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s Miracle Holding Inc (NMHI)疑雲:碳信用、區塊鏈與虛幻的 2,000 萬美元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近年來,「碳中和」與「區塊鏈」成為兩大熱門題材,不少公司藉由這些關鍵字吸引投資人注意。近期,美國 Nature’s Miracle Holding Inc. (NMHI) 宣稱將斥資 2,000 萬美元收購碳信用,並計畫在 XRP Ledger 上進行代幣化。表面上,這似乎是一個「結合環境永續與金融創新」的好消息,然而深入查核財報與背景資料後,卻發現其說法與現實之間存在巨大落差,甚至帶有高度誤導風險。本文將從四個角度,提醒公眾審慎看待這家公司與其相關宣傳。

一、這不是 Nasdaq 上市公司,而是 OTC 場外市場交易

首先,必須澄清一點:NMHI 並不是一間活躍於 Nasdaq 的正規上市公司。它曾短暫掛牌,但隨後遭到"下市"處理,目前僅在 OTC Pink / OTCQB 這類場外市場交易。OTC 市場的特徵就是監管門檻低、資訊揭露有限、審查強度不足。許多陷入財務困境或無法符合主要交易所規範的公司,都會退居 OTC 繼續籌資。

這意味著,投資人在面對 NMHI 時,必須放棄對「上市公司」的錯誤印象。它不是一間受 Nasdaq 嚴格監管的公司,而是一個透明度低、資訊不對稱極高的風險標的

新聞連結出處:
https://carboncredits.com/natures-miracle-bets-20m-on-blockchain-carbon-credits-to-capture-1m-tons-of-co₂

二、財務狀況惡劣,2,000 萬美元僅是「融資額度」

根據 NMHI 在 2025 年第二季(截至 6 月 30 日)提交的 10-Q:

公司帳上現金僅 9,511 美元。

累積虧損超過 2,850 萬美元

股東權益負 1,697 萬美元,屬於資不抵債。

公司在報告中明白承認,存在「重大持續經營疑慮」

換句話說,這是一間現金幾乎耗盡、長年虧損、靠外部輸血才能苟延殘喘的企業

至於新聞稿裡強調的 2,000 萬美元,事實上只是與 GHS Investment 簽署的 ELOC(Equity Line of Credit,股權融資額度)。這並不是現金存款,而是一種「隨時可以透過增發股票換取資金」的協議。公司如果需要錢,就必須把股票折價賣給 GHS,GHS 再轉手拋售。這樣的安排會導致股權被不斷稀釋,最終小股東利益受損。

因此,NMHI 所謂「擁有 2,000 萬美元」的說法,是嚴重誤導。它實際上只有「最多可以發股募得 2,000 萬美元」的"權利",而非帳上真的有 2,000 萬美元。

SEC 財報資料出處:
https://www.sec.gov/ix?doc=/Archives/edgar/data/1947861/000121390025076814/ea0251793-10q_natures.htm

三、VCC 上鏈並非沒有可能,但沒有任何價值

NMHI 強調的另一大亮點,是「把自願碳信用(VCC)放到區塊鏈(XRP Ledger)」。

技術上,VCC 當然可以被代幣化放到區塊鏈上。任何憑證、票據,甚至一張紙,都能生成 Token。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代幣化後的碳信用就具備合規抵繳的價值。

在國際碳市場規範中,只有東道國核發、並經國家帳本(NR, National Registry)登錄與授權(LoA)的碳信用,才具備合規效力。這類信用才可用於歐盟碳邊境稅(CBAM)、歐盟排放交易體系(EU ETS)、國際航空 CORSIA,以及其他基於《巴黎協定》第六條的合規市場

至於 VCC(Voluntary Carbon Credit,自願碳信用),它在自願市場可以流通,但不能進入國家帳本,無法用於合規抵繳。當這些 VCC 被搬上區塊鏈時,它們依然只是「非合規的自願信用」,甚至可能是已經在其他帳本裡被計算過的幻影信用或垃圾等級碳信用

換句話說,VCC 上鏈不是不可能,而是「沒有額外價值」。如果把它放到區塊鏈上繼續炒作,本質上就是在幻影帳本裡玩幻影碳信用或垃圾碳信用。這不僅不能增加真實價值,反而加重市場誤導風險。


四、台灣與中資背景與題材炒作,行為更接近騙局

NMHI 的背景同樣值得警惕。這家中資背景,過去曾多次透過題材進行市場炒作。當初以「智慧農業、LED 植物燈」等名義上市,如今又轉向「碳信用+區塊鏈」的新故事。

這樣的模式有幾個共同特徵:

題材華麗:區塊鏈、碳中和、Web3,都是當前熱門關鍵字。

財務貧弱:實際營運能力薄弱,收入銳減,現金流枯竭。

融資續命:靠不斷發股、ELOC、可轉債存活。

誤導市場:對外宣傳誇大不實,利用媒體炒作製造「新藍海」幻象。

從上述特徵來看,NMHI 的行為更像是一場「包裝精美的騙局」,而非真正的產業創新。

https://jxtw.com/index.php?m=home&c=View&a=index&aid=189

結語:保持警覺,避免受害

綜合而言,NMHI 的真實狀況是:

它並非 Nasdaq 正規上市公司,而是Nasdaq 下市後的 OTC 場外市場的小型標的

它的財務狀況極度惡劣,幾近破產,所謂「2,000 萬美元」只是理論上的股權融資額度。

它所操作的 VCC 區塊鏈代幣化,根本沒有額外價值,更可能在幻影帳本上複製幻影碳信用或垃圾碳信用

背後具中資色彩,加上題材炒作,極可能是一場「金融與環境包裝下的詐騙」

因此,提醒所有投資人與公眾:不要被「區塊鏈」與「碳信用」的華麗詞彙迷惑,更不要因媒體的單向報導而忽略財報與制度的基本事實。在碳市場逐漸走向合規化的今天,只有納入國家帳本、具政府授權的碳信用才有真實價值。任何脫離合規體系的「代幣化碳信用」,極有可能只是紙上幻影,甚至淪為炒作騙局

保持警覺,避免投入金錢或信任,才是保護自己免於受害的最佳方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ACM 說書的沙龍
2會員
33內容數
合規碳信用 : 國際規則 → 各國制度 → 市場轉型! 合規碳信用的發展路徑,是從《巴黎協定》第六條的國際規則出發,由各國立法制度化,最終推動市場從自願性信用轉向合規信用。未來能真正「抵稅、履約、計入國家帳本」的碳信用,只會是合規體系下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