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特別的一天。今天上午基本上沒有太多時間可以進行文字創作,不過我覺得今天回到家之後,正好是九月的最後一天,而明天就是十月一號,若能快速做一個文字的整合與創作,應該會是很好的安排。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其實應該說它是一個問句。這個問句是:你最喜歡的語錄是什麼?
我自己最喜歡的一句語錄是這樣的:一個杯子,它是裝滿了水還是半瓶子晃動,都不是重點,重點是你是那個倒水的人。我非常喜歡這句話,因為它帶有力量與影響力。它提醒我們要回歸到最核心的一點:最重要的是你是否願意去付出。講得更簡單一點,就是付出才是關鍵。
當你開始付出的時候,其實整個人生就會有所不同,也會開始出現改變。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提醒。
相反地,當你選擇不去付出時,很多時刻就只剩下抱怨。抱怨這個不好、抱怨那個不對,抱怨為什麼沒有加薪,抱怨為什麼事情要由自己來做,甚至抱怨為什麼沒有人幫忙處理家務。
有時候,我們甚至連自己到底在抱怨什麼都不太清楚。這其實蠻可惜的,因為抱怨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舉個例子,假設我看到一台汽車,上面全是鳥屎,那也沒有什麼好抱怨的,因為事情已經發生了。那下一步就是思考該怎麼處理。但如果那台車剛好是我的車,那當下可能真的會覺得很靠杯。可是,能怎麼辦呢?事情既然發生了,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然後再看下一步該如何行動。
我始終覺得,對男性而言,多賺一點錢是最佳策略。把事業做起來,讓薪水提高,讓自己的財務能力更好,這就是一條很明確的成長路徑。
我覺得還有另外一塊,是我自己近期需要調整的一個方向。今天我花了一些時間在書寫,拿了筆記本,加上新的六孔頁,寫下了許多內容。
這些內容其實都是在做一個整合,包含我的一些想法,以及電子書與實體書的路徑規劃。隨著這樣的整理,我的方向變得越來越清楚。
今天我也採取了一些行動,像是傳了兩封 Email、一則 Line 訊息,還打了一通電話,主要都是在聯繫印刷廠。我覺得這個過程很不錯,因為當你開始行動,就代表事情真的在推進。
接下來,明天的關鍵任務就是確認印刷廠,並且製作樣品書。樣品書一旦印出來,後續的路徑就會更加清晰,幾乎沒有模糊的地方。
所以,明天的明確任務有三件事:
- 聯絡印刷廠。
- 再次確認內容頁是否正確。
- 確認印刷廠、金額與價格,進而展開正式的製作。
我覺得這是一個蠻好玩的過程,因為每一次的推進,都讓我更有機會往前跨出下一步。
電子書籍的部分,其實進展得不錯。因為已經完成 電子版本 ISBN 的申請,接下來只要等待核發下來,就能著手下一步。假設一切順利,那麼在訂案之後,我的重點任務就是 研究各大平台的上架方式。
這些平台包括 博克萊電子書、Google Play 圖書,以及未來計畫深入了解的 Amazon Kindle。同時,台灣還有兩個知名度較高的電子書平台,一個是以 R 開頭,另一個則是 K 開頭,這些也都在研究的清單之內。
因此,可以說我已經有了明確的方向。即使在等待 ISBN 的過程中,也沒有閒著,而是持續推動出版流程,逐步把整個計畫往前推進。
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是先找到 印刷廠,並完成 樣品書的印製。樣品書印出來之後,就能正式申請 實體書的 ISBN。
當 ISBN 核發下來後,下一步就是 開始預購與推廣。不論是 Facebook、IG、Podcast,還是 部落格,都要全面啟動,讓大家知道實體書即將上市,並且開放預購。這個過程中,還需要設計並管理 表單系統,以便控管訂單、收款與確認交易。
完成這些後,便能規劃 整體時間軸。包括:
- 印書所需時間
- ISBN 申請流程所需時間
- 預購活動的時間安排
這些時間軸彼此緊密相扣,環環相連,需要謹慎規劃與執行。這正是我接下來的工作重點。
因為這樣的推進,我覺得特別興奮。每一次往前跨出一小步,就像是累積起來的動能,讓整個目標越來越清晰。也因此,我開始感受到:今年要完成出版自己的書籍,機會非常高。而且過程中可以掌控印製的數量與方式,這讓我意識到出版並不是遙不可及的事,而是我能夠主動掌握的成果。
這個過程真的很有趣。因為當你出版書籍,成為作者時,不只是拿到了一本作品,而是經歷了一個特別的生命歷程。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值得去追尋的方向,也是一種自我成長與改變。更重要的是,它讓我看到:今年有這個目標要完成,而明年又會有新的事項等著我去挑戰。人生的想法會隨著不同時段、不同經歷而不斷轉變,而這正是它迷人的地方。
我覺得最有趣的一點是:當你設定目標並努力去創造結果時,每一次嘗試都會帶來新的能力。這些能力有時來自於成功,有時則源於過程中的學習。即便沒有馬上達成,你依然在成長、在累積。這種「結果帶來能力」的過程,本身就非常好玩。
一個人只要有目標,其實就會展現出很大的差別。對我來說,我一直都很感恩。無論是在工作、家庭、伴侶關係,還是在打造事業、經營個人品牌,或是進行文字創作、Podcast 創作的過程中,我都收穫良多。
而也正是這些大大小小的點滴與收穫,讓我逐漸更加清楚地知道:我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要前往哪裡、希望得到什麼樣的結果。 同時,我也能分辨出哪些事情值得重視,哪些應該放下;哪些人需要用心去建立與維繫關係,哪些人則可以選擇淡化或離開。
因此,我覺得這整個過程,不僅是一種篩選,更是一個深刻認識自己的旅程。它讓我不斷調整、不斷澄清,也讓我的人生方向越來越明確。
除此之外,我覺得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點,就是要嚴格控管自己吃進去的東西。因為說到底,一切都回歸到健康。健康的遊戲一定要贏,如果輸了,就好比你沒有犯法、沒有犯罪,卻被判刑一樣,那是多麼冤枉的事。
所以我們需要做的事情其實很明確:把自己的健康照顧好,把財富創造得更穩,把事業經營起來,並持續學習。在這個過程中,讓自己不斷成長,成為一個越來越好的人。
重要的是,不要讓自己漸漸變成那個「自己都討厭的模樣」。相反的,應該讓自己逐漸成為一個更喜歡的自己,能明顯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同時也能帶給身邊的人開心、安心與信心。
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特別的過程,因為它讓我越來越認識自己。當我意識到自己正準備邁入四十歲,我反而感受到更多的清晰與自在。我發現,做自己就很好,我不需要和任何人交換或比較。
最後要做的,就是明確接下來的事項、路徑與時間軸。我認為最關鍵的點是印製樣品書。只要樣品書完成後,後續流程就會順暢許多。
當樣品書印製完成並確認沒問題後,就可以很明確地申請 ISBN,接著開始書籍預購。預購流程確定後,再進行時間軸的安排,並把收到的款項用於正式印製書籍,最後交付給客戶。整個流程是一個清晰、明確的路徑。
電子書部分相對簡單,只要完成 ISBN 申請,就可以進行線上平台上架,例如博克萊、Google Play、Amazon Kindle 等。實體書則需要與各大平台合作,讓平台上販售你的書籍。
這個過程也提供了一個機會,讓你思考如何讓書籍帶來更大的影響力與營收,這部分需要動腦與策略規劃。
接下來,我要思考的重點是如何讓自己的能力與財務不斷提升與成長。而這種提升與成長,有機會達到指數型的躍進。這將是我接下來專注與在乎的方向。
大致上就是這樣。我們會持續創作,把這個過程當作自己的日記,透過日記的方式記錄有趣、好玩的點與內容,並持續整合與回顧。這不僅幫助我自己,也能影響更多人。
下一篇的內容見啦。See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