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什麼是 BBU?
簡單說,BBU 就像「保險電池」。
當伺服器、資料中心或 5G 基地台的主要電力來源突然斷電時,BBU 會立刻接手供電,確保系統不中斷,避免資料遺失或設備受損。
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伺服器的行動電源」。
- 沒有 BBU → 一旦斷電,伺服器可能資料全毀。
- 有了 BBU → 系統有時間安全地轉移到其他電力來源(像發電機或 UPS)。
為什麼現在特別重要?
- AI 與資料中心爆炸成長
- AI 訓練需要超級龐大的伺服器群,任何斷電都可能導致數百萬美元的損失。
- BBU 成為伺服器「必備零件」,需求快速上升。
- 5G 基地台大量建設
- 5G 網路需要基地台密集佈局。
- 為了避免通訊斷線,每個基地台幾乎都要搭配 BBU。
- 能源轉型與電網不穩定
- 綠能比例提高後,電力穩定性挑戰增加。
- BBU 幫助數據中心、電信系統對抗突發斷電風險。
BBU 的市場趨勢
- 由傳統鉛酸電池 → 改為鋰電池 BBU
鋰電池體積小、壽命長、充放電快,正在快速取代舊技術。 - 單價提升 + 出貨量成長
因為 AI、雲端、5G 擴張,BBU 出貨需求正逐年攀升。
投資面分析
優點
- 需求確定性高:AI、5G、資料中心長期都需要。
- 技術門檻提高:從鉛酸轉向鋰電,涉及 BMS(電池管理系統),不是隨便公司能做。
- 產業鏈分散 → 電池廠、伺服器供應商、系統整合商都有機會受益。
風險
- 電池成本波動:鋰、鎳、鈷等原料價格會影響獲利。
- 競爭激烈:中國、韓國、台灣廠商都在搶。
- 技術替代:未來若有更快、更便宜的備援技術,可能壓縮 BBU 的市場。
如何觀察投資機會?
- 受惠廠商類別
- 電池模組廠:掌握鋰電池與 BMS 技術的公司。
- 伺服器/資料中心供應鏈:ODM/OEM 廠(如廣達、緯穎)有時會自行或合作整合 BBU。
- 電信設備供應商:隨 5G 擴建,對 BBU 需求高。
- 投資判斷重點
- 客戶群是否包含大雲端公司(Amazon、Google、Microsoft、Meta、NVIDIA 等)。
- 是否有鋰電池技術優勢(能量密度高、壽命長、安全性好)。
- 是否能搭上 AI 資料中心 或 5G 基地台 的成長浪潮。
二 台灣的 BBU(電池備援模組)或相關電池/電源供應鏈廠商
AES-KY(新普子公司)代碼 6781(台灣)
被視為台灣 BBU 領導廠商之一,主攻鋰電池模組,包括資料中心備援用途。市場認為其 BBU 業務比重會逐年上升。
風險 : 要看其客戶是否穩定拿到大宗訂單、與全球雲端業者的合作能否擴大
順達(Shunda / Suntech)代碼 3211
傳統以筆電電池模組為主,也正擴展至資料中心 BBU 領域。目前非 IT(BBU 等)業務佔比雖還小,但預期有明顯成長空間。
風險 : 轉型風險、客戶集中度、毛利率是否能隨規模提升
台達電(Delta Electronics)代碼 2308
本身是全球電源供應器/電源管理大廠,已有 BBU 或備援電源方向的技術積累。市場看好它是 AI/伺服器系統端的整合者。
風險 : 在電池模組環節可能較少核心電池技術,低毛利環節競爭激烈
光寶科(Lite-On Technology)代碼 2301
市場傳其也是 BBU 或相關備援電源體系中的供應者之一。
風險 : 光寶科在其他電子領域競爭激烈,要看其 BBU 部分是否能保持差異化
健和興(3003)代碼 3003
專注連接器、電池模組連接器等零組件,為 BBU 的電池模組或備援系統提供連接器或接口。11/28 法說中也表示供貨給 NVIDIA 的 BBU 模組。
風險 : 零組件環節毛利通常較低,要看搭配的模組系統規模與單價如何提升
能元科技 / Molicel(台泥旗下或關聯)非上市主體
在電池電芯領域有布局,已被報導打入 AI 伺服器備援電池模組市場。
風險 : 電芯與整模能力(BMS、系統整合)可能較弱,需要與模組商或系統商合作
三 BBU供應鏈階層與可能對應公司角色:
1. 電池電芯 / 電池基礎材料 : 例如 Molicel(能元科技)
2. 電池模組 / BMS(電池管理系統): AES-KY、順達負責把電芯做成模組、加上控制電路與保護機制
3. 備援模組整合 / 系統整合 : 台達電 能把模組整入伺服器櫃或電源系統裡的公司
4. 零組件/接口/連接器 : 健和興這類為模組與系統提供連接器、接口與導電零件
四 潛力排序(由強到弱)
1. AES-KY : 絕對是最亮眼、最被主流報導看好的選項。其 BBU 業務比重高、營收 / 獲利近期表現強勢,又有分析師與外資背書。對投資人而言,潛在報酬空間大。
2. 順達 : 作為模組端供應商,既有 IT 背景,也有 BBU 拓展潛力,是一條穩健往上游延伸的路徑。如果模組端切入得好,報酬率也會不錯。
3. 健和興 : 雖然是零組件而非主體模組,但若其連接器技術能取得客戶認證與量產訂單,因為體量基數小,成長空間相對容易出現爆發。風險也相對高。
4. 台達電 : 它的角色偏向整體系統與電源整合,不是純 BBU 模組廠。對於穩健型投資人來說是較好的防守倉位,但潛在上漲幅度可能不如模組端廠商。
5. 新盛力 : 目前布局尚在發展中,若能取得關鍵訂單或技術突破,有機會被題材風潮拉升;但風險也較高,需要觀察其證照 / 客戶認證進展。
五 總結 :
電池模組 / BMS(電池管理系統)AES-KY、順達是投資的重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