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玻璃之心,resource from IMDB
關於音樂與夢想的電影/影集有許多,Netflix推出的日劇玻璃之心(Glass Heart)亦是其一。劇情不出意料,老梗不少,新梗還好,演員實打實的彈鋼琴、刷吉他、打鼓,是誠意滿滿之作。其中幾場大規模演唱會畫面讓觀眾有種沈浸式的臨場氛圍感。且其中幾首插曲更是出乎意料的動聽。
該劇改編自日本小說家若木未生的作品,全劇囊括青春、夢想、熱血的元素。一言以蔽之,就是先找到自己再去實現夢想。然而在曲曲折折,彎彎繞繞的夢想之路上,所有創意都得面臨的挑戰即是在藝術與商業間如何取得平衡?
玻璃之心主演/製作人佐藤健希望能憑藉該劇讓全世界看見日本的文化創意,如同上世紀的黑澤明、大島渚、宮崎駿、村上隆、伊丹十三、三宅一生、川久保玲、坂本龍一讓全世界驚艷其豐沛的創作能量源自於引以為豪的文化底蘊。看Glass heart可以覺察出曾制霸亞洲樂壇的日本音樂量能,特別是在80,90年代引領亞洲的風潮(廣東歌,國語歌不少都翻唱自日文歌),然而自千禧年由韓劇刮起的韓流,儘管席捲亞洲,更重新定義各式流行文化。然而日本流行樂、日劇、日式穿搭依然在台灣佔有一席之地。更遑論台灣人最愛的出國小旅行,在傳統與現代間,在古都與新城之間,在台幣升與日幣貶之間,日本給予旅人的文化體驗始終是one of the best.

最後的秘境,東京藝大,天才們的混沌日常,photo by bookarchery
最近讀『最後的秘境東京藝大,天才們的混沌日常』一書,發現其中有名受訪者是當年還在東京藝大主修聲樂的學生-井口理。這位昔日的藝大學生如今已是日本家喻戶曉的樂團King Gnu主唱,而該團除了憑藉多部動畫/日劇主題曲爆紅外。井口理更與原摩利彥合作打造日本2025年重磅電影『國寶』(取自吉田修一小說作品,講述日本歌舞伎歷史的美麗與哀愁)的主題曲Luminance.
聽米津玄師x宇多田光的Jane Doe,即便不懂日文,也已無限loop,即便感覺結局會不太妙,也想立刻衝去看鏈鋸人-蕾潔篇。但聽了原摩利彥x井口理的Luminance,除了等待在台灣上映外,業已買回國寶小說,希望能在電影上映前讀完該書再好好觀賞從來不曾知道的領域-獨屬於日本的歌舞伎歷史文化。
坂本龍一在“音樂使人自由”一書裡曾提及,80,90年代走入國際視野的藝術家(音樂、美術、設計、建築)總在無形中肩負著將日本文化介紹給全世界的無形使命感。時間流轉,吹過平成時代的風,走入令和時代,許多報導都說常田大希將是這個世代的坂本龍一,因其在商業與藝術上取得極佳的成功。除了身兼兩大團主創,Jpop的King Gnu;古典x實驗風的Millennium Parade,更連視覺創意行銷都包辦了。
追伸
What if日劇“玻璃之心”參考常田大希這個幾乎是現實照進小說的模板,或許會更燃更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