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CM-avatar-img

PACM

0 位追蹤者

PACM

0 位追蹤者
avatar-img
PACM 說書的
2會員
43內容數
合規碳信用 : 國際規則 → 各國制度 → 市場轉型! 合規碳信用的發展路徑,是從《巴黎協定》第六條的國際規則出發,由各國立法制度化,最終推動市場從自願性信用轉向合規信用。未來能真正「抵稅、履約、計入國家帳本」的碳信用,只會是合規體系下的產品。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讓碳信用回到「真實與主權」的會計秩序 在全球碳市場中,「信任」是最昂貴的貨幣。 當過去的自願市場(VCC)靠自我聲明與第三方報告撐起整個體系, 結果卻被揭穿為幻影與重複計算的遊戲時, 《巴黎協定》第六條的制度性改革,終於為碳信用帶來了主權與數據的秩序。 這個新體系,就是 PACM(Paris A
Thumbnail
近十年來,自願碳市場(VCC)在企業 ESG 熱潮下迅速擴張,但同時也陷入信任危機。許多碳信用並未獲得國家授權,甚至存在重複計算與缺乏真實減排的問題。隨著《巴黎協定》第六條監督機構(SB6.4)在 2024 年巴庫會議上通過最終細則,全球碳市場正式邁入主權法制化的新階段
Thumbnail
「永久性」(permanence)在碳市場指的是溫室氣體減量或移除是否能永久保存不再進入大氣。技術上,這涉及碳庫穩定性及逆轉風險(reversal risk):例如封存於地底的CO<sub>2</sub>理論上可維持千年以上,而植樹造林固碳可能因森林火災、病蟲
A6.2+A6.4 雙引擎啟動,「SDM」早已不存在但「SD」義務被強化 2024 年底,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締約方在亞塞拜然巴庫(Baku)舉行的 第六次巴黎協定締約方大會(CMA.6) 上,通過了三份關鍵決議──4/CMA.6、5/CMA.6、6/CMA.6。
Thumbnail
今年11月,各國政府將齊聚巴西貝倫,參與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第30次締約國會議(COP30)。我們希望這將成為推動《巴黎協定》和《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的關鍵時刻。聯合國環境署金融行動主管艾瑞克‧厄舍爾將闡述這次會議對全球金融的意義。 儘管各國發展勢頭不盡相同,有些國家甚至
Thumbnail
近年全球企業爭相宣稱「碳中和」,但在新一代國際會計準則 IFRS的制度下,自願碳信用(VCC)正被全面排除於合法揭露與會計體系之外。 IFRS 與其姊妹框架(TCFD、IFAC、IOSCO)表面上不區分自願與合規碳市場,實際卻以「忠實表述」「可驗證性」「主權一致性」等原則,建立起一套制度性排他機制:
Thumbnail
《京都議定書》時代的碳市場,是典型的「北方主導—南方執行」體制。北方國家透過 CDM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資金投資,南方國家提供土地、森林與勞動。減排量(CER)雖然誕生於南方,但其主權、收益與定價權卻掌握在北方手中。
Thumbnail
《巴黎協定》第六條第 4 項機制(Article 6.4 Mechanism)正處於關鍵轉折期。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於 2025 年 10 月第十八次監督委員會會議(SBM18)中,發布《In-Meeting Information Note: Reversals and Non-
在這個人人都在談「淨零」的年代,漂綠早已不只是企業的公關技巧,而是一場社會集體的幻覺。 它讓我們誤以為,只要會說「永續」、會貼 ESG 標籤、會買幾張「碳權」, 就能免於真正的責任。 於是,「漂綠」變成了新時代的贖罪券—— 一種看似高尚、實則虛假的氣候信仰。 一、漂綠不是謊言,而是制度的空
Thumbnail
新聞評論|ANTARA News 專題解讀與政策分析 一、前奏:一則看似平凡的新聞 2025 年 9 月中旬,印尼國家通訊社 ANTARA News 發布了一篇標題為 〈Indonesia to showcase 60 million tons of CO₂e credits at COP30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