繭,邀請的意味不言而喻。

杏壽郎的動作,就這麼凝固在一個極其細微的、準備彎腰的角度上。他的視線從那隻手,緩緩上移,對上了炭治郎那雙清澈的、帶著些許困惑的酒紅色眼眸。在對方看來,這或許只是個再自然不過的社交禮儀。

「啊,在日本應該是鞠躬對吧?抱歉抱歉,我一下子沒反應過來。」炭治郎意識到了什麼,臉頰微紅,有些懊惱地想把手收回,「在法國,初次見面都是握手的……」

「不。」

一個單音節的詞,從杏壽郎口中吐出,連他自己都未曾預料。他伸出右手,在那隻手完全退開之前,準確而穩固地握住了它。

掌心相觸的瞬間,杏壽郎感覺到一股熱度,直白、毫無阻礙地傳遞過來。那溫度與力度,和他所知的任何形式的接觸都不同。它不具備劍道對練時的對抗性,也不同於社交場合中那些禮貌而疏離的碰觸。這是一份純粹的、人與人之間最原始的連結,溫暖、堅實,帶著一種能融化百年禮法冰霜的奇異力量。

三秒鐘。

杏壽郎鬆開手時,覺得這三秒鐘彷彿抽走了他比一場晨練更多的精力。他若無其事地收回手,指尖與掌心卻像是被那溫度打上了烙印,久久不散。

「入境隨俗固然重要,」杏壽郎平靜地說,像是在闡述一條家規,而非為自己方才的破例作解,「但主隨客便,亦是待客之道。竈門君,請進。」

他側身讓開通道,姿態優雅得彷彿方才的插曲從未發生。炭治郎並未察覺他內心的波瀾,只是開心地應了一聲,迅速脫下腳上的運動鞋。那雙鞋被隨意地踢在一旁,一隻朝東,一隻朝西。

杏壽郎的目光短暫停留在那雙鞋上,隨後,他什麼也沒說,只是自然地彎下腰,用修長的手指將鞋子併攏,鞋尖朝外,工整地置於玄關石階的角落。整個動作行雲流水,本身就是一種無聲的「形」。

當炭治郎的雙腳接觸到被擦拭得一塵不染的檜木地板時,他像是踏入了另一個紀元。他赤著腳,好奇地感受著百年木材傳來的微涼與溫潤,眼中的讚嘆不加掩飾。

「這邊請。」杏壽郎在前引路。


兩人一前一後,行走在漫長的迴廊上。他們的腳步聲成了這座古宅裡唯一的對話。杏壽郎的足袋踩在木地板上,幾乎沒有聲音,那是常年修習的成果;而炭治郎的腳步則帶著好奇的、探索的節奏,時輕時重。

「哇……這裡的水,好清澈!」他趴在廊邊,看著池塘中悠然擺尾的錦鯉,牠們是活在水中的、華麗的織錦。

「這根柱子……摸起來好光滑。」他伸手觸碰支撐著屋簷的巨大樑柱,彷彿在與這座宅邸的年歲對話。

杏壽郎走在前面,卻感覺自己的感官被身後的少年無限放大了。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聽見錦鯉劃破水面的聲音,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廊柱上被歲月磨平的紋理。他透過炭治郎的眼睛,重新審視著這個他早已習以為常的世界,發現了許多被他忽略已久的美。

他們最終在一間雅緻的客房前停下。杏壽郎拉開紙門,一股新鮮藺草的清香撲面而來,那是新換的榻榻米的氣味。

「在您安頓下來之前,這裡暫時是您的房間。」

炭治郎走進去,在這個被極簡主義美學統治的空間裡,他像一個色彩鮮豔的驚嘆號。他好奇地用手按了按富有彈性的榻榻米,又研究了一下牆上那幅筆觸簡潔的山水掛軸。

「沒有床嗎?啊,是睡在地上的那種吧!我知道,是『布團』!」他努力地使用著自己知道的詞彙,臉上滿是興奮。

「正是。」杏壽郎的唇邊,逸出一絲他自己都未曾察覺的微笑。「管家稍後會為您鋪好。請先在此稍作休息,半小時後,我會過來,為您準備茶水與和菓子,作為洗塵。」

「好的!非常感謝您,杏壽郎先生!」炭治郎回過頭,笑容依舊燦爛。

杏壽郎點頭示意,轉身欲走。

「那個!」

他停下腳步,回身望去。少年站在房間的柔光中,有些不確定地問道:「我……可以一直稱呼您杏壽郎先生嗎?這個稱呼,會不會太隨便了?」

這是一個極其敏銳的問題,直指他們之間那道無形的、由身份與禮法劃出的界線。

杏壽郎凝視著他。理智與傳統告訴他,應該藉此機會,確立「指導者」與「被指導者」的身份,讓對方改稱「煉獄先生」。然而,當「杏壽郎先生」這幾個字從少年口中說出時,它聽起來不像是一個頭銜,而僅僅是一個名字,一個溫暖而充滿善意的稱呼。

打破一條規矩,和打破兩條,似乎已沒有分別。

「無妨。」他說,聲音平靜無波,「你就這麼稱呼吧。」

他輕輕將紙門拉上,門的另一側,是少年如釋重負的輕快呼吸聲。


杏壽郎獨自走在空無一人的廊道上,午後的風拂過,卻帶不走他掌心那片奇異的灼熱感。

他曾以為,這份為期一年的「義理」,會是一場單方面的、由他主導的文化灌輸。

然而,在這最初的相遇裡,他卻感覺到,自己那座固若金湯的世界,似乎也被對方,悄無聲息地……打開了一扇窗。


半小時後,杏壽郎的身影準時地映在客房的紙門上。

他已褪下那身象徵著家族門面的紋付羽織袴,換上了一襲更為日常、卻依舊熨燙得沒有一絲褶皺的深藍色書生絣。這細微的轉變是一種無聲的宣告:白日裡代表著家族的正式會面已經結束,現在開始的,是身為「教育指導役」的日常。

他輕叩門框,那兩下叩擊的力道與間隔都恰到好處,既能清晰地傳達來意,又不會顯得急躁。

「竈門君,我進來了。」

門內傳來一陣輕微的、屬於少年人的慌亂響動,伴隨著一聲「好、好的!請進!」。杏壽郎拉開紙門,室內的情景讓他目光微凝。

炭治郎那只從南錫帶回的、邊角有些磨損的皮箱敞開著,像一個剛剛登陸的、滿載著異國風情的灘頭堡。幾件不屬於這座古老宅邸的物品,被小心翼翼地擺放在榻榻米的一角,像是在這片寧靜的藺草海洋中,建立起幾座小小的、屬於他自己的島嶼。一本燙金封面的波德萊爾詩集,一支嶄新的、筆身閃爍著光澤的派克鋼筆,還有一張被安放在銀製相框裡的全家福——照片上,一家人簇擁在一起,笑容溫暖得能融化冬雪。

杏壽郎的視線在那張照片上多停留了一瞬。他從那定格的畫面中,讀到了與煉獄家這種舊華族截然不同的、一種更親密、更外放的家族溫情。


看見杏壽郎進來,炭治郎連忙在矮桌前坐好。他顯然在努力維持「正坐」的姿勢,但緊繃的肩膀和微微顫抖的小腿,還是暴露了他對這種武家坐姿的陌生與痛苦。

杏壽郎並未點破,只是將手中的木製托盤靜靜放下。托盤上,暗紅色的棗形茶入、深綠色的天目茶碗、白色的竹製茶筅……每一件器物都沉澱著歲月的光澤,它們不僅是器物,更是煉獄家所守護的「道」之一部分。

他以行雲流水的動作開始了點茶的儀軌。釜中鐵器燒水,發出松風般細微的低吟;竹製的柄杓舀起熱水,注入茶碗的聲音清脆悅耳;接著,他手腕輕動,茶筅在碗底快速而有規律地刷動,發出「唰、唰、唰」的細密聲響。

這是一套他重複了數千、上萬次的動作,早已化為身體的本能。但今天,他卻感覺到了一絲不同。身後那道專注而好奇的目光,讓他每一個看似不經意的動作,都多了一層「被觀看」的意義。在這個西洋文化如洪水般湧來的時代,他不僅僅是在泡茶,他是在用行動,向一個來自西洋世界的少年,展示何謂「不變的日本之心」。

很快,一碗色澤青翠、泡沫細膩綿密的抹茶便完成了。空氣中,那微苦而清雅的香氣,如同薄霧般瀰漫開來。

杏壽郎雙手捧碗,鄭重地轉動碗身,將繪有山水圖案的正面朝向炭治郎,緩緩推至他面前。

「請用。」

「……好香。」炭治郎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由衷地讚嘆。他笨拙地模仿著杏壽郎的動作,雙手有些僵硬地捧起溫熱的茶碗。他先是好奇地端詳著碗中那層細密的泡沫,然後才小心翼翼地湊到唇邊,淺嘗了一口。

下一秒,一股強烈的、帶著青草與大地氣息的苦澀,如同綠色的浪潮,猛烈地衝擊了他的味蕾。

這是一種全然陌生、不加修飾、甚至帶有攻擊性的味道。炭治郎的眉頭在一瞬間緊緊地鎖起,身體下意識地想將這口茶吐出,但良好的教養讓他硬生生地忍住了。他緊閉著雙眼,喉結艱難地滑動了一下,將那份苦澀嚥了下去。

整個過程不過兩三秒,他臉上細微的肌肉抽動、瞬間屏住的呼吸,以及再次睜開眼時那點生理性的濕潤,都清晰地落在了杏壽郎的眼中。

「不習慣嗎?」杏壽郎的語氣平靜,聽不出是在提問還是在陳述。

「啊,不!沒有!」炭治郎像是被抓包的孩子,連忙擺手,臉頰漲紅,「味道非常……嗯,非常深刻!是日本的味道!」他努力找了一個最貼切的形容詞。

杏壽郎看著他那副詞不達意、拼命尋找讚美詞的模樣,一直緊繃的嘴角,終於無法抑制地向上勾起一抹極淡的弧度。他將那碟楓葉造型的練切和菓子推了過去。

「配著這個吃,會好一些。」

「哇!這個可以吃嗎?」炭治郎拿起竹籤,像對待一件易碎的藝術品那樣,小心地切下一角送入口中。高雅而細膩的甜味如同一陣溫柔的春雨,迅速撫平了味蕾上被苦澀衝擊過的褶皺。

「好好吃!」這次的讚美,發自肺腑,他的雙眼都亮了起來,像兩顆被洗亮的星星。

杏壽郎靜靜地看著他,自己也端起茶碗,從容地品了一口。這份苦澀,是他早已習慣的、用以磨礪武士心性的日常。

「杏壽郎先生,」炭治郎一邊小口品嚐著和菓子,一邊問道,「在日本,喝茶都是這樣的嗎?感覺……像是一種修行。」

「這是茶道,是『禮』,也是『道』。」杏壽郎放下茶碗,聲音溫和卻不失莊重,「它不僅僅是喝茶,更是在這日新月異的嘈雜世界裡,尋求片刻『靜』與『和』的修行。」

「靜與和……」炭治郎似懂非懂地念著。

「嗯。我為你備茶的專注,是你品茶時的沉靜。這份互相的尊重,便是交流。」

炭治郎沉默了,他低頭看著碗中剩下的半碗碧綠茶湯,若有所思。他或許還不懂什麼是「道」,但他感受到了那份尊重。


室內再度歸於寧靜,只有窗外偶爾傳來人力車夫的吆喝聲,遙遠地像上一個時代的迴響。

就在這時,炭治郎像是下定了某種決心,他轉過身,從他那隻半開的皮箱裡,拿出一個小巧的、印著英文花體字的錫製糖果罐。

「那個!作為回禮!」他將糖罐雙手奉上,動作有些笨拙,卻異常鄭重。「這是我在南錫時,住在隔壁的老夫人送的Caramel。她人非常好,聽說我要回日本,特地去最好的店裡買來送我。如果不介意的話,請您務必嚐嚐看!」

杏壽郎看著那個在日光下閃著光澤的舶來品,再對上少年那雙充滿期待與些許不安的眼眸,他發現自己無法拒絕。

他接過糖罐,打開蓋子,一股濃郁的、與抹茶的清苦截然不同的香氣,撲面而來。那是牛乳與砂糖被熬煮到極致的醇厚焦香。這是一種毫不內斂、熱情洋溢的、屬於蒸汽與機械時代的香甜味道。

他從鋪著蠟紙的罐中取出一塊,在炭治郎緊張的注視下,送入口中。

下一刻,杏壽郎的金紅色眼眸,猛地睜大了。

那是一種他從未體驗過的、霸道的甜味。濃郁的奶香與焦糖的甜味如同決堤的洪水,瞬間淹沒了他整個口腔。這味道與和菓子那種含蓄、點到為止的雅致甜味完全不同。它更直接,更濃烈,更……充滿了毫不掩飾的、讓人無法抗拒的幸福感。

「怎麼樣?」

面對炭治郎的追問,杏壽郎嚥下口中那塊甜蜜的糖,喉結滾動了一下。他感覺自己的內心,有什麼東西被這塊小小的西洋糖果,溫柔地擊中了。

「好吃!」

一個短促而有力的、發自肺腑的讚嘆,脫口而出。

聽到這個詞,炭治郎瞬間露出了比陽光還要燦爛的笑容。「太好了!我還一直擔心您會不習慣這種味道呢!」

杏壽郎沒有再說話,只是默默地端起自己的茶碗,將剩下的半碗微苦的抹茶,一飲而盡。

奇蹟發生了。

當茶湯再次滑過口腔,那份原本凌厲的苦澀,竟被奶油焦糖留下的醇厚甜香溫柔地包裹、中和。苦味不再是苦味,而成了平衡甜膩的絕佳基石,將那份牛乳與焦糖的香氣,襯托得更加醇厚悠長。最後留在口中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複雜而和諧的深邃回甘。


「和魂」與「洋才」。

無數思想家爭論不休的命題,此刻,竟在一碗茶與一塊糖之間,達成了最完美的和解。

他,煉獄杏壽郎,修習了近二十年的茶道,卻在今天,被一塊來自異國的舶來品,教會了這碗茶全新的境界。

他抬起頭,看著對面那個正因為自己的讚美而開心不已的少年。

「指導」?

不。

杏壽郎想,在這動盪的大正年代,這或許,是一場漫長的、互相的「品嚐」。


那塊來自異國的奶油糖所留下的、醇厚而霸道的甜香,似乎還頑固地停留在杏壽郎的味蕾深處,與抹茶的苦澀餘韻達成了奇妙的和解。這場微小的味覺風暴,讓杏壽郎那顆慣於秩序的心湖,泛起了圈圈漣漪。

他需要重新掌握主導權,將這段關係拉回到「指導」的既定軌道上。熟悉宅邸,便是這軌道的第一段路基。

「竈門君,」杏壽郎站起身,他挺直的脊梁重新確立了身為此地主人的氣場,「在你休息之前,我先帶你熟悉一下宅邸的佈局。這裡迴廊相連,結構複雜,以免你日後迷路。」

「好的!萬分感謝您,杏壽郎先生!」炭治郎立刻充滿幹勁地站起,雙眸中閃爍著純粹的好奇與期待。

他們一前一後,行走在被歲月打磨得溫潤如玉的檜木迴廊上。煉獄本家是一座沉默的巨獸,它的呼吸是穿堂而過的微風,它的心跳是庭院角落添水那規律的輕響。在這裡,靜默本身就是一種秩序,一種無需言說的威嚴。

就在他們轉過一個拐角時,一位負責擦拭廊柱的年輕女中映入眼簾。她的動作熟練而安靜,彷彿是這座宅邸的一個零件。察覺到主人的氣息,她受驚般地停下手中活計,迅速退至廊邊,以近乎九十度的鞠躬,將自己的存在感縮至最小。她的頭垂得低低的,視線只敢落在自己的草履上。

杏壽郎正準備如往常一般,目不斜視地走過。這是規矩,是維持主僕之間那道必要距離的默契。

然而,他身後那陣輕快的腳步聲,卻戛然而止。

「午安!您辛苦了!這裡被您擦得好光亮啊!」

一道清亮、溫暖得如同三月春陽的聲音,就這樣突兀地、卻又無比自然地灑進了這片莊嚴的靜默之中。

女中單薄的肩膀猛地一震,像是聽到了什麼難以理解的語言。她花了整整兩秒鐘,才敢緩緩地、試探性地抬起頭。映入她眼簾的,是那位紅髮少年燦爛的、不帶一絲陰霾的笑容,以及那雙正直地望著她的、清澈的酒紅色眼眸。

「啊……我……我……」巨大的衝擊讓她徹底失語,臉頰瞬間漲得通紅,手中的抹布「啪」地一聲掉在了地板上。她慌忙地撿起,更加惶恐地將頭埋進胸口,聲音抖得不成樣子:「萬、萬分抱歉!奴婢……奴婢失禮了!」

杏壽郎停下了腳步,回過身,眉頭因這意料之外的「失序」而緊緊蹙起。他感覺到一陣輕微的、近似於煩躁的情緒。他壓低聲音,用只有兩人能聽到的音量說:「竈門君,不必如此。」

「欸?為什麼?」炭治郎全然不解,他望向杏壽郎,眼神純粹得像一塊無暇的水晶,「向努力工作的人表達感謝與讚美,這……這難道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在這座宅邸裡,每個人都只是在履行自己的職責。過度的言辭,只會擾亂他們的心緒,是無謂的干擾。」杏壽郎耐心地,以一種教導的口吻解釋著。

「干擾……嗎?」炭治郎的眼神黯淡了下來,看起來有些受傷。

杏壽郎以為他明白了,轉身繼續前行。然而,當他們路過正在專心修剪黑松的老園丁時,炭治郎的聲音再次響起,這次雖然壓低了些,卻依舊充滿了溫度:

「爺爺,您的技術真厲害!這棵松樹的樣子,比我在畫冊上看到的還要漂亮!請務必注意身體!」

老園丁那雙佈滿了老繭、緊握著鐵剪的手,在空中停滯了。他緩緩回首,斗笠下的那張臉上,滿是歲月的溝壑與勞作的汗水。他渾濁的雙眼因為驚訝而微微睜大,最終只是默默地、有些僵硬地朝炭治郎的方向深深鞠了一躬。

杏壽郎的太陽穴開始隱隱抽痛。他覺得自己過去二十多年建立起來的、對人和事的掌控感,正在被這個少年用一種最溫和、卻也最蠻不講理的方式,一點點地瓦解。

他正準備用更嚴厲的措辭,向炭治郎闡明「身份」與「距離」的重要性時,炭治郎卻搶先一步,用一種近乎困惑的、低低的聲音問道:

「杏壽郎先生,在南錫的時候,母親曾教導我,無論是身穿華服的紳士,還是清掃街道的工人,他們的靈魂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向人表達善意,是接近上帝的方式。難道在日本,神明會因為對象的身份不同,而對善意有所區別嗎?」


杏壽郎被這個問題,徹底問住了。

神明……會有所區別嗎?

他無言以對。


從那一刻起,他放棄了制止,轉而成為了一名沉默的觀察者。

他開始用一種全新的、幾乎是審視的目光,去觀察炭治郎的「善意」在這座古宅中引發的連鎖反應。他看到廚房廊下揀菜的廚娘,在聽到那句「聞起來好香,我很期待晚餐」後,一邊慌張地回禮,一邊卻在轉身時,嘴角忍不住露出一抹驕傲的笑容。他看到迎面走來的年長僕役,在聽到那句「辛苦您了,看起來很重呢」之後,原本因疲憊而微駝的背,似乎都挺直了幾分。

這些人,他都認得。他知道他們的名字,了解他們的職責,並給予他們應得的薪俸與尊重。他是一位公正、威嚴、無可挑剔的未來家主。他的存在,是這座宅邸秩序的基石,是讓所有齒輪得以順暢運轉的中心太陽。

然而,太陽的光芒太過耀眼,以至於無人敢抬頭直視。他們敬畏他,服從他,卻也……懼怕他。

而炭治郎不同。如果說杏壽郎是天穹之上、光芒萬丈的太陽,那炭治郎就是冬日裡一盆溫暖的、可以圍坐的炭火。他或許沒有那麼耀眼,卻能將熱度,直接傳遞到每一個人凍僵的手心裡。

就在杏壽郎沉思之際,他們迎面遇上了他的弟弟,千壽郎。

「兄長大人。」千壽郎見到他,立刻停下腳步,恭敬地行禮,眼神中帶著一如既往的敬畏。

「千壽郎。」杏壽郎點頭,正準備介紹。

「午安!」炭治郎的聲音搶先響起。他的臉上,是與方才問候女中、園丁時,一模一樣的、不增一分也不減一分的燦爛笑容。「我是今天開始叨擾的竈門炭治郎!你的兄長大人非常溫柔,今後請多指教!」

千壽郎被這突如其來的熱情弄得不知所措,白淨的臉頰微微泛紅,有些靦腆地回禮:「我、我是煉獄千壽郎……兄長他……啊不,請您多指教。」

杏壽郎靜靜地看著這一切,心中最後一絲困惑,轟然解開。

——原來如此。

炭治郎的善意,並非不懂規矩,也並非挑戰秩序。

他的善意,沒有前提,沒有對象之分,沒有任何目的性。它就像陽光,只是單純地、平等地,灑向它所能照耀的每一個角落,無論是高大的松樹,還是牆角無名的苔蘚。

這座被規矩、身份、榮耀層層包裹的、莊嚴卻也冰冷的煉獄本家……

今天,第一次,被陽光照進了那些從未被照亮過的、幽暗的角落。

杏壽郎感覺到,自己那顆早已習慣了身居高位、與人保持距離的心,正被這股不分你我的暖流,緩緩地、溫柔地浸潤著。

一種陌生的、卻並不討厭的感覺,在他胸口悄然蔓延。


宅邸的巡禮,在夕陽將庭院中的松影拉得斜長時,告一段落。

金紅色的餘暉,如同融化的琥珀,溫柔地潑灑在庭院的每一片青苔與白砂之上。杏壽郎帶領著炭治郎,最終停在了主庭園的緣側。他們並肩坐下,冰涼的檜木地板,隔絕了最後一絲白日的燥熱。晚風開始吹拂,帶著濕潤的泥土氣息與松針的清香,是屬於夜晚的序曲。

炭治郎凝視著眼前這座莊嚴、靜美得宛如一幅古老畫卷的庭邸。他敬佩於這裡的每一處細節,那種由時間與無數人的心血共同維護而成的秩序感。但同時,一種難以言喻的、巨大的空曠感,也如同傍晚的薄霧,無聲地籠罩著他。

這是一座完美的、宏偉的、卻沒有「家」的體溫的宅邸。

他深吸了一口氣,那股屬於傍晚庭院的清新空氣,給了他一些勇氣。他轉過頭,望著身旁杏壽郎被夕陽勾勒出溫暖輪廓的側臉,小心翼翼地組織著語言。

「杏壽郎先生,那個……今天真的非常感謝您,帶我認識了這個家。」他先是鄭重地道謝,然後才有些猶豫地,將心中盤桓已久的問題提出:「只是……我今日一路走來,似乎都未曾見到您的父母。按照禮節,我是否應當先向煉獄家的老爺與夫人致上問候之意?這本該是拜訪的第一步,若是我疏忽了,還請您指正。」

這是一個極其合理、也極其有禮貌的提問。在炭治郎的世界裡,家人,是一個家的核心。

杏壽郎的目光,從庭院那塊沉默了數百年的、象徵著須彌山的巨岩上收回。他轉向炭治郎,臉上是一種平靜無波的、近乎於面具的表情。

「你有這份心,很好。」他的聲音聽不出情緒,像是在闡述一條早已背誦純熟的家規。「但不必著急。父親大人與母親,平時並不住在本家。」

「欸?」

「為了讓我能盡早習慣並承接家主的位置,父親大人現居於麴町的別邸,那裡距離國會議事堂更近,便於他處理家族在政界的各項事務。」杏壽郎的解釋清晰、冷靜,不帶一絲情感色彩。「而母親,則是在相模國的鄉間別院靜養。所以煉獄本家,目前由我來維持它的秩序。」

他垂下眼簾,聲音平穩地為這一切作出結論:「等你習慣了這裡的生活,過幾日,再去向他們致意也不遲。」

他說得輕描淡寫。心中卻清晰地浮現出父親那張嚴肅的、不怒自威的臉。他能想像,當父親看到炭治郎這副模樣——穿著西洋服飾,眼神直率,言辭間缺少了華族之間那種特有的、層層包裹的敬語與謙辭時,那雙深邃的眼眸裡,將會是何等的失望與不悅。

這場「拜訪」,必須推遲。直到他能將這塊來自異國的、太過耀眼的璞玉,打磨出父親所認可的、內斂而沉穩的日本形狀。

然而,炭治郎的關注點,卻完全偏離了這些複雜的家族考量。他只是捕捉到了那段話語背後,最簡單、最核心的一個事實。

「沒有和父母住在一起啊……」他低聲重複了一遍,像是在確認某個難以置信的消息。然後,他抬起頭,那雙清澈的酒紅色眼眸,像兩池映著晚霞的溫泉,直直地望進杏壽郎的眼底。

他問出了一個最柔軟、也最鋒利的問題:

「那不是很寂寞嗎?」


寂寞?

這個詞,像一顆來自異次元的隕石,沒有任何預兆地,猛然砸進了杏壽郎那座由「責任」、「榮耀」、「鍛鍊」、「秩序」等堅固基石所構築起來的世界。

他的人生中,從未有人教過他這個詞彙。

他的身體,比他的思想,更快地做出了反應。他那一直挺得筆直的背脊,在一瞬間變得無比僵硬。放在膝上的手,下意識地收緊,抓皺了身下那昂貴的袴布。

他沒有回答。他的靈魂,被那個詞語擊中,跌入了一段被他用鐵鎖塵封了十六年的、遙遠的記憶之中。


那是一個同樣的、有著美麗晚霞的傍晚。

年僅十歲的他,和更年幼的千壽郎,並肩站在玄關。母親身著一襲淡紫色的外訪服,背對著他們。她的背影,是他記憶中最後的、溫暖的顏色。他還記得她身上那股淡淡的、山茶花髮油的香氣。

他記得自己拉著她的衣袖,問:「母親大人,為何要走?」

他記得父親就站在遠處的書房窗邊,只是一個沉默的、被陰影籠罩的輪廓。

然後,他聽到了父親冷靜得近乎殘酷的聲音:「——這是為了煉獄家。」

為了煉獄家在貴族院的地位,為了隔絕那些因母親娘家失勢而起的政治流言。

所以,妻子必須被送走。所以,家庭必須被拆分。

一切,都是為了那個名為「家族」的、更崇高的存在。

他記得母親轉過身,蹲下來,溫柔地撫摸著他們的頭,眼中沒有淚,只有一種他當時無法理解的、深沉的悲傷。她說:「杏壽郎,千壽郎,要成為像父親大人一樣,頂天立地的煉獄家男兒。」

然後,她轉身,坐上了那輛將駛向遙遠鄉下的馬車。車輪碾過碎石路的聲音,在空曠的庭院裡,顯得格外刺耳。

那天之後,「寂寞」這種情緒,就成了煉獄家繼承人絕不該擁有的、奢侈的廢品。他用無止盡的鍛鍊填滿身體的疲憊,用浩瀚的典籍填滿思想的空隙。他讓自己發光,發熱,成為一顆小小的太陽,用自身的光芒,去驅散籠罩著年幼弟弟和這座空曠宅邸的寒冷與黑暗。

他以為自己早已將那份情緒,燃燒殆盡了。

可是,為什麼……

當身旁這個少年,用如此理所當然的、帶著一絲純粹擔憂的語氣,問出這個問題時……


杏壽郎感覺到,自己那顆用火焰層層包裹起來的心臟,最內裡、最柔軟的那個地方,被一隻溫柔的手,輕輕地、輕輕地,觸碰了一下。

那個地方,他從未允許任何人,包括他自己,去探視過。

那個地方……好像一直都是空著的,冷著的。

晚風吹過,緣側的風鈴發出「叮鈴」一聲輕響,清脆得像一聲嘆息。

杏壽郎依然沒有回答。

他只是沉默地,凝視著那輪即將沉入地平線的、孤獨的夕陽。

緣側之上,寂靜像一口無形的洪鐘,將兩人籠罩其中。


晚風變得更涼了些,帶著一種近乎冷漠的溫柔,吹動著杏壽郎額前那幾縷被夕陽染成金紅色的髮絲。風鈴「叮鈴」作響,那清越的聲音,此刻聽來竟像一聲聲無可奈何的嘆息,迴盪在逐漸沉入暮色的庭院裡。

炭治郎看著杏壽郎。他看著對方那張平日裡總是充滿著太陽般熱度的側臉,此刻卻被一層薄薄的、名為「追憶」的陰影所覆蓋。那雙總是燃燒著、直視前方的眼眸,正凝視著庭院深處的某一點,那裡空無一物,卻又彷彿藏著整個世界的重量。一股深沉的、幾乎要將人凍結的孤高氣息,從杏壽郎身上散發出來,讓他周遭的空氣都變得稀薄。

炭治郎的心,像是被一隻冰冷的手揪緊了。他敏銳得近乎痛苦的同理心,讓他清晰地感覺到,自己那句單純的問話,像一把莽撞的鑰匙,意外地撬開了對方內心深處一扇從不示人的、塵封已久的門扉。門後,是超乎他想像的、深沉得如同冬日長夜的孤獨。

他感到一陣懊悔,那懊悔甚至帶來了生理性的刺痛。

「對不起,杏壽郎先生。」

最終,是炭治郎用幾不可聞的聲音,打破了這令人窒息的沉寂。他的聲音很輕,帶著顫抖與真誠的歉意,像是怕驚擾到一隻正在舔舐傷口的、驕傲的雄獅。「我……我問了一個非常失禮、也非常愚蠢的問題。我沒有權利去探問您的家事……真的非常抱歉。」

說著,他將額頭深深地抵在身前的緣側地板上,行了一個最鄭重的「土下座」。這是他來到這裡後,學會的第一個、發自內心的「禮」,一個笨拙的、卻承載了他所有歉意的謝罪。

杏壽郎的視線,終於從那片虛無的空洞中,緩緩地、一寸寸地,拉回到身旁這個近乎卑微地伏在地上的少年身上。他那因陷入回憶而變得有些渙散的瞳孔,重新凝聚起焦點。

他看著炭治郎那頭在夜色中依舊顯得溫暖的紅髮,心中某個被冰封了十六年的地方,傳來一陣極其細微的、幾乎要被晚風忽略的碎裂聲。

「抬起頭來。」杏壽郎開口,聲音比平時沙啞了幾分,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命令。「你沒有錯。」

炭治郎聞言,有些不安地、慢慢地抬起頭。

「你並未失禮,也並不愚蠢。」杏壽郎的目光與他相接,那雙金紅色的眼眸深處,風暴已然平息,只剩下餘燼般的沉靜。「那只是……關於煉獄家,一個既定的『事實』而已。與你無關。」

他將那份足以壓垮一個十歲孩童的沉重過往,用「事實」這個冰冷客觀的詞彙輕輕包裹,然後將其重新放回了內心那口被重重鐵鎖封印的箱子裡。他站起身,居高臨下地看著依舊坐著的炭治郎,用一種屬於家主的、不容置喙的語氣說道:

「夜深了,晚風寒涼。進屋吧。」

「晚膳已在準備,一小時後,會有人前來通知你。」

這是一種溫和的驅逐,也是一種不著痕跡的、對話題的終結。炭治郎抬起頭,看著那個重新變回無懈可擊的「煉獄家繼承人」的杏壽郎,默默地點了點頭。


那一晚的晚餐,是在一間極其雅緻的、只點著幾盞昏黃白熾燈的房間裡進行的。兩人相對而坐,中間隔著一張寬大的、光可鑑人的黑漆矮桌。一道道如同工筆畫般的懷石料理,由女中們踏著無聲的腳步,悄然呈上,又悄然撤下。

起初的氣氛,是凝滯的。緣側上的那段對話,像一縷無法散去的幽魂,徘徊在兩人之間。連筷子與瓷器偶爾的輕碰聲,都顯得格外刺耳。

然而,當一道烤得金黃香脆、旁邊點綴著一小撮蓼醋的鹽烤香魚被端上來時,炭治郎的眼中,再次閃爍起那種純粹的、對美好事物無法抑制的欣賞光芒。

「哇……好香!」

看著他那副彷彿能將所有陰霾都一掃而空的、饞嘴的模樣,杏壽郎沉默了片刻,竟鬼使神差地開了口。

「這是香魚。是大正年代最受歡迎的夏日河魚,以食水苔為生,故而肉質清香,無泥腥味。武士們尤其喜愛,稱其為『香魚的氣節』。」他的聲音平穩,像是在念誦書本上的文字,卻無形中,為這道菜餚增添了幾分屬於武家的風骨。

「香魚的氣節……」炭治郎喃喃自語,他夾起一塊魚肉,小心翼翼地送入口中,細細品嚐後,滿足地讚嘆:「真的!有種青草一樣的味道!好吃!」

杏壽郎看著他那副生動的表情,竟也覺得口中的魚肉,比平日里更美味了幾分。

就這樣,他開始一道一道地,為炭治郎解說起餐桌上的「語言」。

「那是『八寸』,用以表現季節之物。碗中的那枚芋頭,雕的是秋日的『初菊』。」

「這碗湯,名為『土瓶蒸』,精華全在於湯中。將酸橘汁滴入,風味更佳。」

他將那些蘊含在食物背後的、關於季節、關於技藝、關於「侘寂」的日本美學,用平實的語言,娓娓道來。他本以為,這只是在履行「指導者」的義務,是在填補這尷尬的沉默。但他漸漸發現,當他看到炭治郎因為他的解說,而對口中的食物流露出更深層次的理解與喜悅時,他自己的內心,也獲得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平靜的滿足感。

這場晚膳,從一場沉默的對峙,變成了一堂生動的、關於日本飲食文化的入門課。

晚餐結束時,房間裡昏黃的燈光,似乎也變得溫暖了幾分。

在炭治郎準備告退時,杏壽郎叫住了他。

「竈門君。」

「是!」

「明日清晨,卯時正刻,到庭院東側的劍道場來。」杏壽郎的眼神恢復了往日的銳利與明亮,像兩簇在暗夜中重新燃起的火焰。「你的第一堂課,從『揮刀』開始。」


回到自己的書房後,杏壽郎獨自一人,端坐於窗前。窗外,是深邃的、點綴著幾顆疏星的夜空。月光如水,將庭院的黑松鍍上了一層銀霜。

他回想著今天發生的一切。從那枚來自法國南錫的奶油糖,到緣側上那句直擊心靈的問話,再到晚膳時那場意外和諧的交流。

這個名為竈門炭治郎的少年,像一顆投入古井的石子,徹底打亂了他平靜無波的世界。他用他那份不分你我的陽光,照亮了宅邸裡的陰暗角落;又用他那份不加修飾的純粹,叩問了他內心最深的孤獨。

那句「不是很寂寞嗎?」,還在耳邊迴響。

杏壽郎閉上眼。

寂寞……嗎?

或許吧。

但從明天起,這座空曠的宅邸裡,將會多出一道清晨揮舞竹劍的身影,和一聲聲充滿活力的吶喊。

或許,這份長達一年的「指導」,會為那個他不願去觸碰的問題,帶來一個意想不到的答案。

他睜開眼,目光落在牆邊刀架上那柄安靜的佩刀上。

心緒的迷惘,就用劍道的「形」,來重新斬出一條明路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就文
10會員
120內容數
原創BL/耽美 沒有CP活不下去
就文的其他內容
2025/09/25
我和情人分手了。 初雪在一夜之間薄薄地覆蓋了整個城市,巷弄裡的空氣因此變得格外清冽而濕冷。炭治郎抱著一只沉甸甸的紙箱,獨自走在公寓後頭那條鮮有人跡的小徑上。寒氣像無數根細針,刺進他厚重軍綠色大衣的每一絲縫隙,他只能將自己縮得更緊。那只紙箱的邊緣硌著他的胸口,冰冷而僵硬,像心裡某個逐漸麻木的角落。
2025/09/25
我和情人分手了。 初雪在一夜之間薄薄地覆蓋了整個城市,巷弄裡的空氣因此變得格外清冽而濕冷。炭治郎抱著一只沉甸甸的紙箱,獨自走在公寓後頭那條鮮有人跡的小徑上。寒氣像無數根細針,刺進他厚重軍綠色大衣的每一絲縫隙,他只能將自己縮得更緊。那只紙箱的邊緣硌著他的胸口,冰冷而僵硬,像心裡某個逐漸麻木的角落。
2025/09/12
這幾天,時光對兩人而言都變得異常漫長。 炭治郎的筆尖在紙上移動,發出規律而輕快的沙沙聲,像是在刻意維持一種平靜的節奏。可每當思緒稍稍飄離,腦海裡便會不受控制地浮現那天在辦公室的場景——那句「我不想你忘記」像暗夜裡的一簇火種,微弱卻固執地燃燒著,讓他在每個夜晚輾轉難眠。 杏壽郎依舊在講台上洪亮
2025/09/12
這幾天,時光對兩人而言都變得異常漫長。 炭治郎的筆尖在紙上移動,發出規律而輕快的沙沙聲,像是在刻意維持一種平靜的節奏。可每當思緒稍稍飄離,腦海裡便會不受控制地浮現那天在辦公室的場景——那句「我不想你忘記」像暗夜裡的一簇火種,微弱卻固執地燃燒著,讓他在每個夜晚輾轉難眠。 杏壽郎依舊在講台上洪亮
2025/09/09
隔天清晨,兩人各懷心事踏進校園。 炭治郎一如往常坐在靠窗的位置,卻少了往日的專注神情。粉筆在黑板上劃過的聲音時而被他聽進耳裡,時而又被窗外的光影奪走注意。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他的課桌上,他的視線隨著那片光斑恍惚地游移,時而低頭盯著筆記,卻又在下一瞬停下筆尖,陷入沉思。腦海裡不斷重播著昨夜雨幕
2025/09/09
隔天清晨,兩人各懷心事踏進校園。 炭治郎一如往常坐在靠窗的位置,卻少了往日的專注神情。粉筆在黑板上劃過的聲音時而被他聽進耳裡,時而又被窗外的光影奪走注意。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他的課桌上,他的視線隨著那片光斑恍惚地游移,時而低頭盯著筆記,卻又在下一瞬停下筆尖,陷入沉思。腦海裡不斷重播著昨夜雨幕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正午灼熱的日光被攔阻在簷廊外,香客跨過正殿龍門,撲面而來的涼爽氣息驅散滿身熱意。光影交錯,此時殿內正顯昏暗,只有懸於天花板的幾支日光燈,散發微弱光芒,照亮殿堂。
Thumbnail
正午灼熱的日光被攔阻在簷廊外,香客跨過正殿龍門,撲面而來的涼爽氣息驅散滿身熱意。光影交錯,此時殿內正顯昏暗,只有懸於天花板的幾支日光燈,散發微弱光芒,照亮殿堂。
Thumbnail
這是一對年輕夫妻的新家,以輕裝修的方式重新裝修老屋,整個空間為原木極簡的風格,在設計上探索光線、空間、情感,以木質之美喚醒自然的氣息,視覺和觸覺都深感溫和。營造簡約溫暖的空間感受,承載「一屋兩人三餐四季」的幸福生活點滴。
Thumbnail
這是一對年輕夫妻的新家,以輕裝修的方式重新裝修老屋,整個空間為原木極簡的風格,在設計上探索光線、空間、情感,以木質之美喚醒自然的氣息,視覺和觸覺都深感溫和。營造簡約溫暖的空間感受,承載「一屋兩人三餐四季」的幸福生活點滴。
Thumbnail
從窗望出去街景漸為昏暗,黑夜逐漸慢慢拉開。 星星月亮有點前一首氣氛,拾遺兩首舊作。 對面是棟白皚皚的大廈 每層都有一扇後樓梯窗戶 記得那個窗口當風大 任那寒衣隻影在夜裡憑柵 回首月光處願故人常在 每盞燈代表一個願望 在願望泡泡未消失之前 趕緊在星光之下許個願 那個願,足以讓每
Thumbnail
從窗望出去街景漸為昏暗,黑夜逐漸慢慢拉開。 星星月亮有點前一首氣氛,拾遺兩首舊作。 對面是棟白皚皚的大廈 每層都有一扇後樓梯窗戶 記得那個窗口當風大 任那寒衣隻影在夜裡憑柵 回首月光處願故人常在 每盞燈代表一個願望 在願望泡泡未消失之前 趕緊在星光之下許個願 那個願,足以讓每
Thumbnail
《窗簾》 在我小小房間裏 裝著一道灰色的簾 捲上去時候便是晴朗 到了晚上 簾子像瀑布般由上而下 只有微小的縫 把窗外的月光爬進來 沒有月光時候 我有書為樂 沒有看書時候 有了微風作伴 簾子輕輕擺動 於是呢 我有了浪花 隨心隨意競逐在文字 寧靜而無人的夜
Thumbnail
《窗簾》 在我小小房間裏 裝著一道灰色的簾 捲上去時候便是晴朗 到了晚上 簾子像瀑布般由上而下 只有微小的縫 把窗外的月光爬進來 沒有月光時候 我有書為樂 沒有看書時候 有了微風作伴 簾子輕輕擺動 於是呢 我有了浪花 隨心隨意競逐在文字 寧靜而無人的夜
Thumbnail
喜好深色系的空間,是此次屋主委託設計的重點,著手質感且典雅的風格構想,開啟了設計的篇章
Thumbnail
喜好深色系的空間,是此次屋主委託設計的重點,著手質感且典雅的風格構想,開啟了設計的篇章
Thumbnail
▪︎咒語描述: 頂部是橘黃色玻璃燈罩與薄薄的筆觸,底部是紅銅材質,內部是橘黃色玻璃,外部是帶有光澤的黃橘綠透明紋理,形狀為沒有蓋子的短短的圓柱體,下面有一顆燈泡,純灰色漸層背景。 ▪︎工具:Bing Dall-E3 Copilot
Thumbnail
▪︎咒語描述: 頂部是橘黃色玻璃燈罩與薄薄的筆觸,底部是紅銅材質,內部是橘黃色玻璃,外部是帶有光澤的黃橘綠透明紋理,形狀為沒有蓋子的短短的圓柱體,下面有一顆燈泡,純灰色漸層背景。 ▪︎工具:Bing Dall-E3 Copilot
Thumbnail
昏沉的意識 拒絕甦醒 在黑暗中持續 ...
Thumbnail
昏沉的意識 拒絕甦醒 在黑暗中持續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