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中西區│接官亭/風神廟:曾經風光的台灣之門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在清朝年間,官員要來台就任,必定要坐船進入府城,走過「接官亭」這個台灣之門。數百年後,這裡已經成為角落廟埕廣場,雖然只存一座石坊、一間小廟,但卻有著一時半刻也說不完的曾經,那是台南作為首府時有過的風光。

raw-image

台灣的入口

接官亭顧名思義,就是「迎接官員」用的建築。我們現在看到的接官亭只殘存牌坊與石亭、風神廟,讓人誤以為接官亭就只有這樣,甚至有些人如過去的我,認為接官亭就是那座牌坊而已。事實上,接官亭的規模可不只如此,畢竟在清朝時,是要迎接重要官員用的。

接官亭石坊

接官亭石坊

先說說為什麼這裡會建接官亭好了。過去的台南,有很大部分都是屬於「台江內海」,人們從他地來台南,需要靠船隻航運。因此1739年(清乾隆四年),鄂善這位「台灣道」,便倡議在今日的「大井頭」,也就是全美戲院附近的十字路口倡議建設接官亭。

然而到了乾隆年間,這片水域早已逐漸淤積,於是鄂善改將接官亭設置於臺灣府大西門外面南河港的河道右側、安瀾橋旁的「鎮渡頭」,讓這裡成了渡海來台官員上陸的首站。這個接官亭,是個三進建築,走上岸,會先經過大門,走進接待官員的官廳,然後到三進的風神廟祭祀。後來,當地人甚至多建一進「大士廟」於風神廟後方。

而除了迎接官員,接官亭也成了北京發布聖旨的「接旨處」,可見其代表性意義。

《重修臺郡各建築圖說》的接官亭

《重修臺郡各建築圖說》的接官亭

這個「台灣的入口」,說什麼都應該風光些。於是1777年(清乾隆四十二年),臺灣府知府蔣元樞便擴大建設,重修風神廟,更於廟的東側建設公館供官員休息。而最受今人矚目的,便是他為「宏規制,壯觀膽」,於大門前設了一座石坊。

這座石坊為三間四柱二樓式花崗石造,頂端採歇山重檐式,高8公尺,其雄偉與構造複雜令人瞠目。蔣元樞更於南面橫額題「鯤維永奠」、北面橫額題「鰲柱擎天」,並各有對聯於兩面石柱上,顯現其雄偉。

接官亭石坊

接官亭石坊

此外,走進石坊後兩側,還有兩座石亭。上頭寫有「峴石」、「棠蔭」,都是取自百姓感念父母官的歷史故事,用來提醒入台的官員要做個好官。但這兩座石亭是到2016年,因為地震受損後,修復期間才獲得正名,不然早期都被認為是風神廟附屬的「鐘鼓樓」。

這座接官亭迎接過127任台灣最重要的官員,但隨著後來行政中心移到台北,來台官員都由淡水港進出,使得接官亭走入歷史。

到了日治時期,因「現代化」的市區改正,讓原本的風神廟與公館都被拆除,直到1924年當地仕紳集資於原本官廳的位置重建風神廟,才保留住更多曾經的風華,但昔日的規模早已不再。

石坊後石亭

石坊後石亭

一帆風順靠神助

風神廟正殿

風神廟正殿

如今,想要一睹過去接官亭的「水景地一排」風華,只能從風神廟內的繪畫去想像了。是說,為何接官亭會需要設置風神廟?原因很簡單,畢竟過去是靠風力航行,自然需要一帆風順,而有了自然的風神崇拜。

​風神廟顧名思義,主祀風神,可說是全台唯一。風神的形象是濃眉多鬚,手持葫蘆的長者,見證了當時人們對於風神的想像;而隨祀風神身邊的神明都很特別,皆與自然元素有關,如紅色皮膚的火神祝融、藍色皮膚的水神共工。

在廟殿兩側,則有雷公與電母的神像。雷公的外型特別,腳踩風鼓、手拿斧頭,有著鳥嘴鳥爪;電母則手持明鏡,象徵閃光與明亮。

雷公的外型特別,腳踩風鼓、手拿斧頭

雷公的外型特別,腳踩風鼓、手拿斧頭

很有趣的一則傳說是,電母原本是位孝順的媳婦,後來被雷公誤會浪費食物而遭電死,後來玉皇大帝得知該婦女是無辜的,則讓他成了電母,並與雷神結為夫妻。據說原本的世界邏輯是先打雷再閃電,但因為電母的緣故,便成了電母先用明鏡照亮大地,再讓雷公打雷,避免誤傷無辜,直接調換了世界的物理規則(便回正常的樣子)。

過去風神廟還有祭祀蔣元樞,但他的神像遭竊,改祀土地公。為什麼人們要紀念蔣元樞?除了他蓋這接官亭,在台灣3年期間,他於台南建設良多,包含強化台南府城、修文廟、建城隍廟、大天后宮等,建設達40多項,而他的各項建設,也寫成《重修臺郡各建築圖說》如今保存在台北故宮。可惜的是,蔣元樞離任回到唐山不久就病逝,享年四十多歲。

風神廟正門

風神廟正門

光之廟宇差點熄滅

2016年,台南市府邀請光環境專家周鍊,將風神廟的照明系統重造,讓這百年古廟變成「光之廟宇」,透過「減光」和「加光」,聚焦風神爺的神龕,營造出溫暖、安定的感覺,我晚上到訪時,確實覺得心神特別安定。當時廟旁在辦桌,還有布袋戲,但比起一旁的喧囂,明明相距不遠,這裡卻格外寧靜。

夜晚的風神廟

夜晚的風神廟

在我這次到訪時,發現廟宇有長文貼有要捍衛廟與土地相關的公告。原來,這是很近期發生的事,讓這座光之廟宇差點遇上熄滅危機。

今年夏天,廟方指出風神廟後方據傳要興建五層樓的民宿,並會蓋地下室,由於風神廟沒有地基,可能會影響主體安全。廟方質疑,1990年風神廟後方土地無故轉成商業用地,以至於遭到變賣,發展成為商業用建築,在投資客、建商與政府向「錢」看齊的催力下,他們站出來表達反對。法界、文法界及學界人士更為此組成搶救聯盟。

大約是今年6月,台南市府回應,廟後基地原本就是商業區,沒有變更紀錄,依法可以開發。但是因為鄰近古蹟,所以相關單位還是會把關。

石坊對側牆壁壁畫

石坊對側牆壁壁畫

或許是風神、雷公、電母,也可能是蔣元樞,在他們的庇蔭,還有更重要的──在世上的人們奔走下,不到幾個月,經多次溝通並獲得「交陪境」廟宇的集資「神助」下,地主最終同意售地給風神廟,讓危機解除。而搶救聯盟也轉型為文資保存平台,為保存過去的記憶而努力。

我衷心期盼,那些過去的見證,能夠一直妥善的被保存著,因為他的存在,述說著好幾個世代說也說不完的故事,那是台灣的精神之一,也是我們能成為我們的原因之一。

接官亭與風神廟

  •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民權路三段143巷8號

參考資料

  • 維基百科
  • 台南旅遊網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 風神廟粉絲專頁
  • 陳冠妃,從碑亭到鐘鼓樓──談臺南接觀亭風神廟石亭的「修復」問題,《歷史臺灣》,第11期
  • 民報,2024.5.10,鄭自隆,【鄭自隆專欄】台南建城400年(15)接官亭,接過那些官?
  • 公視,2025.6.21,台南古蹟風神廟後方將建樓 廟方憂結構損壞不排除抗爭
  • 自由時報,2025.7.2,台南風神廟古蹟保護 面臨新建民宿挑戰
  • 聯合報,2025.9.21,台南風神廟交陪境大力相挺解除危機 搶救下個目標「南山公墓」
  • 中時新聞網,2025.6.20,台南風神廟古蹟恐坍塌 後方建案開挖在即 廟方將醞釀抗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敘事圈 StoryCircle
24會員
64內容數
世界的每個角落,都有故事。在此記錄下台灣每個角落的過去、現在,想像可能的未來。
敘事圈 StoryCircle的其他內容
2025/08/28
在桃園人的信仰中心景福宮「大廟」旁,有間歷史悠久的派出所,如今轉型成為城市故事館,繼續守護著老城的記憶。
Thumbnail
2025/08/28
在桃園人的信仰中心景福宮「大廟」旁,有間歷史悠久的派出所,如今轉型成為城市故事館,繼續守護著老城的記憶。
Thumbnail
2025/08/02
近日新竹市政府公告,將要開始進行舊新竹神社的修復工程。這座台灣現存社格最高的神社,未來有望再以充滿靈氣的姿態,再現世人眼前。
Thumbnail
2025/08/02
近日新竹市政府公告,將要開始進行舊新竹神社的修復工程。這座台灣現存社格最高的神社,未來有望再以充滿靈氣的姿態,再現世人眼前。
Thumbnail
2025/06/21
在桃園機場東南側,曾有座空軍基地,是早期兩岸對抗的最前線。後來,這座基地撤出,被指定為古蹟,修復活化再利用為「桃園航空城博物館」。這個七月,曾經風雲的基地部分設施將對外開放,展出那些轟轟烈烈的歷史。
Thumbnail
2025/06/21
在桃園機場東南側,曾有座空軍基地,是早期兩岸對抗的最前線。後來,這座基地撤出,被指定為古蹟,修復活化再利用為「桃園航空城博物館」。這個七月,曾經風雲的基地部分設施將對外開放,展出那些轟轟烈烈的歷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清朝年間,官員要來台就任,必定要坐船進入府城,走過「接官亭」這個台灣之門。數百年後,這裡已經成為角落廟埕廣場,雖然只存一座石坊、一間小廟,但卻有著一時半刻也說不完的曾經,那是台南作為首府時有過的風光。
Thumbnail
在清朝年間,官員要來台就任,必定要坐船進入府城,走過「接官亭」這個台灣之門。數百年後,這裡已經成為角落廟埕廣場,雖然只存一座石坊、一間小廟,但卻有著一時半刻也說不完的曾經,那是台南作為首府時有過的風光。
Thumbnail
2023-12-1 臺北市 將行李先行送到松山的宿點之後,往回半車半走先來到今日的第一站「艋舺啟天宮」,因為啟天宮位於巷子內,所以對著google地圖稍微的找了一下,便順利到達。 在上香的時候,發現啟天宮內部的建築結構非常特別,有種站在戲台上的感覺,並且,這也是整個旅途中,第一個有黑令爐的宮廟。
Thumbnail
2023-12-1 臺北市 將行李先行送到松山的宿點之後,往回半車半走先來到今日的第一站「艋舺啟天宮」,因為啟天宮位於巷子內,所以對著google地圖稍微的找了一下,便順利到達。 在上香的時候,發現啟天宮內部的建築結構非常特別,有種站在戲台上的感覺,並且,這也是整個旅途中,第一個有黑令爐的宮廟。
Thumbnail
到台南,少不了要參訪府前路上的各個小吃與古蹟,距離「林百貨」不遠的「司法博物館 」(舊台南地方法院 ),反映出臺灣經過清代及日本殖民時代歷史發展的痕跡,值得一遊。
Thumbnail
到台南,少不了要參訪府前路上的各個小吃與古蹟,距離「林百貨」不遠的「司法博物館 」(舊台南地方法院 ),反映出臺灣經過清代及日本殖民時代歷史發展的痕跡,值得一遊。
Thumbnail
台南,一個人文薈萃的好地方,同時也是古老的府城,歷史的痕跡在這裡比比皆是,但是越古老的東西,就越有它的智慧,同時更加古老也往往代表更危險。 漢人在台灣的足跡能上溯到哪?我想,鄭成功應該是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在台政權吧。 沒錯,今天的任務來自於明鄭時期的故事,現在回頭想想,說是現代版的戲說台灣一點也不為
Thumbnail
台南,一個人文薈萃的好地方,同時也是古老的府城,歷史的痕跡在這裡比比皆是,但是越古老的東西,就越有它的智慧,同時更加古老也往往代表更危險。 漢人在台灣的足跡能上溯到哪?我想,鄭成功應該是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在台政權吧。 沒錯,今天的任務來自於明鄭時期的故事,現在回頭想想,說是現代版的戲說台灣一點也不為
Thumbnail
「台南」在台灣歷史上經常成為行政與經濟的重要據點,而其中如海港特色和安平古堡等歷史景點都廣為人知。而在查過台南相關資料後,台南還有個獨一無二的特色——「鹽」的文化。以下就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Thumbnail
「台南」在台灣歷史上經常成為行政與經濟的重要據點,而其中如海港特色和安平古堡等歷史景點都廣為人知。而在查過台南相關資料後,台南還有個獨一無二的特色——「鹽」的文化。以下就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Thumbnail
參拜台東赫赫有名的「王爺公」,體會臺灣傳統文化信仰的美麗和人情味。
Thumbnail
參拜台東赫赫有名的「王爺公」,體會臺灣傳統文化信仰的美麗和人情味。
Thumbnail
金錦町位於榕錦時光主區的對面,日治時期多為台灣總督府專賣局、台灣總督府山林課、台北刑務所及台北帝國大學教師及官員居住的地方;是日式「雙拼式丙種官舍」,重建時是以日式建築的工法進行整體修繕
Thumbnail
金錦町位於榕錦時光主區的對面,日治時期多為台灣總督府專賣局、台灣總督府山林課、台北刑務所及台北帝國大學教師及官員居住的地方;是日式「雙拼式丙種官舍」,重建時是以日式建築的工法進行整體修繕
Thumbnail
選用「迷宮」為題,是因為台南的歷史景點十分豐富,走訪景點,宛若穿梭在荷治、明鄭、清領、日治到近代的時空旅行。同個城市,時空交錯,作為旅人的我沉迷於台南深刻的歷史,被古都多層的面貌給魅惑,進而迷失其中......
Thumbnail
選用「迷宮」為題,是因為台南的歷史景點十分豐富,走訪景點,宛若穿梭在荷治、明鄭、清領、日治到近代的時空旅行。同個城市,時空交錯,作為旅人的我沉迷於台南深刻的歷史,被古都多層的面貌給魅惑,進而迷失其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