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同步發表於確認鍵官網|點我閱讀原文
前不久你有沒有注意到
「#關於我可能讓你很意外的point」或「#像極了愛情」這些風潮貼文,怎麼一夕之間就遍佈社群? 它們看似偶然爆紅,其實背後往往藏了精心設計的策略。在注意力稀薄的年代,單一廣告已經難以讓品牌印象深刻。
真正厲害的品牌,是策劃那場讓「用戶自願參與、主動擴散」的病毒式口碑事件。
這篇文章,我將拆解病毒式活動四階段操作流程,並教你如何在 Dcard、PTT、Threads 等台灣主要社群平台執行佈局。
第一階段:點燃火花(The Spark) — 打造自帶傳染性的核心創意
一個成功的病毒活動,需要擁有以下三大要素:
- 極低的參與門檻:讓人「不假思索就能參加」
如:#Hashtag 挑戰、心理測驗、濾鏡互動 - 娛樂性與社交價值:參與本身要有趣,或能讓用戶展現特質
- 易於模仿/再創作:有明確模板可套用,用戶能加入個人風格
台灣例子:天竺鼠車車迅速爆紅就是因為可愛、高可二創,以及社群願意為其再製貼上自己話語。
第二階段:佈局種子(Seeding) — 在正確平台撒下第一波火種
點火花沒用,種子撒對才有效:
- Dcard:透過板主/卡稱提前置入文案,讓年輕族群率先曝光
例如:在美妝版或宅生活版發長文,順帶引到活動 #Hashtag - PTT:透過專業或技術板塊,找受尊重的鄉民幫忙分享
例如 App 或產品更新,以「情報/開箱」形式切入,看板讀者更願深度討論
第三階段:放大聲量(Amplification) — 將火苗吹成燎原之勢
當種子開始發芽,你要做的是助攻放大:
- Facebook 社團:讓具有共鳴的社團內部用戶幫你散播
- Threads / Instagram:用輕鬆、生活化語氣洗版;讓中小型 KOC 幫你轉發
- 配合 Reels、圖文懶人包+限時動態互動題目
第四階段:創造參與(Participation)— 讓每個人都能成為傳播節點
最後一步:設計好工具與機制,讓一般人也能輕鬆加入、轉發:
- 濾鏡 / 範本:一鍵套用的 IG 濾鏡、影片模板
- Threads 挑戰串:要求引用/再發,讓活動在社群內自動蔓延
- 互動測驗 / 小遊戲:在品牌官網玩完遊戲就能分享結果
- 官方收割:活動高潮時官方帳號要被動轉發布粉絲優質 UGC,並導回品牌主頁
從被動等口碑,變成主動製造口碑
一場真正的病毒式口碑事件,不是靠偶然,而是品牌對用戶心理、平台特性、聲量布局、時機節奏的精準設計。
這四階段,就是從「點火花」到「引爆全網」的完整流程。
若你想讓下一場活動,不只是露出,而是全民響應、全民參與 ——
按下確認鍵,讓我們為你打造那場引爆社群的品牌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