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中,那些沒說完的話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有些句子,寫在《遠方的風》裡時,我其實是先卡在自己心裡的。

不是因為不知道怎麼寫,而是因為那些話,角色說不出口,我自己也說不出口。

有時候我會想:小說裡的沉默,是不是比對白更響亮?

在第三章的段落裡,我反覆停留在那句「沒有說完的名字」。 那像是紙上留下的空格,明明少了字,卻比寫出來更重。

寫作的過程中,我慢慢明白——未完的話語,本身就是一種存在。

它像風中的回音,不需要完整,卻能一直留在耳裡。 它像夢裡的橋,不需要走到底,卻能讓人記住「還有另一端」。

《遠方的風》裡,那些沒說完的話,既是角色的,也是我的。

小說只是載體,但真正被攪動的,往往是我們心底那些「還沒說出口的部分」。

或許,這也是為什麼我想把它們留在故事裡——

因為在現實中,我們太常吞下句子。 而在文字裡,它們可以不必完整,也能找到暫時安放的地方。


後記:
如果你讀到這裡,也想起了自己沒能說完的一句話,
也許《遠方的風》能陪你一起停留在那個空白裡。 因為有時候,正是這些空白,構成了我們記憶最深的部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言隱|沒有說完的句子
4會員
41內容數
我是言隱,書寫那些來不及說完的話,也記錄潛意識裡浮現的情緒、記憶與夢的碎片。 這裡是語言與靜默之間的縫隙,每一篇,都是一段緩慢說出口的回聲,一點一滴拼回內在的模樣。
2025/10/09
有些話沒說出口,就在心底慢慢沉澱,變成夜裡的迴聲。《遠方的風》裡,那些未完的句子像碎光,藏著遺憾,也藏著溫柔。寫下來,是給它們一個能呼吸的地方。
2025/10/09
有些話沒說出口,就在心底慢慢沉澱,變成夜裡的迴聲。《遠方的風》裡,那些未完的句子像碎光,藏著遺憾,也藏著溫柔。寫下來,是給它們一個能呼吸的地方。
2025/10/04
我常常夢見一座橋,沒有明確地點,卻真實得像真的走過。寫《遠方的風》時,它總會自己闖進故事裡。後來我才懂,橋不只是場景,而是夢與現實、過去與現在的連接。也許我們都在找那座橋,把未說完的情感交到另一端去。
2025/10/04
我常常夢見一座橋,沒有明確地點,卻真實得像真的走過。寫《遠方的風》時,它總會自己闖進故事裡。後來我才懂,橋不只是場景,而是夢與現實、過去與現在的連接。也許我們都在找那座橋,把未說完的情感交到另一端去。
2025/10/01
我常常想:記憶真的能倒流嗎? 《遠方的風》從這個疑問開始。它像一場夢,也像一次回望。 在書裡,我寫下片段的氣味、信件與橋影,並從史實裡找線索,試著拼湊答案。
2025/10/01
我常常想:記憶真的能倒流嗎? 《遠方的風》從這個疑問開始。它像一場夢,也像一次回望。 在書裡,我寫下片段的氣味、信件與橋影,並從史實裡找線索,試著拼湊答案。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別後風清揚 心思漸漸地從激昂慢慢地沉澱成一泓靜靜的水潭 是什麼因由必須以離去來解決這般的問題 沒 你不想說 只是在心底慢慢揚起一個模糊的念頭 自由 你問我可不可惜 我回答說是可惜非常可惜 你問我後不後悔 我回答說不會後悔不後悔 從這段歷路走過 我找到自我 更自在更明白的自我
Thumbnail
別後風清揚 心思漸漸地從激昂慢慢地沉澱成一泓靜靜的水潭 是什麼因由必須以離去來解決這般的問題 沒 你不想說 只是在心底慢慢揚起一個模糊的念頭 自由 你問我可不可惜 我回答說是可惜非常可惜 你問我後不後悔 我回答說不會後悔不後悔 從這段歷路走過 我找到自我 更自在更明白的自我
Thumbnail
不言,不隱,既悔,又恨。
Thumbnail
不言,不隱,既悔,又恨。
Thumbnail
我像是說著別人的故事,重複的說、一再的說,直到故事內容與細節不再有變動。
Thumbnail
我像是說著別人的故事,重複的說、一再的說,直到故事內容與細節不再有變動。
Thumbnail
我是一個不能讓人知道的存在,因為這個無需爭辯的事實,夜裡常常淚流不止。
Thumbnail
我是一個不能讓人知道的存在,因為這個無需爭辯的事實,夜裡常常淚流不止。
Thumbnail
總有一些過去 不需向他人交代 總有一些回憶 暗藏秘密的角落
Thumbnail
總有一些過去 不需向他人交代 總有一些回憶 暗藏秘密的角落
Thumbnail
這隱隱的心痛 透露著 不能說的秘密
Thumbnail
這隱隱的心痛 透露著 不能說的秘密
Thumbnail
看起來很安靜卻大量地引人回憶 終將沉於底部。
Thumbnail
看起來很安靜卻大量地引人回憶 終將沉於底部。
Thumbnail
許多人一定很好奇,我到底是哪來那麼多話(? 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多聽故事多觀察」,無論是感情還是生活;無論是批罵還是鼓勵,我能做的只有分享,沒有指導,在藉由故事的分析去交換一個結局。 尤其是感情,它沒辦法有結論,因為在愛與被愛的題目裡,我們永遠都在重新申論。 我喜歡聽人分享、喜
Thumbnail
許多人一定很好奇,我到底是哪來那麼多話(? 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多聽故事多觀察」,無論是感情還是生活;無論是批罵還是鼓勵,我能做的只有分享,沒有指導,在藉由故事的分析去交換一個結局。 尤其是感情,它沒辦法有結論,因為在愛與被愛的題目裡,我們永遠都在重新申論。 我喜歡聽人分享、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